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
高校丰富的档案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实现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使档案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互促进,通过二者的良性互动,有效提高高校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日益成为一个重要课题,其必要性和紧迫性都尤为突出。
1 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辨析
高校档案是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作为学校发展的史料鉴证和学校文化的历史沉淀的高校档案,其中很多内容与大学生紧密相关,是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它的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问题,从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而言,高校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辩证统一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首先,档案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都是为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具有目标的一致性。我国高校特别是一些百年老校,从创建初期至今,一直高举“教育救国” “科学救国”的旗帜,引领和教育在校学生积极投身革命和建设当中,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爱国知识分子。高校档案通过多种形式铭记下了学校数十年乃至百年来的历史足迹,旨在通过用深厚的历史积淀滋养青年学生,以生动直观的史实启迪青年学生,帮助他们成人、成才、成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通过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
其次,档案资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载体,具有内涵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理念信念的培养教育。高校档案内容丰富,涉及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学生生活等各个方面,展示了教师教书育人、克难攻坚、献身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和学生刻苦努力、茁壮成长、建功立业的奋斗精神,如果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 “就能在发展民族心理的过程中,在促进人们了解其自身发展及其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方面,发挥无法估量的作用”。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事业观,具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高校就应当紧密结合各自办学实际,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档案资源。从目标和内涵来看,档案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渗透、互为影响的有机体,二者绝不能割裂。
2 高度重视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重要性
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学校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二者的紧密结合,有其理论和实践的必然。加强档案工作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需要。高校档案记录了学校的发展历史,记录了教职工教书育人的事迹,记录了学生成长成才的足迹,因此说高校档案是一种信息,具有信息的属性。高校档案的信息属性决定了它只有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其价值。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成功走向社会、立足社会、成为社会人的需要。
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和知能结合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优质档案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需要,二者必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首先,高校档案工作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学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摇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和大学生自身情况的发展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然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所谓“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在传承中不断创新,积极探索有利于破解工作难题的新举措新办法,使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大学生自觉的一种文化诉求。高校学生档案记载着学生发展的昨天和今天,也是学生明天发展趋势的研判依据。思想教育工作者可以将此作为个体或者群体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研究,力求通过管中窥豹,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描述,对改革开放以后出生并成长起来的一代青年大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尤其可以对目前在校的“90”后大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研判工作,从而形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化路径,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提升高校档案工作的科学化水平。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要素而言,根据学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高校档案工作者理所当然地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之一,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的言行要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这有助于提升档案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就思想政治教育的介体要素而言,高校档案包含了许多信息,比如著名专家、学者们的生平、国际交往、社会任职、主要业绩及贡献、教学科研获奖项目情况、发表的著作、论文、人才培养等情况;还有学校的照片档案,包括学校各种重大活动、上级领导来访、学校名人、各种荣誉证书、重要科研成果等照片。这些必然会成为激励大学生的荣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的优质资源和重要内容,而这些资源的整理汇编、开发利用的过程,就是全面、系统加强和改进当前高校档案工作、提升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实践过程。
3 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的实现途径
档案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加强档案工作,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要,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在加强档案工作的同时,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档案工作与大学生诚信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诚信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体系中的重要道德范畴,更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和根本。学校档案中包括了每个学生在校学籍档案,既有学习成绩的原始记录,也包括了在校期间的综合表现。通过展示优秀校友的历史档案和学校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档案,强烈对比下将促进大学生遵章守纪、明礼诚信的自觉性,形成自律意识。
太原科技大学档案馆以学术诚信教育活动为突破口,协同学生工作部(处)构建出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体系,如下图所示。
适应与认同: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要从学生易于接受的“点”开始。学术造假是违背学术真诚、丧失学术良知的表现,学生普遍认同。在此基础上,展开“考试诚信”教育,通过抓考风,使学生树立诚信备考的理念。
探索与发展:紧紧围绕交友和就业、创业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档案馆筛选、整理优秀校友的事迹材料,学生工作部(处)组织学生展开深入的探讨,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讲诚信的道德诉求。
匹配与积累:诚信教育要关注特殊群体。针对贫困生,在国家助学贷款和助学金发放的过程中进行诚信教育;当然在此之中的感恩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工作部门组织每一位获得国家助学贷款以及获得助学金的同学写下感谢信,并要求他们定期向捐助人汇报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定向与收获:通过上述诚信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诚信是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道德规范,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行为规范,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素质要求;守住信用,就是守住人品,守住人格。
第二,档案工作与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机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许多高等院校的档案中记录了高校的发展历史,凝结了高校的良好校风,有着丰富的爱国荣校的教育内容,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模范读本。如在高校中保存的历史档案和一些老干部的个人档案中,有许多革命历史事件的原始资料和信息,如师生员工参加革命运动的材料,学校中的革命活动旧址,老干部自传,入党材料等,将这些材料系统地组织起来,是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很好的教材。
第三,档案工作与教风建设及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有机结合。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人格魅力可以直接对学生产生无言的持久的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术指导的效果。”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由此可见,教师不仅仅是教学生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教师理应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为学生树立榜样,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高校教师要以德育人、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以自己的道德追求、道德情感、道德形象去引导教育学生。
在教风建设的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太原科技大学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进行实践课题调研、情景模拟、撰写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步骤,动员组织学生挖掘档案中关于教师爱岗敬业精神的记载,然后指导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情景剧”,开展情景模拟,每个剧目先在班上表演,学生针对剧情和表演效果进行分析评议。最后选送优秀节目参加全校的汇演和比赛。通过身边的先进人和事,使大学生受到了感染,促进了大学生由“知道”向“行道”的转变,实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第四,档案工作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必须清醒意识到,当代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为:一是价值观标准的实用性与功利性较强;二是主体意识过分强烈;三是“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四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五是痴迷网络虚拟世界。对山西省部分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情况调查显示:网络对大学生信息的影响较大而且深远,大学生受到大量不良网络信息冲击,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上网时间方面,有62.7%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小时之内,30.3%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2~3小时之间,7%的学生每天上网时间在4小时以上。信息来源方面,88%的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以电脑、手机网络最为普遍,而选择由老师提供感兴趣的信息仅仅占17%。网络使用情况方面:上网的学生中有64.7%以找问题答案查资料或网络学习为目的,比例也比较大的有影视娱乐(61%)和关注国内重大民生问题(52.1%)。
在认识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的问题上中,有16.7%的学生认为恶搞历史的影视负面影响最大,接下来比例也比较大的是虚假的政治信息(14.80%)、歪曲了的历史知识(4.90%)、宗教信息渗透(4.40%)。在最关注信息方面,有61.9%的学生关注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接下来关注比例也比较大是休闲娱乐信息(50.5%)、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41.1%)。
因此,高校档案工作有必要结合大学生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上的新特点,主动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利用好档案信息化建设中的资源优势,借助校园网络平台,整合档案资源,大胆利用新兴媒体和时尚元素,建立档案专题网站供学生浏览,开辟网上校史陈列馆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参观”和体验,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提供个性化服务。通过这些展示与利用平台,将优良的教育资源通过网络途径,以学生喜欢的沟通、联络、交流、聚集方式来进行传播和展示,使学生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实现高校档案工作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