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做好电子文件的归档工作?
答:电子文件的归档管理目前实行“双套制”,即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文本或图形形式的电子文件,如没有纸质等拷贝件,必须制成纸质文件或缩微品等。归档时,应同时保存文件的电子版本和纸质版本或缩微品。应保证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对只有电子签章的电子文件,归档时应附加有法律效力的非电子签章。
电子文件的归档范围参照国家关于纸质文件材料归档的有关规定执行,并应包括相应的背景信息和元数据。所谓背景信息和元数据分别指:背景信息,指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元数据,指描述电子文件数据属性的数据,包括文件的格式、编排结构、硬件和软件环境、文件处理软件、字处理和图形工具软件、字符集等数据。
电子文件归档还应注意收集以下有关文件:
(1)支持性文件,指能够生成运行文本、数据、图形等文件和各种命令及设备运行所需要的操作系统。
(2)数据文件,指各种数据材料。由于数据在不断变化、更新,应对原始数据隔一段时间定期拷贝,并将拷贝文件归档。
(3)与电子文件有关的各种纸质文件,主要有产生电子文件所使用的设备的安装与使用说明、操作手册等;以及电子文件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些纸质文件,如设计任务书、操作手册等。
逻辑归档可实时进行,物理归档应按照纸质文件的规定定期完成。逻辑归档,指在计算机网络上进行,不改变原存储方式和位置而实现的将电子文件的管理权限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物理归档,指把电子文件集中下载到可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文件形成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应定期把经过鉴定符合归档条件的电子文件向档案部门移交,并按档案管理要求的格式将其存储到符合保管期限要求的脱机载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