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保锋历史图片判读法
(2005年命名)
作者:青岛市档案局
来源:青岛市档案局
一、背景
近年来青岛市档案馆先后从德国、美国、日本征集了大量老照片,馆藏历史照片日臻丰富、系统。如何开发利用这些图片,最大限度地提取其画面的历史信息,发挥其存史资政的档案价值,是编研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于那些年代缺失、地点不确、事件模糊的老照片,如何通过客观、准确的方法推定其时间、方位及事件,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种需求,历史图片判读法以文史知识为基础,立足城市历史细节,运用档案学、文献学等专业知识和技术,对图片进行分类、解析和价值鉴定。
二、做法
(一)分类。结合档案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分类原则,抓住图片关键要素与主体画面,进行多级分类。主要类别有:
1.人物。图片以人物为镜头主画面,无明确或特定历史背景。人物类又可分为普通人物(如台东镇市民)和重要人物(如山东巡抚、德国总督)。
2.事件。图片以重大事件为主画面,可分为军事(如占领胶州湾、镇压义和团)、政治(如山东巡抚孙宝琦访问青岛)、经济(如大港开工)、市政(如总督府修建)等。
3.场景。图片以区域、市镇、景观、山川河流等为主画面。区域可分为全景图、街区图等,市镇如塔埠头、沙子口等,景观如维多利亚湾浴场、跑马场等,山川河流如海泊河、信号山等。
4.建筑。图片以建筑为拍摄主画面,可按照建筑年代(如德占、日本第一次占领等)、建筑风格(如德式、日式)和建筑用途(如政治、军事、商业)加以分类。
5.风俗。图片以各种中西风俗为主画面,如集市、婚嫁、野餐、运动等。
(二)解析。根据所掌握的文史背景知识等已知条件,抓准切入点,运用比较、分析、推理、归纳、综合等手段,举一反三,最大限度地提取图片内容和信息。
1.人物破译法。以人物为破译点提取画面信息,通过人物国籍、身份、服饰等,判断图片的拍摄年代、地点及内涵。
2.标识定位法。通过已知标志性物体和已知年代的建筑与设施,推断图片的年代和方位。
3.环境比照法。通过图片的环境特征,特别是不同时期的环境变化特征、城市规划特征和建筑风格特征等,推断照片的年代和相关信息。
4.名称推定法。以图片中出现的文字为线索,推断图片拍摄方位;根据同一所指物在不同时期的名称,判定图片时间。
5.出处索引法。根据图片的原始出处,推断图片拍摄时间的上下时限,进一步推知准确时间。
6.以事系人法。根据图片发生的事件和背景,判断图片中的人物及其活动。
7.以人系事法。根据图片中的已知人物,联系时代背景,推断图片的拍摄时间和事件内容。
8.物件参照法。通过具有明显特征的物件,提取图片信息。
9.材质鉴定法。通过各个年代照片所用底片、相纸、色彩的差别,判断照片的大体时间。如玻璃底片,主要在20世纪初使用;带花边的照片主要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历史彩色图片采用的着色工艺,20世纪初已经出现,二、三十年代开始流行,主要用于明信片。
(三)价值鉴定。依据图片的稀有程度、内涵信息的重要程度、图片品相和保存完好程度等判断和鉴定图片价值。判断一张图片的价值,最少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该图片的收藏状况,特别要了解除馆藏外社会上的流行情况(如日本占领时期的明信片十分流行),据此推断价值尺度。
2.图片内涵信息与城市历史的关联紧密程度、与文字描述之间的对等关系等。
3.图片尺寸、清晰度、完好性和可修复性等因素。
4.综合上述要素对图片价值进行初步鉴定。
三、成效
通过运用历史图片判读法,对部分馆藏照片档案、特别是国外征集照片进行了初步鉴定,并有一些重要发现。如在《赴德国征集历史资料汇报展》等展览中对未知年代的青岛全景图、莱阳路等照片作了时间判定,在《见证青岛》展览中推定德国驻青领事馆照片的时间,首次发现山东巡抚孙宝琦访问德华大学的照片等,并对一些照片的错误说明进行了纠谬。历史图片判读法系青岛市档案馆编辑研究处的孙保锋同志在实践中总结提炼形成,在2005年青岛市档案系统业务绝活展示中获二等奖,并被命名为“孙保锋历史图片判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