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档案编研工作的时代特色
一、记录历史,见证航天,是航天档案工作者的历史责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具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家有谱,国有志。古人云:家无谱孰知世系之辨,国无志难考废兴。古人又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盖“史志所以资治也”。盛世修史志,鉴古察今,彰往昭来,历来如此。
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宇宙空间的综合性工程技术,是当今世界高科技群体中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技术之一,它使人类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空间,越来越广泛地渗入到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国航天事业作为世界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50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壮丽的史诗,是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壮大的伟大事业,是中国人民不屈意志和超人智慧的宝贵结晶。中国航天事业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中国国际地位和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的具体体现。因此,记录航天、见证航天是航天档案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1982年,航天档案馆恢复建馆之初便设置了编研工作机构,但大规模的编研工作是以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30年为契机开展起来的。在航天工业部的直接领导下,航天档案馆和有关院参加了《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的编写工作,对30年来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第一次进行系统地总结,第一次向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资料。在《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完成后,航天工业部领导批准了航天档案馆组织开展《中国航天工业年鉴》的编纂工作,从1986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98年,《中国航天工业年鉴》历时13年连续出版。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国家航天局)时期,航天档案馆主要以整个行业为对象开展编研工作,其编研课题主要以总结经验、记录历史为主要任务,相继完成了《当代中国的航天事业》(英文版)、《航天春秋》、《中国航天腾飞之路》、《航天丰碑》等一大批编研成果。与此同时,航天系统主要的研究院及厂、所,也以中国航天创建30年、40周年为契机,开展了院(厂、所)史、大事记等的编修工作。1986年以后,航天系统的几个主要研究院也纷纷开展了各自研究院年鉴的编纂工作,并且至今都没有间断,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年鉴编研系列。
二、围绕中心,服务中心,是航天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经验
在1999年航天工业总公司改组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后,航天档案馆在行政上划归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管辖。虽然航天档案馆作为行业档案馆仍为两个集团公司提供服务,但其主要服务对象是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因此,航天档案馆的编研工作从全行业性质的编研开始向为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服务为主的编研转变。在这个过程中,航天档案馆的编研工作经历了由坐等上级下达任务,到主动出击,找米下锅,再到围绕中心,抓住机遇,争取课题立题等几个阶段,通过这几年的摸索,航天档案馆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已经确立。
1.主动出击,争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鉴》立项
航天总公司改组为两个集团公司后,航天档案馆原来承担的《中国航天工业年鉴》的出版工作到1998年卷就要停下来。为了争取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继续开展年鉴的编纂工作,航天档案馆就向集团公司提出了开展年鉴工作的请示。开始,年鉴的立项经过了一番周折,经档案馆领导多次争取,最后集团公司批准同意成立年鉴编审委员会,在航天档案馆成立年鉴编辑部,开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鉴》的编纂工作。从2000年开始,航天档案馆开始组织年鉴的编纂队伍,着手年鉴的编纂工作,经过年鉴编辑部的努力,已先后完成1999年至2003年共5卷的出版任务,每卷近100万字。
2004、2005年卷目前正在开展编辑和组稿工作。年鉴已在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各院、公司和厂所的科研、生产、经营、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参考作用,获得了使用单位的好评,已成为航天档案馆编研工作的一项拳头产品。
为了加强对年鉴编纂工作的管理,提高年鉴的编纂质量,使年鉴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更好地为集团公司的各项工作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2005年,航天档案馆又在年鉴的制度化建设方面下了工夫,起草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鉴工作管理办法》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鉴编审校工作手册》,将于今年印发。
2.围绕中心,抓航天主业编研课题立项
航天档案馆编研处承担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年鉴》、《航天档案》杂志及《档案工作简报》等的编辑任务,编研处编制为4人,其日常编研业务工作已非常饱满,但编研处的同志并没有满足现状。在思考如何发展和提高编研工作的问题后,编研处的同志得出结论,认为编研工作必须服务于集团公司的中心工作才能生存和发展,即编研档案工作要借力发展。只有紧紧抓住这一条,编研工作才能得到发展。经过调研,编研处选择以举世瞩目的载人航天工程作为编研课题立题的突破口,主动出击。
2001年,航天档案馆向集团公司上报了开展载人航天编研课题的设想,得到了集团公司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意开展载人航天编研课题系列专集的编研工作。当时,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研制正在紧张进行,所以这个课题第一次实现了编研课题与项目研制同步进行。为完成载人航天编研课题,航天档案馆实施了由编研处牵头、馆内派人参加的新型课题管理模式,这是航天档案馆在课题管理方面的一次创新,打破了过去档案馆各处之间工作互不来往的限制。在这个课题中,编研处仅派1人参加,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其他各处人员通过参加这个编研课题,经受了锻炼。由于编研课题与工程进展同步进行,需要查阅大量现行文件,也打破了过去编研课题只利用馆藏档案的情况,并实现了课题资料在没有付印的情况下的多次利用,提高了编研课题的时效性和利用效果。随着去年神舟六号的成功返回,载人航天第一期工程圆满结束,载人航天编研课题的编纂工作也圆满完成。
载人航天编研课题的顺利进行不仅给编研人员树立了信心,同时也指明了编研工作的发展方向。2004年初,集团公司某重点工程项目已进入紧张的攻关阶段,为了完整地记载集团公司这项重点工程的研制历史,并为后续项目总结经验,航天档案馆向集团公司主管部门提出开展这项重点工程大事记的立题报告,很快获得批准。这是编研课题在重点型号方面立题取得的又一重要突破。由于该型号研制程序复杂,保密要求高,因此,这项课题对编研人员的管理能力、专业知识提出了挑战。在时间紧、要求高、难度大的情况下,编研处的3个同志全力以赴,发挥航天拼搏精神,按要求完成了这项工作,获得了主管部门的好评和信任。该部门不仅将该重点工程的后续大事记任务交付航天档案馆承担,在去年底又将两个重要编研课题委托航天档案馆,使航天档案馆在编研课题立项方面获得了较大的丰收。
3.抓住机遇,争取重大事件和活动编研课题的立题
在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编研工作的同时,我们也不放弃利用重大事件和活动来争取编研课题立项的机会。为了纪念我国第一次载人飞行这个重大历史事件,并将其永载史册,2003年,航天档案馆提出了在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出版《梦圆飞天》画册的立题报告,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批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航天档案馆组织完成了照片的征集工作。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审稿进度,馆内有关处进行合作,对所有选取的照片进行扫描,搞成了电子版的画册,并为集团公司领导审查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经过制作这部画册,很多部门、很多人员都得到了锻炼,尤其是年轻人,既得到了锻炼,业务也提高了。在航天第一次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后,这部画册作为集团公司的礼品广为赠送,获得了好评。
2004年7月1日是集团公司成立5周年,为了抓住这个难得的机遇,年初航天档案馆就向集团公司提出编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大事记》的请示,集团公司非常支持开展这项工作,并要求在7月1日集团公司成立5周年时拿出东西来。为了按时完成这项工作,编研处动员了全处的力量,甚至动员了集团公司总部各部门的力量,在6月底完成了该书近60万字的编辑出版工作,这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速度。所以集团公司办公厅领导在档案馆的总结报告上指出:“大事记”做得很好,很突出。
同样,为配合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航天档案馆争取到了《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规章制度数据库》这一编研课题。这项课题继续采取了由编研处、信息化处牵头,其他处有关人员参加的形式。在2005年,课题组完成了全部规章制度的清理工作和集团公司近7年印发的全部规章的录入、校对、分类和建库工作,并在年底按时交付,得到了集团公司领导的好评,这项工作也为2006年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年打下了基础。
为了迎接中国航天50周年的到来,根据集团公司总部的需求,经我馆多次讨论,2005年,先后向办公厅和政工部报送了《关于开展中国航天50周年课题的请示》,提出了《中国航天辉煌50年》等课题。根据集团公司50年活动的总体安排,航天档案馆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50年历程》的编审工作,承担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50年》大型画册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辉煌50年》大型画册的编辑工作。目前,《中国航天50年历程》已完成稿件的上报工作,获得了国防科工委主管部门的好评。我馆承担的两本画册在7月初接到任务后,由于时间紧张、难度大、要求高,在肖俊主任的亲自领导下,借鉴《梦圆飞天》画册的成功经验,发挥各处的优势,成立了由编研处、声像处、档案处、信息化处、业务处等人员参加的编辑部,各负其责,编研处负责文字框架和照片的选题,声像处负责收集和挑选照片,信息化和业务处负责建立画册电子版和扫描工作,档案处负责照片查阅工作。目前,两本画册正在开展紧张的组稿工作和电子版的编排工作。
三、强化制度,培养人才,提升航天档案编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航天档案馆的编研工作具有双重职能,一是直接从事具体的编研业务工作,二是对集团公司全系统的编研工作进行业务指导。为了扭转航天档案馆多年来在编研业务指导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集团公司全系统档案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提升各单位档案编研工作的整体水平,2005年2月,集团公司对原《航天工业档案编研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重新印发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编研工作管理办法》,根据这个管理办法,航天档案编研工作需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编研组织工作
尽管编研成果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很有用,但很多单位和部门对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有些领导干部认为档案工作只要能收集好、保管好,到时能查到就行了,不必再费力搞编研。因此。档案编研工作在一些单位不能列入领导议事日程,亦无法列入工作计划。
一个单位编研工作的好坏,领导重视是关键。编研课题能否立项,经费能否保证,各业务部门是否支持和配合,都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而要求领导重视,除了加强领导的档案工作意识之外,还必须靠行政手段来推动。这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在编研工作的组织上要有保障。这就是各单位要成立编研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办事机构。我们向各单位提出了要求,就是各单位要成立编研工作领导小组,编研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领导担任,成员由本单位办公、计划、科研生产、经营、投资、财务、人事等部门的领导组成,档案编研工作办事机构设在档案部门。档案编研工作办事机构具有双重职能,既是本单位编研工作的组织管理部门,又是组织编研课题组完成编研课题的执行部门。
2.加强编研管理工作
许多单位的编研工作主要是靠各单位的积极性和编研力量自行开展工作。有的单位的编研课题未经调研,盲目上马,结果事倍功半;有的单位工作缺乏计划性,收效甚微;有的则是闭门编研,缺乏外界动力,编研工作搞得冷冷清清;有的单位为了目标管理达标搞出了几种编研成果,但之后便没有新的进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是加强对编研计划的管理,各单位编研工作计划的制订要以需求为牵引,围绕中心工作或阶段性工作安排计划。课题的立项要经过充分论证和评审。各单位对编研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要定期进行检查。编研课题完成后,各单位要组织对课题达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
其次是要加强对编研课题经费的筹措,为保障编研工作的正常开展,各单位要积极筹措资金,确保每年拨出一定的经费开展编研工作。对涉及科研、生产、经营、投资管理等不同业务部门的编研选题,应由各业务归口部门筹措资金。
三是要加强对编研课题的业务规范化建设。编研业务的规范化问题包括许多方面,比如课题立题的规范、工作流程的规范、编校业务的规范等,这有许多工作要做。各单位要建立编研课题管理制度,明确编研课题撰稿、编辑、校对、审稿人员的职责,对编辑、校对工作制定量化考核指标。与此同时,航天作为一个军工行业,还要加强对编研课题的保密管理,对有密级的编研课题,各单位要加强对课题各个环节保密工作的管理。
四是要积极推动编研成果的评选工作。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各单位档案部门紧密围绕中心工作,充分利用馆(室)藏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一大批质量高、重实效的档案编研成果,并在编研的内容、形式、方式和手段上有所拓展和创新,在为领导决策、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和记载航天史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推动编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激发广大从事档案编研工作的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依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档案编研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受集团公司委托,2005年下半年至2006年上半年,航天档案馆组织开展了对“十五”期间集团公司各单位形成的编研成果的评审工作。根据评审委员会评审投票结果,共评出优秀编研成果83项,占“十五”期间集团公司编研成果总数1071项的7.7%。在集团公司召开的档案工作会上,对评选产生的83项优秀编研成果进行了表彰,并颁发了荣誉证书。与此同时,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档案编研工作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了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人员落实、经费落实、注重应用效果,涌现出了一批编研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为了推动“十一五”档案编研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在各院档案部门推荐上报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授予9个单位“十五”档案编研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3.加强编研人才的培训工作
编研工作的好坏,关键还在于人。编研除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管理外,人的因素起了决定作用,编研课题选题的优劣,编研课题质量的好坏,编研课题进程的快慢等,人起了决定作用。近几年来,随着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改革与发展,各单位档案部门专兼职人员新老交替频繁,大部分单位是新任职人员多,懂得技术的编研人员较少。有的单位档案机构编制较紧,没有固定的编研人员,档案工作人员忙于应付收集整理工作,没有精力做好编研工作,即使能抽出人力,由于缺乏经验,没有经过必要的专业培训,编研工作开展起来也很困难。由于航天是高科技行业,对编研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比较理想的是具有一定文字处理能力、熟练操作计算机并对航天行业有一定了解的复合型人才,但目前许多单位的编研人员还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近几年来,航天档案馆在档案编研人员培训方面加大了力度,并作为一项制度定期对专职编研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通过多期对编研人员进行的系统性培训,许多人员通过开展本单位编研课题经受了实战的锻炼,已成为本单位开展编研工作的业务骨干。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劳动,才取得了一大批质量高、实效好的档案编研成果,为领导决策、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服务和记载航天史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航天作为我国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时期,航天编研工作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加大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加工上、在建立为科研生产经营管理直接提供服务的重要专题数据库上、在注重档案编研成果的转化和电子化应用上下工夫,为功记录中国航天历史,见证中国航天辉煌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