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编研评估体系的建立
由以上分析可知,要实现对档案编研的评估,既涉及理论,也涉及实践,但其中一个关键的部分就是档案编研评估体系的建立。因此,研究档案编研评估的作用与意义,就不能不研究档案编研评估体系。所谓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就是对档案编研过程以及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进行判断,以便调整和控制档案编研工作的一整套成体系的参照规范。
1.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建立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档案编研评估是档案编研生命周期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促进整个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因此,制定和实施档案编研评估体系,都是为了更全面充分地开发档案资源的政治、文化和经济功能,实现其价值,即坚持以档案为本。同时又要考虑到档案编研的整个流程和各个环节,从选题、材料收集、审核到编研成果的出版及对编研成果使用者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反馈。档案编研评估的结果和经验,要为档案馆(室)的下一个编研成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统筹编研成果的数量和编研的质量,统筹编研选材的全面和精练,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推动档案编研工作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2)系统性原则。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评估体系,各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模块之间,注重其整体性,不可单独地看某一个模块,应综合编研成果的各个评估要素,评价编研成果。在评估体系中,任何一个评估要素都必须与整个评估体系的标准相一致,形成一个协调的有机体。
(3)实用性原则。任何评估体系都必须能够进行实际操作,档案馆的决策人员和编研人员能够依照评估规范来对档案编研成果的价值进行衡量,不应泛泛而谈,应是具体的、明确的。另外,不论是古代的编研成果,还是近代的编研成果,不论是纸质出版物还是网络编研成果,都可参照评估。
(4)客观性原则。对档案编研成果的评估应该以客观的社会效益为评估参照物,看其是否有利于充分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是否符合科学性原则,而不能以一时一事的经济收益或者潮流而妄加评估。
2.档案编研评估体系的构建
构建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应该具备这样几个要素:
(1)应依据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建立的科学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
(2)应依据档案编研的流程,从质和量两方面,选取评价指标;
(3)应兼顾档案编研成果,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深度和广度上建立参照规范;
(4)应根据重点论的原则,数字化编研成果的评估指标单列。
档案编研评估体系在上述基础之上加以系统化、具体化,从而形成可实际执行与评价操作的一整套成体系的参照规范。这样的评估体系的建立,可以包括编研选题、编研材料加工、档案数字化等方面。为了使评估更具有操作性和客观性,还必须为评估体系的各项指标建立分值,以使评估从定性评估走向定量评估。分值的设立,根据“从一般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进行。分值计算,根据评估的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所对应分值相加后,所得总分就是评估的分数,以此来判定编研质量的优劣。其评估体系的整体架构如下:
以上档案编研评估体系的构建,并非全面、完整、系统,它没有包含所有的档案编研评估指标,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单位还得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改。如果在档案编研中能够真正地对档案编研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估,那么就可以高效、有力地优化档案编研,同时也就加速了档案工作的信息化、现代化、知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