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档案是纂修清史的基石
有清一代皇权高度集中,并且达到极点。皇帝为了“乾纲独揽”,将军事、行政、司法、财政等大权集于一身,在设立相关机构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文书运转和等级严格的文书制度。清朝皇帝发布的安民治国的诏令,中央与地方行政机构、中央各机构之间处理政务来往的官方文书,官员陈善纳诲的奏章,等等,一些重要的文书还要随时抄录编纂保存,以备编史查阅,因而形成大量的档案。这些档案被存放在内阁大库、皇史宬、副本库、宫中及各衙署中。由于遭受战争、霉变、虫蛀等厄运,档案严重损毁。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入侵者对皇宫苑囿多次洗劫焚毁,加上清政府不重视档案管理,致使大量清代档案严重流散、缺失,造成清代档案的不完整。新中国成立后,历史档案的价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对幸存下来的清代档案征集集中,统一保管,整理利用。今天,尚有2000余万件(册)弥足珍贵的清代档案保存下来,成为记载清代历史的宝贵史料。
历代修史都把官方档案作为基本史料,纂修清史同样离不开清代档案。这些档案具备以下特性:
清代档案来源具有原始而真实的特性。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1000余万件清代档案,其中内阁档案是保存时间最早的档案。清入关前,辅佐皇帝办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内阁即已设立,从天命前九年(1607)至崇德元年(1636),内阁形成的《满文老档》,原始地记录了清朝开国初期政治、军事的重要举措。1644年清军入关,历经十朝皇帝的更替,直至1911年末代皇帝退位,内阁形成《国史院档》、《秘书院档》、《秘本档》,满、汉文题本,以及历朝的史书、皇帝的起居注等大量档案。这些作为处理政务、上传下达的工具,原始地记录下皇帝的言行,清代历次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客观地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成为清代前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清代档案内容丰富、系统。清代京内外各衙门臣工上报公事的主要文书是题本、奏折,“在清朝统治全国267年中,有250年左右是以题本为上报政务文书的主体”。题本是现存清代官文书数量最多且保存较完整的档案,多达140余万件。题本形式一事一题,以吏、户、礼、兵、刑、工六科分类,内容极其丰富。虽然自康熙朝以后,为适应皇帝集权统治的需要,作为官员上报政务的主要文书由题本改为奏折,但是各省的钱粮奏销、案件审理等事务仍须使用题本。题本中存有大量的社会生活的真实信息。
奏折起源于康熙朝,乾隆朝开始广泛使用,成为正式的官文书。由于奏折无须经过内阁,特别是官员密报机要事务,可密封直达御前,保证皇帝亲阅亲批,所以内外办事机构遇到紧急和重要的公务,均采用奏折。奏折经过皇帝朱笔批阅,就成为朱批奏折,朱批与皇帝的谕旨同等重要。雍正八年(1730)设立军机处,办理军机事务,乾隆朝成为掌控一切国家机要政务的机构,权力超越内阁,直到宣统。由军机处抄录存查的京内外官员奏报政事的奏折———录副奏折,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史料价值很高,记录了雍正至宣统近200年的内政、外交、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等一切机密要务。对清朝历史上发生的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战争、义和团运动等重大事件的发展经过,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与影响。此外,对各省田赋的地丁钱粮、商贸关税,以及治理黄河、长江、海河、永定河、金沙江等工程的水文史料,清代晴雨录和粮价单,等等,都有系统的记载,对于认识和研究清代历史尤为重要。
清代档案所具有的特性决定了清代档案具有其他资料不能比拟的权威凭证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清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直接依据。在时间上跨越300余年,文种不下一百几十种的浩瀚的2000余万件档案中,文字使用上也展现出清代是多民族融合国家的特点。在官方文书中,除满、汉文之外,还有蒙文、藏文、回文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在对外交往中,留下与英、法、俄、日、意、西等20多个国家进行交流的档案。这些不同文字的档案,分别记录了清代不同时期许多重要的历史史实。满文的《密本档》,虽然只有从顺治元年至康熙二十七年的记录,但是其中记载清初施琅统一台湾的重要的内容,以及西方传教士汤若望等人在中国的活动,由此199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献遗产名录。
关于清史纂修,1914年至1927年北洋政府曾编修过一部《清史稿》,北洋政府当时聘请原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作为总负责人,在国史馆旧址设立清史馆。纂修《清史稿》主要依据国史馆的各种稿本,以及官修的史籍,而没有充分利用清代档案。甚至是史料价值非常高的军机处上谕档、录副奏折,内阁档案,内务府档案等,由于档案的归属和整理等问题,也没有使用,以致《清史稿》史实基础不牢。据统计利用档案仅5万多件,与实际清代档案2200万件的数量相比,利用率仅为1/440,出现史实记述中多处不可信、不完全、不统一的弊端,成为《清史稿》编纂的最大缺憾。
借鉴《清史稿》编纂的经验教训,清代档案作为原始资料,是清史纂修不可或缺的依据。国家清史工程启动后,对清代档案的整理利用倍加关注,并及时纳入整个清史工程的规划之中,拟重点查阅600万—700万件档案,在现有完成整理、著录、编目、出版的各类档案史料的基础上,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加速档案的整理和出版工作,发挥清代档案的作用,编纂出一部高质量、高水平、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传世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