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与档案信息化建设
公元1980年,一本名为《第三次浪潮》的著作风行全球。其作者——美国著名学者、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将整个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概括为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始于约公元前8000年的农业革命,结果形成了农业社会和农业文明,这次浪潮几乎延续了1万年左右;第二次浪潮是指18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之后,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掀起的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并产生了工业文明。这次浪潮延续了200多年;托夫勒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的发展迎来了第三次浪潮。在未来几十年内,人类社会将发生信息革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社会,产生现代文明。书中指出:“波涛汹涌而来,潮头所至,事物无不正在起变化。”
基于科学的预言是如此准确。时至今日,我们正处于日新月异的信息社会。信息如同水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在社会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信息的沟通,社会各部分之间更加息息相关,整个社会更接近于一个整体。社会各阶层对信息的需求较以往更为迫切,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信息的占有、配置成为社会重要因素。无论是战争还是生产,无论是商务还是管理,正确的信息都是进行正确决策的前提,往往对胜负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人类对信息的认识上升到了资源的层次。信息资源与材料资源、能源资源并列,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信息资源作为一种能降低原材料与能源消耗的智力资源,成为三大资源中最活跃的因素。当前国际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对信息资源的竞争。谁占有更多的信息,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和竞争力。于是,全球迅速地展现出信息化的发展态势。信息化,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划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适应国家现代化的进程,它是一个“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为主导,信息资源为核心,信息网络为基础,信息产业为支撑,信息人才为依托,法规、政策、标准为保障的综合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化程度,标志着其文明水平和生产力发达程度,也决定其在未来的发展实力和发展机遇。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于“金桥”、“金卡”、“金关”、“金税”等重大工程的实施。随着“金”字工程的启动,全民信息化的意识和技能全面提高。各行各业都加快了信息化建设,并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引导带动下,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2000年12月19日,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联合印发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明确地把“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列入其中,档案信息化建设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重新思考档案管理的新情况、新原则与新理论,确立网络环境中档案管理与档案服务的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实现档案信息的社会化服务。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应对迅猛发展的信息社会的必然选择。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充沛流畅的信息,其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与日俱增。档案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原始记录。它纵贯古今各个历史阶段,横跨自然和社会的各个领域,汇集了丰富的信息,具有巨大的信息价值。档案信息具有来源的社会性、内容的可靠性等特点,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社会信息资源中的基础性资源。被视为“信息资源之源”的档案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必将受到进一步重视与利用,其价值将被社会各界充分认识。在此情况下,以保存并提供档案信息为目的、承担档案信息管理和服务职能的档案机构将被重新定位,档案事业的社会地位将日益提高,档案工作一跃成为社会信息产业的基础工作,具有极广泛的发展前景。
档案事业的发展不仅取决于信息社会的外在需求,更取决于内部的发展。大力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要改变档案工作原有的、内向的管理模式,促使档案管理工作从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向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从长期封闭型、半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从而使得档案事业顺应时代的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革。目前,这种变革还是初步的、尝试性的,我国档案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很低,档案中所蕴藏的丰富的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解决,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任务十分紧迫和繁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