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编研开发的启迪
“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的编研开发,是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出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荔湾区档案局(馆)具体操作的一项档案资源综合编研开发的项目。这个档案资源编研开发项目一开始就受到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澳门日报》以及海外一些媒体都对这个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跟踪报道。各级领导也对这个项目给予了高度重视,不仅在经费上大力支持,而且还亲自参与和指导了这个以档案部门为主开发的项目。为什么一个档案资源编研开发项目会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度,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呢?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寻找答案,提高我们对新时期档案编研工作的认识。
一、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中心环节,选题不仅要从馆藏出发,更要从当地区域历史文化中的亮点考虑
近几年来,追慕老香港、老上海的文艺作品很多,引发了一股怀旧热潮。为什么当时代发展了,人们反而把眼光投向了历史,这说明什么呢?显然,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历史,也就是说,我们要站在今天去看历史。这样一个潮流让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档案资源的开发对于市民、对于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是不可或缺的,因为档案编研正是对历史的回顾与研究,它和这个城市的文化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建设文化大省,广州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档案人该做点什么?档案人是否可以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有所作为?这是档案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广州荔湾区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老城区,这里的华林寺是达摩西来登岸的旧址,十三行则一度是清代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十三行一词甚至成为清代中外贸易的代名词。十三行商馆贸易的独特方式,在世界贸易和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而眼下,十三行剩下的只有它的原址,广州市区的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广州文化公园北侧的十三行路。它躺着,像荔湾许多西关的横街窄巷一样默默无语。
如果档案人能从档案上寻回荔湾那被遗忘的繁荣和历史,显然对荔湾、对广州市的文化建设,甚至对我们重新认识广东、广州、荔湾,塑造新的广州城市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意义。于是,我们选准“十三行档案”进行综合性的编研开发,在“十三行档案”中为荔湾和广州的城市文化寻根。
在中国外贸历史上广州的繁荣程度大大超过了泉州,但它在《中国文化历史名城类型表》中的排名却屈居其后,与有浓厚古都气息及极大影响力的西安(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相比更大为逊色。然而广州作为近现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中国的发展,尤其对改革开放的影响都是极其深远的。正是广州长期的对外贸易开放的局面,使近代的广东无论是在思想、科技还是文化方面,都能领风气之先。之所以会出现历史与现实在认识上的错位,是我们对广州这个城市的历史缺乏深入的研究。
从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需要出发提出选题,进行档案资源综合性的编研开发,这在档案编研领域中无疑是一个创新。传统的档案编研是选择专题,从某一个题目出发进行档案资料的编研,但这样的编研思路难与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联系起来,所以受关注的程度往往不高。在新时期,尤其是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档案编研工作的思路要拓展,要同当地的文化建设联系起来,要为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市服务,要让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走出档案馆,同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大环境紧密地联系起来,把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做大、做强,做出影响力来。我们选择“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作为档案编研开发的选题,正是适应了广州市和荔湾区建设文化强市、文化强区的需要,因此受到了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广大市民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对“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的编研开发,使广州市民可以从历史文化的层面重新认识他们所居住的这座城市,丰富了广州、荔湾的城市文化内涵。档案编研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说是城市文化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档案人同样可以把档案编研开发做成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亮点。
二、新时期的档案资源编研开发不是单纯的文字工作,而是一项文化工程
对档案文献进行编研,多被认为是将历史遗存档案重新进行挑选、排序和编辑出版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只同文字打交道,人们看到的最终成果可能是一册或数册档案汇编。但在今天建设先进文化的大背景下,档案的编研工作不能只盯在馆藏档案上,档案馆里有什么样的档案我们就编什么档案,这样的档案编研只能是馆内的,其效果十分有限。如果说档案编研也要开发,在编研工作中注入“开发”这样的理念,那么档案的编研工作就不会只是在档案馆里做做文章那么简单,这其中虽然我们编研的对象没有改变,但编研的做法就大不相同,要把档案编研做成一个地方或者行业的经济、文化建设的亮点,就不是出几本书那么简单了。
档案编研开发是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虽然开发的主体仍然是档案,但这里讲的档案是全社会的档案,而不仅仅是馆藏的档案。我们对“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进行编研开发时,荔湾区档案馆内反映清代十三行的档案几乎没有,我们选择这样的档案编研题目,旁人看上去有点不着边际。然而,我们不这样认为。我们虽然没有十三行的档案,但这不等于说整个社会上没有反映我们荔湾十三行的档案。17、18世纪广州荔湾的十三行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十三行垄断着中国对外贸易的特权。“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这首清代的竹枝词,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广州十三行的繁荣。时间只过去了数百年,当时形成的档案怎么可能就没有遗存呢?选择清代十三行档案资源进行开发,是因为十三行旧址在现今的荔湾区,它有一段光彩照人的历史,档案的编研容易做出亮点来。现代意义的档案编研工作的选题,不能光看馆藏,而要从区域历史文化亮点中找选题。只有历史上的文化亮点,才是档案编研有价值的选题。只有有价值的档案编研选题,档案部门才有可能把这样的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做成一个文化品牌,产生品牌效应。为了搞好“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项目的编研开发,我们数十次北上,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合作,在浩瀚的馆藏中查找与十三行有关的档案史料,从故纸堆中刨挖十三行。在一史馆馆藏中,我们查到了1000多件与荔湾区十三行有关的档案,其时间始自顺治八年(1651),止于宣统三年(1911),囊括了整个清代十朝皇帝,涉及皇帝的谕令、实录、圣训、起居注及中央各部院大臣、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将军、粤海关监督进呈的奏折,还有中外交涉的照会,各官府衙门之间的咨文,经皇帝御览过的广东沿海、广州古城的地图等,这些档案再现了南国十三行的商贸盛景。这一消息传出后便成为热点,中央电视台早间新闻播放了一史馆将首次公布1000多件十三行商贸档案的消息,《人民日报》华南版为此还对一史馆邢永福馆长进行了专访。此后,我们在广东省档案馆、美国国家档案馆,香港、澳门博物馆、艺术馆、图书馆馆藏中也查到了不少与十三行有关的档案、书刊、历史绘画等。荔湾区的领导甚至拨出专款给档案馆进京购买从十三行外销国外的广彩瓷,作为十三行的实物档案。通过对清代十三行档案的收集,激发了人们开发十三行档案的热情。荔湾区档案馆在对清代十三行档案开发的过程中不仅丰富了自身的馆藏,发展了同各方面的合作,而且对十三行档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出版了《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精选》(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与广东中华民族促进会、岭南文库编辑委员合编了《十三行》(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第一版);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档案局合作出版了《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预计2006年春节后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举办了三次大型的十三行档案展,展出了清代广州十三行的档案史料、十三行模型沙盘和广州十三行外销画临摹仿真品等;与中央电视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广州市档案局、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摄制了4集电视纪录片《帝国商行———广州十三行》。
显然,从我们选择区域遗址“探索十三行”作为档案编研开发的选题,进而到挖掘广州十三行档案,对广州十三行档案进行深度开发,把档案编研开发做成区域文化、经济建设的亮点的实践来看,档案编研工作要发展,首先要对档案编研工作的传统理论进行创新。要把档案编研工作做大、做强、做出亮点,就要把档案编研当成一项系统的文化工程来搞,并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以一种工程开发的工作方式,来搞档案的编研。唯其如此,档案的编研工作才具有生命力。如果仅在馆藏上做文章,只有档案工作者参与,这个文章是做不大的。所以,谈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应该不同于档案编研。档案编研可以解释为对馆藏档案的挑选、研究以及重新进行排序和编辑的工作,而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则不是简单的编辑和研究的过程,而是对档案信息资源价值的全方位的研究、挖掘和利用的一项文化工程。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工作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编研开发的目标要和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最终才会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二是它重视的不单是文字上的工作,而是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策划、宣传、推广;三是它开发的不仅仅是馆藏的档案,而是整个社会相关的信息资源(包括其他文献、史料);四是它的成果不是单一的,而是系列性的,既有出版发行的书籍、刊物,又有陈列展览、音像产品、旅游文化产品,等等;五是开发的形式不再是档案部门一家,而是以档案部门为主体的,跨系统、多部门的合作方式。
三、新时期的档案编研是一项可持续开发的文化工程,要善于将经营的理念引入编研开发工作中,注意阶段性效果的收集、研究与分析
通过对清代十三行档案的编研开发,我们看到了新时期的档案资源的编研是一项可持续开发的文化工程,它的开发成果必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应,这种社会效应反过来也会促进档案部门进一步对档案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通过深度开发,广州十三行文化品牌将会越做越大、越做越响。
要将政府的城市文化建设理念同企业文化经营档案这一方式引入到编研开发工作中来,就要善于对编研开发工作各阶段的效果及相关的附加成果进行收集、研究与分析,争取政府、企业的进一步投入,不断扩大编研开发的效果。继2001年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公布了1000多件清宫广州十三行档案之后,在广东省档案馆的粤海关历史档案中,又发现了1947年中国参加日内瓦关贸总协定会议的档案原件约100多件,这批珍贵档案进一步印证了广州十三行作为中国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影响。同时,随着“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资源的开发,在广州档案界、文化界兴起了一个名为“要回广州被遗忘的文化”的研究热潮。一些专家在他们的研究中认为,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最早始发港,要为广州挽回应有的名分。还有的专家学者提出,广州十三行在近代中西文明交流史上有着独特地位,提出了修建十三行博物馆的建议。广州市荔湾区政府在十三行档案开发的基础上,对十三行遗址进行规划,考虑把十三行连片区域开发成广州市以十三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新旅游区,把当年十三行热销的茶叶、丝绸、外销画等恢复起来。十三行的史料展览也多次被广州市政府纳入广州与法国里昂、广州与瑞典哥德堡市的系列友好活动项目中;以十三行为主题的话剧、舞剧等文艺作品也不断涌现。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和广东德路文化有限公司还策划了一个以十三行历史文化为背景的,集观光旅游、影视拍摄、国际文化交流、休闲娱乐、商业贸易、岭南文化精品展示等于一体的全方位开放的世界级文化景观商贸旅游区。
档案馆作为政府文化工程的承办者之一,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对本区域内可开发的档案文化品牌不断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政府的文化投入提供科学的选题和依据:一要注意收集与研究项目开发成果的社会效应,如展览场次、参观人数、出版物的销售发行情况、传媒报道的次数等等;二要注意研究分析市场效应及相关企业投入的可行性,使档案资源编研开发工作的开展达到“促进文化产业形成和城市经济效益实现”的目的。例如,2004年,我们在取得十三行档案项目开发的初步成果的基础上,综合各种分析,向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提出申请,使《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史料综合开发项目》纳入到广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七次资助项目的范围。该项目包括与中央电视台合拍4集电视纪录片《帝国商行-广州十三行》、出版《清代广州十三行纪略》、充实《广州十三行档案史料陈列展》,现已进入了结项阶段。这些成果必将进一步扩大广州十三行的影响,提升城市的历史文化品位,促进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今后我们还会策划开展对欧洲国家的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藏档案史料的征集工作,筹建永久性的广州十三行史料陈列馆,将“广州十三行”这一文化品牌打造成世界级的历史文化品牌。
总之,“清代广州十三行档案”资源开发项目作为一个档案资料的文化开发工程,现在还仅仅是开始。由于清代十三行档案编研开发工作在广州文化界产生了连锁效应,广州人开始关注档案,并追溯历史,建设自己的城市文化。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档案人在档案资源编研开发的过程中要关注后期效果,通过对这些效果和社会反应进行收集与研究,促进文化品牌开发的成效,使档案馆成为一个开发历史文化品牌的主体。
新时期的档案编研工作,对我们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走出档案馆,贴近时代,贴近生活,在建设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找准我们的位置,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做好档案资源编研开发,为建设先进文化贡献力量,让档案资源的编研开发在经济、文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