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知识 » 正文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0-26 21:05:32    浏览次数:315    评论:0
导读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档案的发展除内容不断丰富、积累、深化外,也表现为载体类型的变革。了解古今中外档案载体类型从繁到简、由粗到细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一、我国档案载体演变过程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

档案载体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档案的发展除内容不断丰富、积累、深化外,也表现为载体类型的变革。了解古今中外档案载体类型从繁到简、由粗到细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档案载体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规律。 
    一 、我国档案载体演变过程
    我国档案工作的历史源远流长,现存最早的档案是商代的甲骨档案,之后又出现了青铜铭文档案、简牍档案、金石档案、缣帛档案等,再到后来一直使用到今天最多的纸张档案。近现代以来,由于科技的发展,档案载体种类日增多,档案的形式也日渐增多,出现了大量的以胶片、磁性材料以及光盘为载体的胶片档案、音响档案、磁性载体档案和光盘档案等。下面简要回顾我国璀璨的档案载体的演变。
    (一)以甲骨为载体的甲骨档案
    以甲骨作为原始记录载体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有文字记录的档案。主要产生于商代后期的占卜活动中,多为盘庚迁殷到纣亡的273年间的遗迹。甲,主要是指龟腹甲或背甲;骨,主要是指兽骨(如牛肩骨)。内容广涉当时社会的阶级与国家状况、农业生产、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这种档案载体材料特殊,所以保存年代久远。
    (二)以金石为载体的金石档案
    金石档案也称钟鼎文。一般是指冶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到西周,我国的青铜技术进入了繁盛时期,青铜器质地坚固, 易于长久保存, 故统治者凡有大事记载, 便铸器铭文,以青铜器作为载体逐渐取代甲骨。关于金文、钟鼎、金石的称呼,在古今的一些文著中曾有不同的理解和特指范畴,金石可以包括金属铭器和石刻,钟鼎铭文或指金文,或又包括青铜彝铭与铁铸钟鼎铭辞,对周代青铜器铭文特称金文或金文档案,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铁质钟鼎文档案,产生于冶铁业发展和成文法公布的历史时期,大抵始于春秋阶段。秦汉以后,石刻碑碣大量出现。现在人们所称的金石档案还包括诸如铁卷、金册等一些金属载体形式的档案。
(三)以简牍为载体的简牍档案
    我国古代以竹木为载体的公私文书,称为简牍档案。简指竹片,称竹。简由竹或木加工而成,通常是削成长条形,将写字的一面磨光;竹质的还要在火上炙干,这道工序叫做“汗青”或叫“ 杀青”,目的是使其易于着墨和防蠹;牍指木片,称木犊、木札、木简。牍多用来书写契约、 医方、历谱、过所(通行证)、书信等。两者又可通称为简。形状狭长,稍宽的木简又称为方。中国古代纸张出现以前,简牍曾是一种主要的书写材料,最早约产生于先秦,历经春秋战国、秦汉,特别是从周代到汉代1000余年之间多用竹片和木板撰写文书与保存档案,直至东晋末年(5世纪初)纸张普遍应用后才基本绝迹。
(四)以丝绸为载体的缣帛档案
     缣帛作为书写载体材料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缣帛档案的产生。到了秦代,使用更为广泛。缣帛具有质地坚韧轻柔的特点,以绢帛为载体的档案具有便于携带和保管等优点,但是由于其价格十分昂贵,一般人根本消费不起,所以未能普遍使用。到魏晋南北朝,随着纸张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缣帛的使用量骤减。但是,封建朝廷的一些重要文书仍然用缣帛来书写。
(五)以纸张为载体的纸张档案
    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张的发明和造纸术的改进,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档案载体演变化带来的一次巨大革命。“纸的发明使文字的使用变得简便易行,成为简牍缣帛材料的有力竞争者,它改变了简牍档案笨重不易书写,缣帛昂贵的局面,到了三四世纪,基本取代简帛,成为国家主要的书写材料,一直使用至今,极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纸张成为档案的载体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其寿命的无可比拟性与独具的魅力使其在人类漫长的信息记载、传递和保存的过程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历史上就有“千年寿纸,五百年卷”之说。直到现在,任何载体都没有动摇和改变过纸张的牢固的历史地位,即使胶片和磁性介质大量出现也不过只是纸张的补充,就如同我们知道西方国家至今还有将非常重要的文献书写于羊皮纸上的习惯一样。
(六)新型载体的档案
     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科学技术不断向前发展,档案的载体出现了多样性,如照片档案、唱片档案、录音档案和录像档案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尤其是20世纪中后期以来,档案载体又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出现了以各种代码和激光为介质读写的磁性载体档案,光盘档案以及依赖电子计算机设备和相关软件读写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出现,是档案载体最剧烈的一次变革。它对传统的档案管理原则,档案基本理论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观念。
    二、档案载体的发展规律
    (一)继承与淘汰规律
    古今中外,人们创造了一种又一种档案载体类型,有些载体类型在档案载体类型发展史上经受了时间的考验,被人们继承、发扬,成为档案载体类型进化激流中的沉淀物、保留了下来;而有些载体类型则如昙花一现,很快就消失在档案载体类型发展的进程中,被淘汰出去。可见,档案载体类型的发展存在着继承与淘汰规律。譬如,公元4世纪前蜡板档案在地中海一带曾相当流行,但随着易于折叠和书写的羊皮档案的诞生和普及,蜡板档案便悄然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古代的缣帛档案具有轻便、幅面宽广、易于书写等优点,曾一度流行,但因其价格昂贵且一经书写不便再更改等缺点,所以始终未能取代简牍档案而成为档案的主要类型。随着造纸术向世界各地流传,纸张档案也同时在世界各国普及,从此纸便取代了羊皮、缣帛、简牍等载体类型,成为至今人类记录档案信息最普及使用的档案载体类型。
    在档案载体类型发展过程中,一种新载体的产生并不能马上取代原有旧载体,而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有载体的那些诸如存贮量大、价格便宜、易于传递与保存等特征被继承下来,并反映在新载体中;而那些诸如存贮量小、价格昂贵、不易于传递与保存等特征被逐渐淘汰了。档案载体类型发展的这种继承与淘汰规律揭示了档案载体类型发展既不是新的对旧的全部继承,也不是新的对旧的全部淘汰,而是一个渐进的、有选择的过程。
    (二)共生与统一规律
    档案载体类型的共生,是指档案载体的各种类型之间相互依赖、共生共存、协同发展;档案载体类型的统一,是指档案载体的各种类型之间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共生与统一规律,就是指档案载体的各种类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吸引、共同发展,并相互趋近、走向一体化的发展规律。
    档案载体虽然有多种类型,但它们有共性的一面,即都是存贮、传递档案信息的工具,因而能够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如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缩微档案、电子档案等,它们彼此不能取代而是发挥各自优点,相互依存、共同作用于社会。虽然缩微档案、电子档案可供人们高效地存贮和处理档案信息而倍受青睐,但它们的诞生并不会马上导致“无纸世界”,就像纸质档案出现后并没有立即取代羊皮、缣帛、简牍档案,而是相互共生了几个世纪。档案载体类型的共生可以发挥各自的协同效益和整体效益。
    档案载体类型的共生并不排斥统一,相反其在共生、进化过程中不断走向新的统一。统一性是档案载体类型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当档案载体类型在全世界由羊皮、缣帛、简牍档案等走向统一的纸质档案后,档案的数量和种类都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实现纸质档案一统天下之前,曾出现相当长的多种载体类型档案互依共生的现象。譬如,在中国,缣帛与简牍档案共存约1000年,简牍与纸质档案共存约300年。
    当今纸质、声像、缩微、电子等多种档案载体类型互依共生的现象再次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工作进入了信息时代,电子档案必将成为新的统一的档案载体类型。


 
关键词: 程和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910/628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