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有从事过档案工作,对有关档案的基本知识知之甚少。从被省档案局(馆)聘为荣誉馆员两年来,边学习、边请教,边调研和边搜集档案资料的实践,发现民间散落着大量具有抢救、收藏价值的珍贵档案资料,深感收集这些资料大有必要,时不我待。下面简要谈谈我在这方面的初步尝试和粗浅感受。
(一)
新郑市郭店镇五里堡村卢姓2009年初编修族谱时,对其宗祠室内墙面上垒砌的文言“唐故郑州军事衙推乡贡进士卢公墓志铭并序”不解其意,族人持拓片到家里找我译意。我经过查阅有关史料,阅读郑州市区和新郑市、新密市二十多个村庄的卢姓族谱,亲自到现场勘察实物和一些村庄卢姓祖茔碑刻,译写了这块墓志铭的简介和意义。该卢公,名讳单字綝,祖居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来郑为官,公元879年病逝于郑州市河阳里私宅,葬于今新郑市龙湖镇西部泰山,生前婚配荥阳女性李氏,育有四子,经同一些村庄的卢姓代表反复考证,共认该卢綝是郑州地区卢姓的开基始祖,从根本上澄清了郑州地区卢姓人的渊源,长期流传的郑州地区卢人系明代万历年间来自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移民的传说并无实据,为卢姓修谱、续谱提供了确凿史料。
族谱,亦称宗谱、家谱、族谱、公谱、谱书、家谍、宗谍,是家族、宗族记载世系、重要人物事迹的史书,是史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口、民族史、家长制、家庭、妇女、婚丧习俗等的重要文史资料,为历代执政者所重视,从唐贞观12年(公元638年)流传至今已有一千六百多年。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一百个大姓大部分源于我省,且有各式各样的族谱传世。盛世修谱是民间的传统习俗,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下各地不少姓氏都在或准备修谱、续谱,民间散落的大量有关姓氏文化的珍贵资料将不断浮出水面。因此,各级档案工作主管部门应乘势而出,深入基层,依靠群众,积极抢救、收集、收藏族谱之类的姓氏文化档案资料,以免有些珍贵资料因年深久远和保管条件不佳,保存手段不当而损坏。
(二)
河南是文化大省,历来名人辈出,御勑或民间为贤达树碑立传之事不胜枚举,或宣扬其为官清正,造福一方;或歌颂其家教有方,儿孙成才,事业有成。这些碑刻,有的立于其出生地村庄,有的立于宗祠或葬其坟茔。据我所见所闻,这一类碑刻随处可见。在郑州市中原区朱屯村中,矗立着明光宗38年(1619年)3月5日万历帝朱常洛褒扬出生在该村,曾任湖广保庆府推官卢琚“烛奸若镜,执法如山,肺石无冤,口碑有颂”而立的勑令碑。在郑州市二七区岳砦村北的亭子里(位于农业路、沙口路交叉口)立着一幢清乾隆36年(公元1771年)11月25日由乾隆帝降旨,为该村时任夏邑县教谕衔管导事娄伟之父母教子有方而立的御碑,内容为汉、满文对应,右边为汉文,左边为满文。我曾多次亲自去碑前辨认碑上文字,力求能解其意和抄录碑文。但遗憾的是,碑刻几经移址和风雨浸蚀,原貌大损。如万历帝勑令为卢琚立的碑,原立卢氏祖茔,1953年兴建郑州国棉一厂时占用了祖茔地,将其随祖茔移至白庄;改革开放后白庄附近被辟为郑州高新开发区,其碑被移至村中卧放,移动时不慎被折为三段,而后卢姓人将碑树起加固,立于村中,时下虽旧貌仍在,有些字因损已辩解困难。乾隆降旨为娄伟父母立的御碑,原在村中,因建铁路枢纽站占用该村土地已移现址多年,因有亭子遮日挡雨,其现状好于卢琚之碑,令人担忧的是这里公路、铁路立体交叉,时下京广高速铁路正在此处紧张施工,碑刻是否保得住孰难预料。同时,据我一位鹿邑县的好友告知,该县老子出生地乾清宫和县城内的老子讲经台处,自唐代以来,先后有五位皇帝降旨为老子及其母立碑论述老子生平及慈善老母。可想而知,像这样的碑刻绝非这几个地方仅有。诸如此类的碑刻内容,均为时人编写,记叙详尽,确实可靠,可信度高,当地人特别是碑主人的后代引以为荣。把这些碑刻复制拓片,加以收藏,对于今人和后人编写方志、修续族谱和为名人书传,则是大有用处的。
(三)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每个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不同岗位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通过各种途径,运用多样手段和方式,为社会发展过程生产着、记录着丰富多彩的史迹。两年来,我先后发现了三位在这一方面很有建树的人。一位是祖居郑州市管城区十八里河村的开封市公安系统退休民警梁保林。梁爱好和擅长摄影,技艺较高,除数码相机以外,录像、洗像和电脑等自备成套,且关心社会现实状况你,无论什么地方、什么时间发生具有社会影响的事件,正面的或负面的,只要见到了、听到了,便主动赶往现场,持机即拍,而后加以文字说明,自买材料冲洗,分类、分事件存入相册,现已存集照片5000多张,装入照片的相册已摆满了两个书架。据梁介绍,这些照片是他改革开放以来拍的,其目的是“记录社会现实,由人评论是非。”这使我联想到:如果把摄影爱好者、郑州国棉三厂退休员工王大秋拍摄和保存的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照片(底版)加以系统汇编,基本上就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的发展过程写照。我去梁、王家里看过他们拍的照片,并同他俩进行了交谈,对二人此举的敬佩油然而生。我反复思考,照片是历史场景的真实写照和事物的本来面貌,具有文字描述起不到的作用,如果能够把此类照片收入馆内,对馆藏档案将是锦上添花。
另一位是新郑市的离休军队转业干部张国治。张1930年农历11月20日出生,1949年1月应招入伍,参加渡过长江、中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援越抗美,1990离休,享受县级待遇。张热爱生活,勤于笔耕,从1952年11月起坚持写日记和收藏各种资料,时下不仅保存着近60年来记的64本日记,36本日记内容分类摘编,6本报刊精品资料剪集,1949年至今个人每年的总结,而且还保存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佩戴的布质胸章,由司令员贺龙、政治委员邓小平署名的西南军区颁发的“革命军人证书”,西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颁发的立功喜报,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总理范文同署名的援越抗美证书,兵团司令员陈赓、政治委员宋任穷署名的慰问信等原件和华东军区制发的1949年4月21日“渡江胜利纪念”,中南军政委员会1950年制发的“解放中南纪念”,西南军政委员会制发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全国人民慰问解放军代表团制发的纪念章和搪瓷茶杯以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制发的抗美援朝纪念和越南政府制发的援越抗美纪念章等实物。另外还有不少毛泽东像章、《毛主席语录》之类的“小红书”。我曾在一个多月内先后四次去新郑看张国治保存至今的各种资料、实物,深深感到:他的一生是平凡的,他的经历是一代人和新中国成立60年来革命、建设事业发展的缩影,他的人生价值和爱国主义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是可贵的。
通过目睹梁保林、王大秋、张国治三人精心保存的照片和各种资料,我深刻感到:他们三人所保存的照片、资料、实物,虽然是特定时期、特定情况下某些事件的细小片段,是历史长河洪流中的点滴之水。然而,正是这些细小片段和点滴之水,从一个侧面彰显了我国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汇聚成了真实而生动的中国近代史卷。将他们保存之物加以收藏,既是为馆藏档案添砖加瓦,又是对保存者劳动的尊重,应当乐而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