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管理 » 综合管理 » 正文

档案编研规律探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2-29 17:27:27    浏览次数:17    评论:0
导读

档案编研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古代虽无其名,但有其实。它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石,甚至可以说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源泉。

档案编研规律探微

刘国能同志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说档案事业的发展必须遵循档案工作的客观规律笔者以为档案编研更应如此!那么档案编研到底有些什么规律呢?档案编研作为档案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在我国古代虽无其名但有其实它是我国古代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石甚至可以说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源泉人类文明的发展催生了档案编研工作档案编研成果的大量积累对社会又产生了强大的反作用力这种反作用力维系了中华文明的承传并加快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发展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能一脉相承数千年来从未发生断裂这与我国自古以来重视档案编研的优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可以说没有古代档案编研的伟大成就也就没有中华文明的灿烂与辉煌但是我国档案学术界对我国古代档案编研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认识还不十分到位对其应有的历史地位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继承并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搞好当代档案编研工作是我们每一个档案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档案编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纵观其数千年的发展与实践有如下几点值得我们总结

1档案编研的职能具有由合向分发展的趋势

首先档案编研从官方专营向官私并存发展据文献记载我国档案编研实践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左传记载有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书但事实上人类的档案编研活动可能还要早从甲骨文的演变来看此前甲骨文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的从某种意义上看可以说档案是伴随着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当然在文字产生以前还存在结绳刻划等原始形态的档案)。有文字就会有档案有档案积累就会有档案编研只是三代以前人类可能有几千年的文化失忆期周断代工程因为史料的不足已困难重重而对三代以前的研究就得更加依赖于新的考古发现了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文字及档案主要为官府及社会的上层所掌握所谓学在官府学必有师是也档案的编研是以官方为主进行的到春秋末孔子编订六经”,开创了私人编研档案文献的先河夏商周三代的档案编研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在文化上为孔子儒家学说的诞生做了铺垫与积淀应该说是时代与文化成就了孔子自此以后我国古代的档案编研活动连续不断先后有大量的编研成果问世这些成果既有官修的也有私人编纂的自孔子到唐以前私家比官府更活跃些自唐代始官府较私家更胜一筹

其次编研人员从全能向专职转变在古代社会人类刚从蒙昧走向文明社会分工尚不细致档案工作基本处在巫史不分文档不分图书不分的状态从事档案编研的人员往往扮演多种社会角色大多为复合型的全能人才他们集档案学家图书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于一身但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档案编研工作也开始从史档不分的混沌状态中剥离出来按其自身的规律发展在中国上古与中古时代从事档案编研的人员多是颇有成就的大学者到了封建社会晚期特别是近现代从事档案编研的人员的地位与素质都明显下降了这与档案工作社会地位的下降是相一致的

再次服务对象从单一走向多元一说这句话人们以为这是今天档案工作者的专利档案编研除为政权及各级领导服务外还要发挥它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休闲功能为社会大众服务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等先哲们已用他们的行动实践了这句话正是他们的大规模的文献编研活动使上古专为皇家服务的档案编研活动走向社会走向民间孔子开创的私人办学对打破学在官府起了重大作用只是那时档案的社会化程度没有今天这样自觉与全面因此也没能提出从单一走向多元”、“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样的口号

第四编研地位从神圣走向世俗在上古时代我们的祖先经历了一个由神本向人本发展的过程。《礼记·表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殷商时期掌管档案的巫和史具有极神圣的地位他们不仅是神人相通的使者而且是皇家决定军国大事的重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及文字的普遍使用从事卜筮的巫也由专事问神逐渐参与政治管理和记录史实随着档案的逐渐积累人们开始从尊神敬鬼转向敬天法祖”,于是原先的神圣光环开始褪去档案工作者也开始了他的世俗化进程自此以后随着世俗化程度的加深档案工作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是必然趋势故此到了近现代原本神圣与神秘仅为君主及统治阶级服务的档案馆已经敞开大门面向社会面向大众成为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又一新的场所这是社会的进步更是档案规律发展的必然结果

2档案编研具有很强的条件依赖性

当今档案界讲创新是一个很时髦的事情我们无论干什么似乎都是在创新一不说创新那就意味着你保守落伍了要说对也对要说不对也不对因为我们把创新用得太多太滥了其实只有革命性的劳动才能叫创新这种创新是可遇不可求的所谓革命性的创新有两条最基本的原则一是看历史上是否有过二是看当今社会是否有过并不是以我个人或本行业的标准来作为判断的依据凡是学会了新的东西干了以前没干过的事情都叫创新这是对创新的误解

档案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一个时代最前沿最活跃的事物与行业都要伴随着档案的产生与管理档案载体及档案工作的变化能起到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晴雨表作用档案与档案工作的每一发展变化都是社会创新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创新自身因此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做到与时俱进充分掌握并利用好社会创新的最新成果而不是如何去创新这一点我们每个档案人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动辄说这也是创新那也是创新自视甚高可以关键是别人承不承认你

社会的发展进程直接决定着档案与档案编研的方式方法我们今天碰上了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发展与过渡的时机我们就要充分掌握并利用社会最新的技术成果搞好档案工作事实上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并不是我们今天的专利档案的收集储存编纂传播等随着档案载体的不断变化始终都需与时俱进在今天的电子化以前至少还经历了从原始档案到金文甲骨档案从金文甲骨档案到简牍档案从简牍档案到纸质档案三个发展阶段也就是说档案工作始终依附于时代的物质与技术发展水平你不能落后于时代更不能超越时代只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你不与时俱进你就搞不好档案工作甚至没法从事档案工作

档案实体是档案编研赖以开展的物质前提没有档案实体也就没有档案编研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档案编研成果质量的高低虽然会受到编研人员水平的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档案实体本身的状态与质量陈寿的三国志善于叙事文笔简洁剪裁得当当时就受到赞许与陈寿同时的夏侯湛写作魏书》,看到三国志》,认为没有另写新史的必要就毁弃了自己的著作后人对三国志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在记载三国历史的史书中独有陈书可以同史记》、《汉书相媲美陈寿写三国志以前已出现一些有关魏吴的史作,《三国志中的魏书》、《吴书》,主要取材于这些史书由于蜀政权没有设置史官无专人负责搜集编研档案材料,《蜀书的材料是由陈寿本人采集和编次的陈寿写书的时代靠近三国可资利用的他人的成果并不多加上他是私人著述没有条件获得大量的档案文献因此我们阅读三国志就会发现陈寿有史料不足的困难内容显得不够充实他没有条件编写志所以三国志无志我们要了解三国时代的典章制度只好借助于晋书》。

就是这样一个浅白的道理要真正落实到工作实处还是有困难的在现今急功近利的心态下就很容易出台违背这个规律的提法类似要什么编什么等口号不是随时都可听到吗?这口号强调了”,却往往忽略了的问题这样的档案编研不搞也罢

3档案编研对社会具有相对滞后性

事物的发展有始有终人类社会从远古走来亦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档案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随时产生搞档案编研从理论上说只要产生了档案实体就可以开始进行档案编研了但事实并不如此没有相当数量的档案积累没有一定岁月的时间沉淀档案编研是难以着手的这就叫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档案编研相对社会具有相对滞后性的特点编研实践则呈波浪式发展轨迹编研工作的优劣一定程度上是由被研究对象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决定的

这一点我们的前人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与遗产后朝为前朝修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为我们留下了皇皇巨著二十五史档案编研是修史的基础修史又促进了编研的发展可以说修史与编研是互为表里的修史是表编研是里不过人们往往只看到表而看不到里所以档案人多是默默无闻的档案编研的波浪式轨迹是对被研究对象的客观反映是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这个规律我们不能违背也违背不了处在档案编研曲线波谷时期的人是无法干波峰时期的事的我们是处在波谷还是波峰这得由历史的机遇来决定人是无法自主选择的比如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我国档案界掀起了一个革命历史档案的编研高潮并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今天无论你如何努力已不可能再掀起这样一个高潮了这就是历史机遇的选择

另外事物发展的阶段性亦决定了编研成果质量的优劣在占有充分档案文献的基础上一般而言距离事物发生的时间越久远你的编研成果就越接近历史事实的真相那么处在波谷时期的档案编研工作不是就无事可做了吗?其实我们也不必这么悲观档案工作涵盖社会各个方面有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不同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各自的编研曲线有各自的波峰与波谷各领域之间不可能同步发展即它们的波峰往往是错开的既然是此起彼伏我们的编研又何愁没事干呢?就算处在低谷我们也可以搞好档案的基础工作修炼内功积聚能量为迎接编研高峰的到来做准备

编研成果对社会具有强大的反作用力但主要只体现在对人类文明的积累传承教化传播诸方面换句话说档案及其信息属于历史的范畴其核心作用就是在总结与借鉴两个方面即增加文化记忆沉淀人类文明与加强社会教化等档案编研并不处在时代的最前沿引领社会潮流不是档案工作者的主要职责这一点档案编研与经济政治以及情报等社会一线行业是有区别的我们不能过分苛求自己

4档案编研具有很强的阶级性

档案的产生已十分久远但档案编研的出现可能是在阶级与国家出现以后了因此档案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阶级的产物也带有很强的政治性档案编研更是如此为统治阶级服务为政权服务为政治服务是它的主要目的可以说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今天档案界提出档案馆具有文化与休闲功能要为社会大众服务这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馆的功能与服务对象有了拓展但它的主要功能与服务对象并没有变化谁主谁次这一点我们绝不能含糊否则将对档案事业造成不利现如今将档案馆视为文化事业机构忽视了它是政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是这种不妥的定性致使我国的档案机构设置至今五花八门给档案事业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这个教训是深刻的我们应当牢牢记取

档案编研真实准确是其生命客观公正是其理想失去了真实与准确的档案编研是对历史的犯罪档案人员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弥补不足克服缺点不断完善自己但要做到客观公正就不是凭主观努力能解决问题的档案人也是社会普通的一员时代与阶级的局限对他们同样也是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因此与历史事件及当事人保持适当的距离这种时间与空间上的距离感也许是消除这种局限性的最好办法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2/50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