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档案员的心路历程
作者:尹娟来源:中国档案资讯网
题记:伴随着人生的脚步,与档案长相厮守23载,走到了今日,路漫漫兮,我已然青丝变白发。回顾走过的历程,我不曾敷衍了事,我对得起自己的良知和职业道德,更为自己有幸从事这一事业而无怨无悔。再回首,23载的档案之路,不仅让我感受到了所从事这份职业的责任与使命,而且也体会到了其中的辛苦与喜悦,是她锻炼了我,陶冶了我的情操,让我的生活充实,人生更加有意义。
梦 回
岁月悠悠,来去匆匆,屈指算来,我年龄已四十过三,在档案部门工作已有23个春秋了。23年,在永恒的时空中只是苍茫一瞬;但这23年,在我的人生长河里,不短;23年,在我青春的岁月里留下了难以抹去的记忆。23年来,是档案给予我知识,赐予我力量,哺育着我不断成长,激励着我走过坚实的每一步。忆往昔,思绪翩然,昔日的工作情景时常在我眼前再现,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记得1991年初,我20出头,思想单纯,对未来的生活和人生的目标充满了无尽的遐想。在我并无多少准备,还不知道档案是一门学问,档案工作是一项神圣事业的时候,我被分配到了焦化公司档案室工作。我的档案职业生涯就是从那里开始的。
上岗第一天,映入我眼帘的只有破旧的办公室和杂乱无章的资料。两间简陋的砖瓦平房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其中一间不足15平米,稍大点的一间摆放着缺门少腿的十几个木橱子和大小不一的几个木箱子;桌上、地上、走道里摆满了捆扎的、袋装的、打包的有待整理的大量资料,我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心中有一种说不清的失落感。“档案工作,让我说爱上你有点不容易” ——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想法。
第一次与“档案”打交道,对于我这个初来乍到的外行而言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什么全引目录、案卷目录、归档号;什么永久、长期、定期;什么“归档号一年一流水”“定期大流水”,这些以前我从未接触过的概念一下子堆到我面前,弄得我一时眼花缭乱,好像我脑子里从来就没有注入“档案”这个符号。再看看摆在我面前的一摞摞、一箱箱、又脏又乱、年头久远又毫无头绪的档案资料,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可以坦诚地说,那段日子,我仿佛感觉不到丝毫的工作乐趣,觉得这个岗位并不重要,内心有过失望,有过矛盾。时间一久,我开始对档案工作敬而远之,甚至不屑一顾。一位心地善良的师傅看出了我的情绪,开导我说,“你还年轻,无论干什么,都不能拈轻怕重,挑肥捡瘦,趁着年轻干出点成绩来,前途总会有的。”我细细揣摩师傅的这一番真诚而朴实的话语,觉得言之有理,焦虑逐渐被化解。转念想想,自己刚来,总不能没有任何收获就走吧!这可不是我的性格。问题想明白了,我心里也就释然了。于是,我开始端正工作态度,决心要在平凡的工作中干出一番不平凡的成绩来,并制订了工作准则——敬业,爱岗,懂行。
迷 恋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我每天提前到办公室,打开档案库房的门和窗,清理干净室内的卫生,做好工作前的准备。然后一头钻到库房里默默地清点、整理、装订、编目、装盒、排序、统计收集来的档案资料,不会不懂的地方就虚心请教同事。那段日子,我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不是在库房内忙着调整案卷,就是伏案编写案卷和目录;不是查看库房温湿度,就是编篡史料汇集,水也顾不上喝,有几次竟然忙得忘了下班,当时真是想,一个人要有三头六臂多好啊!那时的我有种“废纸堆”里淘黄金,势要把档案库房“坐穿”的豪情和工作激情。即使下班后,我也仍放不下手头的工作,或谋划,或思虑,虽然为此加班加点,但心情却不亦乐乎。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与档案结下了不解之缘。
日子一天天过去,起初我对档案管理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听人讲如何做,未能够亲身感受,领会其精髓。通过档案管理基本知识的扎实学习和具体处理一些业务工作,使我不仅了解了公司内部机构变革和大事记,熟知了企业的成长发展历程,而且也从概貌上加深了对档案管理的印象,再加上同事不厌其烦的言传身教,那些通俗易懂却又无比陌生的一些档案专业术语,在我眼里慢慢地幻化成条条深邃的小巷并渐渐地清晰起来,在脑海中定格且形象化,达到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状态。我工作起来兴致盎然,迷恋上了这份工作,并融入其中,立志在这方沃土上不断耕耘,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一年多后,曾被我视为“废纸一堆”的档案资料,在我的精心整理下,使档案室拥有了2375卷文书档案、1114盒科技档案、4877本财务档案、2288张底图以及电子档案和声像档案等室藏资料,为公司创造了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地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考核验收,我个人也获得了“档案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事们都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夸我适应快,业务能力强,对我的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和肯定。面对这些成就,我明白,平时若无领导和同事们的关怀与引导,若无家人和朋友的支持,我会难以逾越那攀登路上的一道道障碍,我感谢他们!
挚 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始终每天默默无闻地做着看似简简单单的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装订、排架、编目、保管和提供利用等等。而那一排排无言的档案柜和一卷卷素朴的档案,就像一块巨大的磁铁,不断吸引着我,在接受她营养的同时,我的档案情结也在这里延伸,在心底开出一片花海。通过我不断加强自身档案业务学习,通过工作和生活的仔细观察与点滴积累,通过在库房管理、查阅利用、史料编研等岗位上的技能锻炼。十几年来,凭借我对档案工作扎实苦干的精神和对档案管理那一份特有的细致和认真,凭借我对档案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和对档案工作的无限敬重与热爱,我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到了极致,把档案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取得了骄人的工作业绩——“省一级”档案室。当我看到规范有序的档案能为大家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自己也能为公司发展尽一份微薄之力时,心里感到了无比的欣慰。
公司的档案管理成绩斐然,公司的发展也不断进步,实力不断增强,我的工作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档案室也由阴暗低矮的砖瓦平房搬进宽敞明亮的楼房;档案种类,由最初简单的几种发展到内容丰富的十几种、几十种;档案装具,由麻袋、纸箱改为木橱柜,木橱柜改为铁橱柜,铁橱柜改为储存量大,手动调距的密集架;档案整理,从最初的手写,到文字输入铅字排版,再到输入法输入四通打字机,再油印出多份文件发展到利用计算机实现快速输入,打印机快速打印;档案整理、检索、统计、利用由最初手工操作,到计算机辅助手工管理的目录级管理,发展到利用档案管理系统全文浏览的综合档案管理,文件传送通过网络瞬间传输,信息得以实现资源共享;档案载体,从最初单一纸质、照片,发展到录音带、录像带、缩微胶片;档案存储,由纸质形式发展到纸质、电子双轨制保存,更多电子文件用U盘、硬盘、光盘存储;图纸复制,由原来用老式复印机、晒图机、胶卷照相机发展到高质量扫描仪、复印机、晒图机、数码照相机普遍使用;档案的安全防护,从最初的原始方法到有防虫剂、去湿机、空调、消防栓发展到防磁设备、杀菌设备、防火、防盗系统都应用到档案防护中去,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坚实基础。
伴随着年复一年的岁月磨砺,在职业生涯中,无论我调到哪个部门,担当何种职务,与档案工作结下了深深的不解之缘,她始终跟随着我,如影随形,不离不弃,成为了我这一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中得到了成长,取得了成功。我先后从办公室副主任、技术科副科长、生产技术科副科长到档案室主任;从档案员、助理档案员到馆员,获得了各种表彰奖励20多项。我深知,这些成绩的背后倾注了我个人大量的心血和情感,是我历经风雨沧桑,艰难坎坷在干和爱中,在钻和专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而收获的,这里面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人间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在其中,令我深刻难忘。
转 折
人生就像过山车,生活富有戏剧色彩,在我畅想着要在档案管理工作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新的台阶,向着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理轨道继续迈进时,2009年3月4日,我的人生轨迹出现了一个使人颇感意外的“拐点”。受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焦化公司被特钢公司兼并,档案管理岗位也随之撤消。特钢公司为了保障焦化库存档案的安全管理及有效提供利用,决定在人员未撤离前,处置一部分已完成现行功能,保存价值显得没那么突出的档案,定于6月19日集中销毁。那天,伴着血、伴着泪、伴着汗水,我销毁了一卷卷亲手装订整理起来,像手心里的宝一样,悉心呵护的每一卷档案时,我的心碎了,我真的不能与心爱的档案说声“再见”,当时的心情和感受是难以言表的。有谁知道,我在它们身上倾注了多少心血和情感;有谁知道,我已将自己的青春年华融入其中,档案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我早已铭记在心。
由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2009年9月1日,我离开了伴随几十年,给我激情与历练的焦化公司档案室,调入了特钢集团公司档案室工作,这大概就是缘分,一份剪不断的档案情“缘”。走的那天,我泪光闪闪,心里有一种恋恋不舍的感觉,耳畔一直回荡着,“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档案库房,我走出了档案库房,总要回头留恋地张望”,心里就免不了涌起对它深深的思念和浓浓的爱意。我明白:人虽走了,但我的心却永远定格在了“娘家”, 那略带伤感的旋律回荡在我耳边的时候,最让我思绪万千的是那刻着我青春脚步的“烙印”,那烙在我灵魂深处的档案情结,将成为我一生中永不消逝的电波,我感谢它给我的一切。
展望
沧桑岁月成往事,无可奈何花落去,随着时光的流逝,不知不觉至今年9月份,我来特钢公司档案室已有5年之久。虽然档案管理这一行对我来说已不再陌生,但是,我觉得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对我而言,档案“通身”都是诱惑,我需要补的课还很多很多。我要在档案这个寂寞的天地里,找准定位,铺下身子,与枯燥的档案为伴继续默默地奉献着,将枯燥化为充实,将单调变成快乐,以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以娴熟、快捷、高效的服务开启一扇扇真诚的服务之窗,把自己的职责义务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心无旁鹜,脚踏实地,使公司的档案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尹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