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者自身的研究精神
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性,很重要的一点,是编纂者在从事编纂活动时,必须具备研究精神,其精神贯穿于整个编纂活动始终。在档案文献编纂中,编纂者和档案信息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不可否认,档案信息的内容在制约着编纂者。这是因为,从档案信息的产生过程来讲,它是人类的精神产品;从编纂题目需要来看,档案信息又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编纂者不可能脱离档案信息的客观状况,或在对档案信息不求甚解,以及对档案信息内容不甚了了的情况下,肆意乱编。
但是,编纂者又以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统率、驾驭和协调档案信息,编纂者在深入研究编纂题目和档案信息史料价值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研究精神反作用于整个档案文献编纂活动,编纂者始终居于编纂活动的主导地位。
通过编纂者自身的研究精神而体现出的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性,在档案文献编纂的各个环节皆能表现出来。编纂选题时,编纂者必须研究影响选题的主客观因素,才能确定一个能够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和学术研究需要,并能够经受住历史检验的编纂题目;查选档案时,编纂者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研究档案文献的史料价值,才能在普遍查找档案文献的基础上,将零散的、孤立的、表面的档案,挑选组合成系统的、有机的、典型的档案文献,透过档案信息中记载的事物现象,以说明编纂题目;鉴辨档案时,编纂者在研究档案原件的外形和档案信息内容是否存在矛盾的疑点中,要鉴定档案本身的真伪,辨别档案内容之正误,以避免将伪误档案在没有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编纂公布;编辑加工时,编纂者必须在深入地研究档案文献正文的基础上,正确地对档案原文进行全面、适当的转录加工和点校加工,以维护档案的可据性,加强档案的可读性;撰写辅文时,编纂者只有在综合研究历史和档案之相互关系的基础上,以档案学、历史学、文字学等渊博的学识和统摄功能,才能给编纂的档案文献加注、编按、作序,这些文字既是读者阅读档案文献的良师益友,又是整部汇编的画龙点睛之笔。
由于编纂者在“研”的前提下要“编”,在“编”的过程中要“研”,编研结合,因此编纂有别于单纯的著书立说。作为特殊的著述行为,如果编纂者不从事学术研究活动,是不可思议的。
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性,决定了编纂者必须善于学习。由于在档案界从事编纂工作的人士,多为学习档案专业出身,他们精于对档案的第一次整理和第二次整理,但不能够苛求他们对浩如烟海的馆藏档案所反映的各种信息,如人物、事件、事物,以及可能编纂的专题内容,样样精通。尤其有的编纂者,面对社会上或学术上多种需求,以及汗牛充栋的馆藏档案,今日刚刚完成一项编纂任务,明日又要着手另一项自己感到很陌生的编纂题目,在这种形势下,编纂者只有学习。
编纂题目确定后,编纂者要学习和本专题有关的科研成果,了解本专题现有的研究状况,并加深对本编纂题目和相关档案的理解。编纂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际关系、民族团结、宗教政治、统一战线、矿产资源等问题的汇编时,编纂者应该学习国家有关法令、政策、方针,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性,必须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编纂者只有高度重视充实自己的学识,才能以一个学者的气势和资本,投身到档案文献编纂这一充满研究性的学术活动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