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形式、系列化的档案编研开发理念
档案编研开发多形式、系列化工作理念的提出,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就其发展现状而言,是实践先于理论;就其未来发展趋势而言,是在理论的导向下进一步走向自觉和成熟。它反映了现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档案编研开发的客观需要,体现了档案编研开发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传统意义的档案编研,以档案的内在视角来认知馆藏,把档案组合成专题,原文发布于社会,以此实现信息共享。这种信息传输,大多是自我循环式的,从档案出发,再回到档案,成为“二次文献”,为史志编纂、历史研究提供某种索引、佐证。从长远的存史需要来看,这种档案编研是开发的主流,主导编研产品的开发。但就档案的全面价值观而言,这还不是档案编研开发的全部———资治、教化、扩大共享,显然不能仅靠档件的编述来实现,开发理念、开发手段和产品必然由单一走向多元。
投入不足是档案编研的瓶颈。一些欠发达地区的档案编研开发更是举步维艰。因此,档案编研除了争取行政支持力度和关注软科学发展外,重要的是要解决投入与产出的问题,即产出要与投入相称,或者以产出来换取投入,才能步入“有为才能有位”的良性循环。这也要求档案编研开发要摆脱传统路数,树立多元研发理念。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研发理念,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地区编研部门的职能分工发生了分解和细化,有的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有的职能转移,编研功能不仅限于一个处室。随着网络化进程,网络内的编研功能的设置与实现,往往要举全局(馆)之力,有多个处室的参与合作才能完成。它们所体现的不再是传统编研理念指导下的封闭、单一、自我循环式的档案编研工作,而是联手与合作的全新开发理念。
和变革巨大的档案编研开发实践相比,近年来的档案编纂理论研究相对趋冷,理论的先导性表现滞后。各级档案馆的达标、认证、晋级活动中,关于编研开发设项某些指标过低、过宽泛,有的激励机制模糊,难以体现先进性与创新性的价值取向。客观地讲,目前档案编研开发理论研究和评价体系的建立还滞后于实践的发展,应快速跟进并逐步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