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探讨高校档案编研、档案多媒体工作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先理清几个概念,档案、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校园文化,以及档案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等,否则不能完成这一命题的讨论。
档案,是记忆文化的一种,是历史前进的记录,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
档案编研,是按照一定的主题对档案资料进行开发馆藏资源的一种活动,它作为档案业务建设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研究性已被人所共识,并在档案服务社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档案的编研工作,把档案信息从静态转化为动态,把死档案转变为活信息,让档案馆历史文化信息变成文化事业所需的知识源泉。
档案展览,是档案收藏部门按照一定的主题,以展出档案原件或其复制品的方式,系统地揭示和介绍档案馆(室)藏中有关档案的内容与成分的一种具体的服务方式。
档案新媒体,是通过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的一种传播方式,包括PPT展示、动画展览、全息投影展览、数字沙盘模型等形式。它的优点在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传播与更新速度快且成本较低,互动性强。可以说,档案新媒体的出现使档案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以往“档案馆里睡大觉”的档案终于能够以一个充满活力的新面貌出现在人们的眼前。
校园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它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其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秀的校园文化能赋予师生独立的人格、独立的精神,激励师生不断反思、不断超越,所以,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就是有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培养,使大多数学校将自己的校园文化建设列入学校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位置。校园文化在当今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校园文化是常新的,是能够唤起青年一代高尚的、独立的人格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追求,能够保持永恒魅力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
从上述相关词条的定义与内涵,从校园文化的建设,到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的具体工作,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的开展,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 一,互动性。高校档案新媒体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是学校师生共同创造的。在这一创造过程中,学校领导者的办学理念、办学意识和行为对师生员工的影响不可低估,对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的作用是巨大的。教师、档案馆工作人员作为学校领导者办学理念、意识的贯彻者与传播者,是学校领导与学生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其作用是关键的。而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学生既是参与者、主力军,又是接受高校档案编研、展览成果传播、影响的主要对象。因此,学校领导、教师、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档案新媒体工作的过程中具有互动性。
第二,渗透性。校园文化与高校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像和煦的春风一样,飘散在校园的生活中,渗透在教师、学生、员工的观念、言行、举止之中,渗透在他们的教学、科研、读书、做事的态度和情感中。比如,学校建一校史展览馆,就要大量的采用档案的编研成果和档案资料。学生们参观3D校史展览后,就会讨论自己的观后感,这就使校园文化与高校档案编研、展览成果具有传播和影响作用,从而发挥出档案文化的宣传教育作用,这就是渗透性。
第三,传承性。校风、教风、学风、学术传统、思维方式的形成,不是一代人,而是几代人或数代人自觉不自觉地缔造的,而且代代相传,相沿成习,似乎有一种遗传因子。任何一种校园文化,一经形成之后,不会因时代、社会制度的不同而消失,当然会有所损失。然而其精神实质却是永续的,永生的。这种遗传影响因子就是校史中的校风、学风与学术传统,而记录校史中的校风、学风与学术传统,甚至思维模式的材料就是档案。所以说高校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与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
既然高校的档案编研、展览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一样,具有互动性、渗透性、传承性。那么高校的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哪些作用呢?
1 所有档案工作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
这一点,从档案、校园文化与文化建设的定义可以理解。也就是说,做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就是做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好、做大、做强这一工作,就是为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做贡献。这是高校档案事业、档案工作者的必有共识、大前提、原动力。
2 搞好档案编研、成果展览工作
档案编研、成果展览是向社会宣传馆藏资源的有效方式,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宣传教育产品的同时,还能获得用户的鼓励。如我校百年校庆编写的«百年暨南史»,着重反映暨南大学百年以来的办学经验和成就,以展现暨南大学侨校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的新貌。«暨南往事»融历史性、故事性、趣味性于一体,是对暨南大学百年历史的重要事件、人物、趣事的概括。通过本书阅读,纵观百年老校历史,其命运与中华民族和海外华侨的命运紧密相联,几经搬迁,几度停办复办,暨南大学能有今天的发展局面,实属难得。暨南大学建校105周年之际,档案馆选编«暨南校园百年变迁»,将具有105年历史老校的200多栋楼宇的图片、资料整理、编写成画册,用新旧照片对比的手法,全面、生动地反映了暨南园百年风雨、百年沧桑,以及校址数度变迁,从屈辱走向辉煌的历程,这些都是宣传教育产品,也是档案新媒体的编研成果。
3 搞好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
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能使不重名利的档案馆工作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大事要事之中。如2006年档案馆举办的“暨南大学百年校庆珍藏书画展”,书画展期间,各界领导、校友、大批艺术名家齐聚暨南园,书画展作品巧夺天工,使人得到美的享受。艺术是一种创造,艺术教育是学生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参观画展的校友和同学们都表示很有感触,受益颇多。我校档案人为塑造校园的艺术文化氛围献出了绵薄之力。特别是百年校庆晚会大屏幕上不断出现的百年暨南历史的珍贵录像和照片,这些多数出自档案馆,档案的公开是暨南人了解学校历史的一个平台,从而加深了暨南人爱校敬校的热情。2009年档案馆举办“宏教泽而系侨情档案传承与记忆”,展览从领导关怀、侨校特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新校区建设、董事与暨南等多方面全方位展示出了一个发展中的暨大,获得了校内外各界人士、校友和师生的广泛赞许。暨南大学105周年校庆期间,档案馆举办新百年、新愿景、新辉煌暨南大学“十一五”办学成就展,向广大师生、校友、董事及各界人士展示五年来学校的发展历程,一同分享暨南的骄傲和容光。一位经济学的老教师说:“一切一切的感受只能汇成四个字———感慨万分。”同日,档案馆工作人员从1000多件实物档案中精选出60多幅书画作品,举办了“暨南情、校友心”书画展。在展览中,一幅名为«校园长春»的暨南全景图引发了参观的校友们对往昔大学岁月的怀念。有着近50年校龄的老校友陈汉山先生当场捐赠母校一幅字——— «桃李满天下»。当然,这些展览客观上也宣传了档案,宣传了档案工作,宣传了档案馆,增强了师生的档案意识,拉近了档案与师生,档案与校友,档案与各学院教职员工的距离,使档案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各项工作。通过举办展览宣传暨大,在社会上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也宣传了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4 档案展览发挥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是人类社会实践的真实记录,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历史的足迹的真实记录”,挖掘馆藏,揭示档案内容,传播人类的文明,传播文化,是档案馆的重要功能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档案内容揭示得越透彻,档案价值亦能发挥得充分。学校校史馆的建立,让校史以更智慧的方式走进大众,通过档案资料内容的选取和精心的陈列设计,让一张张照片、一份份文献、一件件实物背后的故事鲜活起来。令我影响深刻的是,学校校史馆开展后,在接待参观的学生时,有几位学生问他们毕业时能不能再来参观。我说,当然能,为什么毕业时还要再来? 这几位学生说:这里史料丰富,文化底蕴厚,展出的杰出校友的材料非常感人,他们中有的就是我们上学时班主任老师,到时,我们再来看看,既能加深影响,又能激励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做出成绩,为母校增光。
“校园开放日”———校史展览。该活动已成为全面展示学校整体形象、加强学校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发挥引领作用的重要措施。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参加“校园开放日”的目的不只是高考咨询,他们更希望通过这种零距离了解学校近年来的建设成就,感受百年老校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校史图片展”无疑为他们进一步了解暨大提供了可能。校史馆在新生入校时,将校史展览作为新生教育的第一课,使学生了解百年暨南的历史变迁,曾发生过的重大事件,曾经任教过的历史名人、董事......以激发学生关心热爱自己的学校,共建美好校园,这就是档案展览产生的巨大效应。同时我校将校史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还依托展览开展适合学生特点的夏令营、知识竞赛、作文比赛等活动,将档案展览的效果继续扩大和延伸。暨南大学校史馆,常年接待海内外宾客到此参观,是暨南大学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档案馆在报纸杂志上专题报道、为电视台制专题节目介绍暨南大学提供大量档案资料。档案馆能做实质性的事,帮其他部门无法帮的忙。
5 搞好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
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工作不仅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产品,而且能为学校提升知名度、美誉度发挥作用。 «百年积蕴涌春潮—献给暨南大学建校105周年»专题片,以学校发展史上的大事、要事为切入点,形象直观地展示了大学的历史文化和精神内涵,生动再现了学校105年逐渐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使广大师生从中吸取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档案馆编制的历届毕业生名录,方便了学校与校友的联络,校友是学校的形象,是母校的强大后盾,更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每当他们回到母校,驻足在校史馆参观,在他们的“精神家园”里追寻昔日的青春岁月,喜看今日学校的发展变化,这对母校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有形无形的最大支撑。毕业生名录,还为8000余名毕业生提供了学历证明,为他们落实工作,评定职称、兑现工资提供了有力的凭证。为此,档案室成为大众值得信赖的社会公众机构。档案编研、档案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软实力的提升注入了厚重的文化元素。
6 档案编研和档案新媒体工作促进了档案馆的收集、征集工作
百年校庆期间,校史编写组为了编写«百年暨南史(1906-2006)»一书,2005年专门派人分赴北京、南京、上海、重庆、福建等地档案馆、图书馆查找资料,得到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上海档案馆的极大帮助和支持。我们在校友总会会刊«暨南校友»发出征稿函,得到海内外校友会和广大暨南校友的热烈响应和大力支持,纷纷把珍藏多年的历史照片寄给我们,使«图说暨南»编辑工作顺利完成。由于历史的原因,档案馆的老照片收集得不很齐全,每次办展,我们往往要借助于老校友、各学院、各部处、其他兄弟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和民间散存的历史资料,这是办展过程中的首次征集。展览推出以后,一些参观者往往会触“景”生“情”,把自己手中保存的档案主动送上门,捐给档案馆。三次大型展览收集各类档案600余件,拓宽了档案资源,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 档案多媒体工作锻炼了职工队伍
档案多媒体工作是档案收藏部门的一种具体服务方式,是档案馆一项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利用形式,而且是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支柱性工作。就档案利用工作而言,档案多媒体是经过档案工作人员研究加工后提供的、较高层次的利用。这个利用工作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筹办档案展览首先要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结合馆藏档案,对展览主题思想进行创意性的策划;围绕主题选择相关的档案资料,并对已选档案的真伪进行鉴别;拟写档案展览大纲;在此基础上进行编排,对已选用的档案或其复制品逐件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其内容,围绕主题写出精炼的文字说明;撰写展览方案;最后编写档案展览脚本。如果从展览工作全过程来说,还有展厅的美工设计、展览的制作、展览的布置,以及展览的宣传、开展以后的组织管理等项工作。所以,我认为档案展览涉及到档案馆方方面面的工作,从一定意义上讲是档案馆的一项综合性研究开发利用工作。
8 档案新媒体能够加强档案的传播
档案新媒体虽然是档案界的一种新兴传播事物,但其作用是不可小觑的。它以丰富多彩的传播形式得到了广大档案人的喜爱。以我校“新百年展厅策划方案”为例,新展厅在建设过程中采用了新尖端数字多媒体技术,360度全息影像及大型数字沙盘,拓展空间体,观众一进入展厅就能够清晰地了解暨南大学的概况。在主题展方面,选取有代表性的图片、资料、物品及相关视频,并结合数字多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展览。在整个展览中,展览形式多以图文展板、实物展柜及液晶显示屏为主,同时伴有IPAD中控及造型灯箱等形式。这种结合了动画、图文等的综合性展览形式赋予了档案以鲜活的生命力,增强了档案的立体感与互动性,有助于档案的传播。
让历史告诉未来,以史资政,存史育人。总之,搞好档案编研、档案多媒体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除前文所说的互动、渗透、传承三性外,还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保证,搞不好,会阻碍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影响学校整体实力的提升和对外形象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