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后档案馆编研工作述论
档案编研工作是主动、广泛、系统地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方式。我馆截至2005年底,共编纂出版档案文献出版物135册约2260万字,“十五”期间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依据档案史料撰写的文章30多篇、珍贵历史图片240多幅,此外,还完成了大量零星史料的撰写任务。这些成果在军队后勤建设和地方国防及传统教育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一定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为了使编研工作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必须认真总结工作经验,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求编研工作新路。为此,现谈谈我馆编研工作的以往实践、体会和今后设想。
一、以往主要实践
我馆以往的档案编研工作,主要是根据军队和社会需求与馆藏,抓机遇、创条件,按照下列的方法开展的:
1.根据军队后勤建设要求,编纂档案文献出版物
1986年,我们根据军队高级后勤机关工作中需要经常查考后勤法规性文件与总后机关各立档单位的档案已进馆的实际,主动提出编纂《后勤工作文件汇编》,得到总后司令部和总后首长的批准,开始了这项连续性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从1979年的文件编起,目前已出版26个年度,31册,约1960万字,发至全军军以上单位后勤部门、后(联)勤分部和总后师以上直属单位,满足了他们日常工作的需要,受到军队各大单位后勤部门的普遍赞誉。与此同时,我们还根据总后机关的工作需要,陆续编纂出版了《历次全军后勤工作会议简介》、《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等书,印发总后各部、署、局,受到总后首长和机关干部的一致好评。后来,我们为全面、系统地介绍馆藏档案,便于利用者查找利用,又先后编撰出版了《总后勤部档案馆指南》和95册总后各立档单位《全宗介绍》,印发总后所属单位和军内有关单位,为广大利用者查阅馆藏档案提供了重要的检索途径。
上述几项编研工作,《后勤工作文件汇编》持续的时间最长(以后还要继续编纂下去),出版的字数最多,在军队后勤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最大,因此现把其基本做法简述如下:
(1)确定汇编内容范围。对汇编文件内容的限定,直接影响着汇编的规模与特色。我们通过分析汇编付印前领导历次审稿时容易被删去的文件种类,根据一些后勤工作人员的建议和我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以及国家、军队机关组织机构的变动情况,把汇编的内容确定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总参、总政、总后、总装以及国家部、委、局有关后勤工作的指示和条令、条例、标准、制度、规定、规则、办法、方案等法规性文件。为了更加便于操作,同时还制定了总后党委文件、后政字文件、总后各业务部未以总后勤部部名义制发的文件、请示与批复类文件、计划与总结类文件、绝密文件不收录的规则。
(2)挑选搜集汇编文件。从浩如烟海的档案文件中挑选搜集所需文件,是整个汇编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决定汇编篇幅和质量的关键。我们挑选搜集汇编文件采取的方法步骤主要为:一是逐卷查看总后机关各业务部该年度的档案,按照确定的汇编内容范围,把需要的文件挑选出来;二是对挑选出来的文件再逐份进行研读,把那些指导意义不大、针对的执行面很窄、内容不重要、只限于当年执行的标准等文件筛选出去;三是将搜集到的文件初步进行归类、排比,然后再复选一次,此举主要是发现类分到一起的同一文件的不同文本的文件和同一内容分本级印发与上级转发的文件,并确定其取舍;四是把确定汇编利用的文件复印汇集起来备编。
(3)编排加工汇编文件。编排是为了固定每份档案文件在汇编中的位置,直接关系到汇编出版后是否便于读者查阅。而对汇编文件的加工,主要包括修定文件标题、确定字形字号、校勘原文、注释、编制目录、撰写说明等,是汇编工作中的又一重要环节,最能体现编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汇编的质量。我们在编纂《后勤工作文件汇编》中加工汇编文件的具体方法为:一是逐层次、逐段在文件上标出出版印刷时用字的字体、字号;二是去掉文头部分,修改确定文件标题。原文件标题符合要求的不动,对原文件标题缺少要素和与文件内容不符的加以修改,对原文没有标题的按要求加上,把文件的字号和时间置于标题下的括号内“()”;三是把文件的签发者和发文范围注释到每篇首页的下方;四是对发现原文中的错别字和明显的标点符号错误及时更正,并告文件承办人;五是在删除的无关紧要的表格和附件处,用“[略]”注明;六是按照修改确定的文件标题,依次打印编制出汇编目录;七是撰写汇编说明,主要写明汇编内容、分类、发行范围、加工注释等情况。
(4)校样校对文件汇编。校对工作是编者编纂汇编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决定汇编质量的关键一环。我们对校对工作的主要要求为:一是逐页、逐层次、逐句、逐字、逐标点符号、逐格式认真与定稿对照,并注意再次发现原件中的错误,消灭校样上与汇编定稿不符的文字、标点符号及版式方面的差错,对文字的位置、字体、字号和定稿中有问题者提出改正;二是校对校样页码的顺序,对缺页、重页、错页、颠倒问题提出改正;三是看注文和注码是否对应,注码和图例号是否连贯,图表与正文部分是否衔接,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改正;四是检查图例制版后的清晰程度,对不符合要求的提出重新制版;五是按照校对程序、校对符号的规定进行校对工作。校对后将定稿和校样收集齐全,加以整理,按顺序排好。
2.抓住机遇与人合作,编纂档案文献出版物
积极寻求合作伙伴,与有关单位、部门或个人合作联合搞编研,是开展档案编研工作良好方式。2000年,我们收到了“老八路”、“老兵工”、原总后司令部副参谋长唐成仪同志离休后经过20多年搜集、摘录、整理汇集的约120万字的第十八集团军(第八路军)后勤军工史料,翻阅后觉得很有价值,向上级呈报了《关于编纂〈第十八集团军后勤军工史料汇编〉的请示》,很快得到总后首长的批准。我们抓住这次机遇,进行了合作搞编研的尝试。经过五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又补充大量内容,终于在2005年9月完成了这部240余万字、图文并茂的混合性档案文献的出版编纂任务,填补了我军抗日战争时期军工史料的空白,受到总后首长和健在的“老兵工”们的高度评价。
(1)研究制定编纂大纲。大纲的主要内容为:一是根据已经收集到和将来可能收集到的档案文献史料内容、类型,确定该汇编的编纂体例和分类排列的具体方法;二是针对汇编文献资料时间比较久远的情况,初步确定了考订中应采取的基本方法;三是根据该汇编档案文献史料的各种具体情况,确定了转录方式、行款格式;四是针对档案文献史料原件中错误较多的情况,确定了校点加工的基本方法;五是根据档案文献史料种类,确定了标题的标法;六是根据该汇编的需要,确定了撰写辅文的种类。
(2)分类编排汇编史料。按照编纂大纲的有关要求,首先把汇编档案文献分成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文电篇,集团军司、政、后文电篇,下属单位、部队文电篇,部、所、厂、校情况资料篇,军工生产技术研发篇,部、所、厂、校简史篇,回顾篇,名录篇,大事记,附录篇等十辑。除部、所、厂、校简史篇和回顾篇、名录篇这三辑不易按时间而按其他特征排列之外,其他均以时间为序逐篇进行了依次排列,并将唐成仪同志继续收到的一些史料随时编排其中。
(3)拟写档案文献标题。该汇编收录的档案文献史料编排完后,按照编纂大纲要求,根据档案文献史料内容,逐篇拟写或修订出标题,并进行了数十次修改。
(4)考订档案文献。档案文献的考订,一般包括鉴别档案文献的真伪,确定档案文献的形成时间、厘正注疏档案文献中的文字章句、诠释档案文献中的名物典章制度等,是一项非常严肃的、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一般与校勘、注释工作同时进行。必须在充分占有客观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认真的分析、比较、归纳、演绎和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如我军抗战时期的来往电报,一般不署年份,在电报末尾以韵目代日表示日期(其中31日用“卅一”或“世”字)、以十二地支表示月(在韵目代日字前)或时辰(在韵目代日字后)。我们首先按照韵目代日、地支纪月、地支示时表,查知电报的月、日和发出的时辰,然后再根据电报的内容与其他有关档案文献或史料书籍记载确定年度。
(5)校点加工档案文献。档案文献的校点加工是档案文献汇编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校即校勘,点即标点,两个方面互相影响,互相制约,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在编纂该汇编中,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同时进行。针对原文年代久远且大多史料抄录之中存在讹、夺、衍、倒的问题,针对标点不正确或无标点的情况,进行了大量的、艰难的、同时也是卓有成效的校点工作,反复校点十几遍,修正错误七、八万处。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拿起原稿,从头阅起,发现错误,及时修正。
(6)撰写汇编辅文。档案文献出版物辅文是由编者撰写或选定的用来辅佐读者阅读、理解、利用、查考档案文献出版物的部件,它能起到正文起不到的特殊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档案文献出版物的整体水平。辅文的种类非常多,我们在该汇编的编纂中,主要撰写了以下几种辅文:1)出版说明。主要简述了编纂该汇编的目的、意义和后勤兵工艰苦创业的基本情况及功绩,该汇编收录档案文献的基本内容与价值;评述了我十八集团军后勤军工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指出了适宜阅读利用该书的群体。2)编纂简介。主要叙述了收集该书档案文献史料的艰难情况和具体编纂该书的基本过程。3)各辑简介。该汇编共分十辑,每辑的简介主要写明了该辑收集档案史料的范围、数量及基本内容。4)凡例。主要写明了该汇编档案文献史料的主要来源、用字及编纂中加工处理、分类排列、付印出版的方法。5)注释。档案文献出版物中的注释是编者对档案文献正文中某些信息所作的阐释和说明,分为内容注释、文字注释、编务注释三类。文字注释亦称校勘记,是专门用来揭示、说明档案原文存在的讹、夺、衍、倒、残、缺等情况及校勘、恢复、保留之结果、依据、理由的。编务注释是编者对档案文献标题进行修拟,对作者、成文时间、真伪等进行考订,对正文予以标点、分段、删节、改变行款格式等情况所作的说明。内容注释是编者对档案文献正文某些不易被读者所理解的内容所作的阐释、评述,主要是对正文中不易理解的名词、术语,当时保密的某些人物的化名、兵工厂代号,涉及的史实、事件、组织、地名、会议等,进行解释。该书共撰写注释4380多条,由此可见其工作量之大。
3.根据军队多方需要,参与撰写其他档案史料
上个世纪90年代,我们根据上级有关的通知精神,参与了一些单位、部门编写的部分后勤史料丛书的审改工作,主动承担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组织沿革》一书的部分编纂任务,并且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受到主管此项工作的部门领导的表扬。进入新世纪后,我们遵照总后首长的指示和有关部门的要求,撰写了《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简要情况》、《总后档案馆编制、职责简要情况》、《总后勤部历任部长、政委任期情况》等档案史料,及时提供给有关单位和部门,有效地配合了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工作,满足了方方面面的工作需要。
4.利用档案报刊宣传阵地,撰文报道馆藏信息
近几年来,为了拓宽档案利用途径,让馆藏历史档案史料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我们加大了档案的宣传力度。利用业余时间,主动撰写档案的史料宣传和研讨文章,现已在军内外报刊上发表了数十篇,主要内容是宣传我军的后勤工作、宣传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宣传以史为鉴,给后世敲警钟等。其中,《解放前我军货币供应点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军衔制的肩章、领章样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兵种和勤务符号样式》和《我军首次军衔服装样式》等四篇文章及随文选编的大量珍贵历史图片,分别于2001年和2005年在《档案大观》上刊登了六个整版,被地方多个单位选为国防教育和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二、几点深刻体会
1.一定要努力丰富馆藏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在多年的档案编研工作实践中深深地体会到,丰富的档案史料馆藏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前提。我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丰硕成果,首先是得益于我馆的丰富馆藏。我馆自建馆之初,就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征集、编目整理工作,经过全馆上下各处、室人员20余年的共同努力,现已馆藏有文书、科技、声像等10多个门类的档案10余万卷(册),另还存有大量的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军队综合性档案馆,为我馆编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一定要根据军队和社会需求选题
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提供档案信息为社会的方方面面服务。档案编研工作就是根据社会需求选定一定的题目,对档案信息进行收集、筛选、加工、整序、评介,以档案文献出版物的形式向社会用户提供档案文献信息的工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的起点。题目选得好,编研工作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通过多年的档案编研工作实践我们还深深地体会到,根据社会需求选题,是开展档案编研工作的指南。因为只有题目选准了,符合社会需求,编纂出来的档案文献出版物才能被社会承认,才能让历史档案信息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否则,后续工作做得再好,也是没有多大意义的。
从上述我馆以往的档案编研工作实践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次性档案文献的《后勤工作文件汇编》、二次性档案文献的《档案馆介绍》、三次性档案文献的《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混合性档案文献的《第十八集团军后勤军工史料汇编》,还是已发表的大量历史事件研讨和史料评介性宣传成果文章,都是根据社会需求编纂、撰写的,所以大多受到了读者欢迎,产生了应有的军事效益和社会效益。
3.一定要赢得领导支持
通过多年的档案编研工作实践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想方设法赢得领导的支持,是搞好档案编研工作的关键。档案编研人员题目选得再好,领导不同意编,不给解决人员和经费问题,也是编不成的。实践证明,哪个单位的领导重视档案编研工作,肯在这方面投入,哪个单位的档案编研成果就多。反之,编研工作必定落后。
为赢得领导支持,我们的主要做法为:一是首先从选题上着手,紧紧围绕我军后勤建设和军事斗争的后勤准备,根据我军后勤机关、部队的日常工作需要,选择那些符合实际,确实管用的编研课题;二是在报批上下工夫,写好课题论证报告和有关呈批件,着重写明该选题的重要意义和将能发挥的作用;三是将收集的以往编研成果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军事效益、经济效益的反馈信息设法传到领导那里,让其感到钱没白花,这种钱值得花。
4.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通过多年的档案编研工作实践,我们还深刻地认识到,高素质的档案编研工作队伍是做好档案编研工作的保证。档案编研工作是研究性、编辑性工作,编研工作人员除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之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素质:
(1)专业能力素质。一是要较全面、系统地掌握档案文献编纂、各种档案管理、档案保护技术、档案事业史等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了解有关的法律、政策和规定,能熟练操作计算机;二是要精通档案文献编纂的选题、选材和档案文献的考订、校勘、编排等业务,能独立编制检索工具和撰写序言、凡例、按语、注释等辅文;三是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掌握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历史知识,具有对档案文献价值及版本进行鉴别的能力和较高的研究能力、文字加工能力。我馆近几年来编研工作出成绩较多,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三任编研室主任的整体专业能力素质较高。
(2)职业道德素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敬业爱岗,终于职守,甘愿清苦,默默耕耘,立志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满足社会需求上作出自己的贡献;二是要尊重历史,尊重事实,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树立出精品的思想,工作认真细致,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三是要有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勤奋工作、奋力拼搏、积极进取,把聪明才智和精力真正用在工作上。我馆近几年来出成果较多,其中的又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大多档案编研工作人员具备了上述职业道德素质。
三、今后初步设想
我馆的档案编研工作虽然取得上述成绩,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主要是:从手法上看,利用传统的手工方法编研多,采用现代技术编研少;从选材上看,利用文书档案编研多,利用专门档案编研少;从出版发行上看,内部印发的多,公开发行的少。为紧跟时代步伐,拓宽编研途径,让后勤档案信息资源在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和我国社会各项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深入思考,特提出以下我馆今后档案编研工作的初步设想。
1.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近年进行三项尝试
(1)编纂出版电子版《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过去,我们已编纂出版了印刷版的1949年至1987年《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一书,下发总后机关、部队后,很受欢迎。为了进一步满足总后机关、部队的需要,近两年来正在续编1988至2005年的《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计划再插入一些图片,进行有关软件开发,出版图文并茂的电子版的1949至2005年《总后机关组织机构沿革》,发总后各二级部(署)局以上部门和总后直属师以上单位,以便有关机关人员工作中查阅利用。此项工作业经总后司令部首长批准,现正在紧张的进行中,争取今年底前拿出90万字的成果。
(2)编纂出版印刷版及电子版《建国以来我军后勤保障经验》。数字化档案馆的建成,使档案编研网络化成为可能。为了更好地为军事斗争后勤准备这项中心工作服务,我们拟利用馆局域网,从馆藏的档案文献史料中精选出部分作战和抢险救灾后勤保障中的有关经验材料和图片,在具体编纂中对有关数字和材料进行脱密技术处理,汇编成《建国以来我军后勤保障经验》一书,出版印刷版和电子版两种版本出版,发给军以上后勤机关、联勤分部,总后直属师以上单位,供我军高级后勤机关在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工作中参考。
(3)计算机辅助编纂《后勤工作文件汇编》。近几年来,我们对计算机辅助进行文件汇编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根据人工编纂文件汇编的基本程序和经验,拟定了计算机辅助文件汇编的基本思路,论证了计算机辅助文件汇编的可行性,提炼出了文件自动汇编规则,归纳出计算机辅助编纂文件汇编的基本程序,找到了计算机辅助编纂文件汇编的方法和步骤。
2.深挖档案信息资源,下力气做好三个服务
(1)做好为我军后勤建设服务的工作。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信息资源,下力视情陆续编制和编写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和四总部领导对后勤工作的指示、讲话,后勤工作标准制度,重大事件后勤保障等方面的专题目录或专题概要以及后勤工作专业会议和后勤管理经验简介,使特定专题从大量杂乱的档案信息中集中、序化、优选、浓缩,以便我军各级后勤机关和部队的查阅利用,促进我军军事斗争后勤准备和各项后勤建设。
(2)做好为我军各类人员服务的工作。按照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根据我馆馆藏档案的内容特点,下力视情陆续编写一些我军各类人员的各种待遇、后勤战线的英模人物、后勤科研成果的简介等,满足我军各类人员的需要。
(3)做好为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我军的后勤工作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实际上就是军事经济工作,它与国家的经济建设密切相关,在70多年实践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经验。随着军事档案解密工作的进程,我们拟根据国家经济建设需要,下力视情陆续编制一些开放档案目录,公布一些与国家经济建设密切相关、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馆藏档案史料,满足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
3.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力争搞好三个结合
联合编研是近几年来众多档案部门为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开创的一条新途径。通过我馆和其他馆的实践,我们看到:联合编研具有能实现人、财、物和档案信息资源互补,促进编研工作社会化,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编研质量,加快编研速度,快出成,果,尽早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现实效用等方向的优势。我们设想,在今后的编研工作中,一定要积极寻求合作伙伴,力争搞好以下三个结合。
(1)搞好编研室与馆内其他部门的结合。馆领导要做好有关协调工作,让馆内其他有关部门对档案编研工作给予支持,为了多出成果、快出成果,让馆藏档案信息资源早日发挥现实作用,必要时,馆领导要动员全馆人员,承担部分档案文献出版物的校对任务。编研室要与提供利用室搞好协作,使其及时提供编研工作所需的各种档案文献史料。编研室要与技术室搞好协作,与其共同开发出计算机辅助编研工作的有关软件,联手出版电子版档案文献出版物。
(2)搞好档案馆与总后机关有关部门的结合。从我馆历年的档案提供利用工作中我们看出,编史修志的占了绝对的多数。这也就是说,总后机关各二级部每年总有一些利用档案史料编纂有关出版物的任务。他们利用的编写人员,大多是离退休干部,由于其对查阅利用档案史料和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不熟,往往出一部书花费的人力、财力、物力都很大,投入的时间也较长。参与编史修志是档案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档案馆领导和编研室主任要主动与有关机关部门协商,有选择地参与进去,有关机关部门出奖金,我们出档案信息资源和部分人力,联合编纂出版档案文献出版物。
(3)搞好我馆与其他有关档案馆的结合。馆与馆之间联合进行某些专题或课题的编研,通过任务共担、信息共享,实现优势互补,可快出成果、出好成果。某些编研项目,一个馆是难以完成的。比如编制《开放后勤档案目录》,由于这方面解放前的档案文献史料在解放军档案馆,我馆就难以独立完成;再如编纂我军军械工作发展方面的档案文献出版物,由于我军的军械工作一个时期为总参管,一个时期为总后管,现在又归总装管,其档案分存多处,必须几家联合才能完成。因此,将来条件成熟,我们拟就一些双方或多方感兴趣的、服务军队中心工作的、可能产生大效益的课题,与有关档案馆进行联合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