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的编研成果形式
近年来,档案编研工作的发展让人感到欣喜,其中也包括编研成果形式的创新。编述型成果不再是大事记、组织沿革等老牌品种的天下,专题目录、年鉴、摘报等新品种已崭露头角。有的档案馆编辑出版年鉴已经成为常规性的工作。上海市档案馆编辑的《档案信息摘报》,也成了它提供资政服务的主要渠道。著作型成果之中,档案工作人员撰写学术论著不再是稀罕事。由档案部门编写方志,也不是个别的现象。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这些编研成果普遍达到了类似成果的水平,并得到社会承认,其中有些还得到了相当高的评价。中央档案馆和国家档案局举办的《肩负人民的希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展》、《中国历史档案文献珍品展》,上海市档案馆举办的《城市记忆》展,以及各地档案馆举办的许许多多的展览,受到广大参观者的欢迎。中央档案馆拍摄的《共和国的脚步》等多部档案文献电视专题片,上海市档案馆拍摄的《追忆》百集系列电视专题片,这些电视片一登上荧屏就成为观众的新宠。2005年,中央档案馆的《日本侵华战犯笔供》、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台湾光复纪实》、上海市档案馆的《日本在华中经济掠夺史料(1937—1945)》等,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图书。上海市档案馆组织编写的《城市记忆丛书》,福建省档案馆的《老城市》系列,代表了一些档案馆在探索以新形式开展编研工作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它们图文并茂,适应了现在图书的流行趋势,既没有降低格调,又坚持了档案部门的传统,充分展示了档案特色,受到读者的欢迎。类似的情况在这里无法一一列举。
总之,十多年来,编研工作的路子正在越走越宽。编研成果形式不断出新,与档案馆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档案人员素质普遍提高,社会对档案工作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的大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它们成为档案工作向上发展势头的显著标志。
人们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他们对编研成果的要求也不会有止境,这决定了编研成果在创新方面始终存在着一定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去探索新形式,寻求新进步。更要看到,现代社会是一个不进则退的社会,与档案馆相邻的图书馆、博物馆都在不断的进步,档案馆不思进取,肯定会丧失已经争取到的地位。
与此同时,高新技术、各种新颖材料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又为形式的创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现在是电子时代、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使得过去无法想象的事情都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且有些是已经实现了。可以想见,如果注意并运用这些技术,将会给编研工作带来怎样崭新的局面。比如说,现在有网络,许多档案局、档案馆已经开设了网站,问题是点击率普遍不高。如果在网站上多登载一些生动的、有吸引力的编研成果,这可能形成双赢的局面。就编研成果而言,也是一种新的形式。还有,现在出现了电子书。它是不同于传统书本形式的一种新品种,编研工作是否能拿来为我所用?想来应该是可以的。这样的品种,文字、声音、图像,包括动态的图像合在一起,对于人的感官绝对是强烈的冲击。
要想在形式上创新,要想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肯定要对编研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编研人员不但要熟悉档案,要有对档案内容的深刻的理解,要能够将这些内容以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还要懂一点高新技术。也就是说,他们必须是复合型人才。很难想象,一个不懂电脑,不会操作必要的电脑软件的编研人员能制作一本优秀的电子书。也很难想象,一个不知电视片为何物的人,能够编写一部出色的专题片脚本。这不是说有了复合型人才,就可以包揽编研成果从构思到制作的全过程。必要的合作者还是不能少的。笔者的意思只是说,懂一点高新技术,编研人员与相关的专门技术人员沟通起来会更容易些,对提高成果质量会有更多的帮助。
当然,所谓的复合型人才还包含这样一层意思,即编研人员不能光有一副笔墨,最好要有几副笔墨。不但能撰写严谨的论文,也要会撰写生动活泼的编研成果。
应用高新技术只是编研成果形式创新的一个方面。另一个可能更重要的方面是,要关注读者阅读欣赏口味的变化。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创新只会沦为闭门造车。大家已经知道,编研成果要为各种人服务,他们会有不同的口味,而且这种口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不注意到这一点,就会落后,就会失去我们想要的读者。读者始终是我们的“上帝”。要想讨“上帝”的喜欢,就必须对“上帝”的胃口。研究他们的口味,就成了任何编研成果一定要做的“功课”。
编研成果的形式只是编研工作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以上所说只是一孔之见,如能成为引玉之砖,笔者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