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 正文

浅谈视频档案的采集与整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8 23:20:05    来源:http://www.zgdazxw.com.cn/news    浏览次数:310    评论:0
导读

作者:福建省档案信息中心林月娥

 

 

作者:福建省档案信息中心林月娥

    来源:福建档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电视的全面普及,视频档案逐渐成为继纸质档案、照片档案、音像档案之后的重要档案资源。接收或采集这种新型载体档案资源,也就成为档案部门在新时期面临的新课题。进入21世纪后,福建省档案馆依托“数字福建”建设,积极推进档案信息化,开发和建设了档案目录数据库、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等三个数据库,与此同时,还积极进行视频档案采集和管理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视频档案的采集 

    早在2002年,福建省档案馆就开始安装使用新闻视频采集系统。这个系统属视频采集加工的第一代产品,是把电视信号线路通过电视机与计算机相连,并在计算机中安装采集卡及相应的视频采集软件,对播放出来的画面、声音进行录制,转换为电子文件。当时,只是作为新闻视频档案刻盘备份在库房。

    2006年,根据局领导的要求,为了把多年录制的新闻视频档案应用起来,进一步丰富省档案馆多媒体档案数据库的内容,省档案信息中心向绍兴博科软件有限公司申购了《多媒体条目档案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视频文件条目制作管理系统和视频条目WEB发布管理系统。

    (一)视频文件条目制作管理系统:属于C/S 程序,专门用于制作视频条目。视频条目制作,采用时间打点的虚拟分割方式,制作完成的条目记录保存到数据库里面。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删除、修改数据库里面的条目记录,并可以根据已经存在的条目,进行视频文件物理合并、分割、批量转换。管理系统支持视频文件格式包括 MPEG1、MPEG2、MPEG、AVI等主流媒体格式,可以对这些主流媒体格式的文件进行分割、合并、批量转换,而分割、合并的文件仍可保持原有的文件格式;也可将上述的文件格式转换成 RM、WMV等常用流媒体格式,用于支持多媒体在网络上接受远程点播。管理系统本身使用MS Sql Server 2000数据库系统,但提供了将数据库表导出成 DBF、ACCESS、EXCEL 格式。数据库提供了固定字段,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动态字段。

    (二)视频条目web发布管理系统:属于B/S程序,专门用于对视频条目在网络上的发布和管理。可以设定自己的用户和用户组,并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的权限。多媒体档案查询页面用于任何用户查询多媒体档案条目,用户可按全宗号、分类号、年份、流水号、关键字中的任何一种作为条件进行检索查询,也可以将多种条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复合查询(比如:[全宗号]为 [F1000] 、 [年份]为 [2006] 并且 [关键字]中包含 [福建] 或者 [关键字]中包含 [闽] ,类似这样的比较复杂的查询方式)。管理系统除了对数据库及检索界面的设置外,还引入了日志维护,可对外来查询人员及相关操作人员的操作事件进行设置和跟踪管理。通过对用户组的权限设置以及对档案的密级限制,可以有效地对档案进行管理和利用,实现对多媒体条目及条目内容的管理,目录及文件的修改、增删,数据库的导入导出等功能。

    目前,福建省档案馆视频档案采集的重点是电视新闻和专题节目。以福建电视台每日播出的《福建新闻联播》为主,兼采集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各频道有关福建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内容的专题报道。并对福建发生的重大新闻专题进行采集,如人大、政协会议等。同时还根据各处室提供的采集清单,按频道、时间和内容等要求准时进行采集。新闻采集主要参数:视频制式:VCD;视频格式:MPEG2;比特率:1.15Mbit/s;尺寸:352*288;采集的视频电子文件格式是AVI。

    福建省档案馆视频档案采集与管理分设两个工作岗位,分别负责《福建新闻联播》及相关节目的采集,条目编辑与系统软、硬件的技术维护,视频档案的发布、备份。录制过程由中控室的值班人员完成,然后对录下的电子文件进行检查,检查节目录制是否完整、播放是否正常。因设备故障、错过时段等原因造成新闻采集失败或数据不全的,要求及时跟踪节目重播的时间进行补采,实在无法补采的应做好台帐登记。录制人员不得私自删除计算内的视频电子文件。

    录制人员对检查合格的视频电子文件,按照要求给予命名,如每日《福建新闻联播》的命名格式为:福建新闻联播+新闻日期。新闻日期保持为8位数,年4位,月、日各2位,不足位用0补足。例如,2013年4月1日的新闻视频命名为:福建新闻联播20130401;重大新闻专题视频的命名格式为:新闻事件名+新闻日期。例如福建省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2013年1月26日开幕式,命名为:福建省政协第十一届第一次会议开幕式20130126;关于福建内容的专题报道命名格式为:栏目名称+新闻日期。例如《八闽之子》2013年3月23日的那期,命名为:八闽之子20130323。

    信息中心人员每天上午到中控室把检查后的视频电子文件,拷贝到专用移动硬盘上,同时注意检查计算机硬盘的容量,保证视频正常采集和储存,并做到双备份。

    二、视频档案的制作 

    为了能更好地利用已采集的视频文件,要对新闻具体内容进行编辑,形成新闻视频条目保存在数据库中,可进行内容检索、视频点播,形成视频档案。

    每日《福建新闻联播》包含不同新闻内容,以每条新闻开始和结束作为时间点进行编辑,使每段新闻内容成为独立的、完整的条目保存于数据库中。每日新闻条目的序号按照播放的顺序从“1”开始,以此类推。新闻条目的标题命名以电视台显示的标题为主,补充主要的人物、地点、事件等要素以便于检索,如新闻视频本身没有标题,则应根据新闻内容拟写标题。

    重要新闻报道的制作是将整个新闻报道作为一个整体,制作成一个新闻条目。如果某个新闻报道节目是由几次的连续报道组合而成,则将这几次的新闻视频文件进行剪辑合并,制作成一个完整的新闻视频文件。重要新闻报道的标题命名就以该事件名为主。例如福建省人大第十届会议开幕式的新闻报道制作标题就为:福建省人大第十届会议开幕式。

    专题视频节目的制作是把每一期的节目视频文件作为一个整体,制作成一个新闻条目。专题节目标题命名以该专题节目名称为主,并补充节目内容,如果遇到该节目分期报道同一内容,可加上期数。例如福建电视台《百年福建》栏目关于鲁迅和厦大的内容分为四期报道,每期的标题应制作为:《百年福建》之鲁迅与厦大X(X代表对应的期数)。如有需要,可将同一内容的几期节目通过剪辑合并成一个完整视频,并制作成新闻条目,例如,将《百年福建》鲁迅与厦大的四期节目视频文件合并成一个文件,制作为一个新闻条目,命名为:《百年福建》之鲁迅与厦大。

    如在一段时间内电视播报了省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有本省参与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在事件报道结束后,可制作成相关专题视频。专题视频制作要将每次电视台有关报道剪切出来再合并成一段完整视频,制作成独立的新闻条目。专题视频的标题命名方式为:时间+事件名。例如2008年5月发生的四川汶川地震,福建派人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报道,命名为:2008年5月福建抗击汶川地震。

    三、视频档案的整合 

    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海西建设步伐,关注民生,根据社会热点和大众需求,对已采集的视频档案按专题进行系统梳理,分类整合,为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信息服务。

    在《福建新闻联播》、《百年福建》、《海西之路》、《八闽之子》、《海峡两岸》、《海峡文化讲坛》、《闽台缘》、《国宝档案》、《魅力福建》、《海峡时空》、《探秘东方》、《文化福建》、《有福之州》等各类栏目新闻或专题采集编目的基础上,福建省档案馆建立了视频档案信息条目库,目前库内有视频条目62217条。省档案信息中心已完成2002年10月至2012年12月共59131条视频档案目录的编辑与校对工作,并刻录DVD光盘836张。整合“2010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与干群共度春节”、“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来闽视察”的视频档案合计46条;“2009年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活动”视频档案100条;“我省各部门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情况”的视频档案27条;“福建省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专题活动”视频档案38条;“2010年福建省两会专题”61条;“福建援建汶川工作”161条。整合《百年福建》专题236条;“福建新闻中有关廊桥的专题”9条;“福建世博档案”5条。检索剪辑反映原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唐国忠2005年6月至2011年8月期间在闽工作活动的新闻视频266条,整合加标题并制作《唐国忠闽政记忆》光盘。还整合了“全省设区市市委书记谈海西发展”、“特奥会”、“稳菜价减民忧”等多个视频专题。

    四、视频档案的备份与归档 

    按照《福建省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操作规范》关于数据备份的要求,对新闻视频文件进行备份归档并做好台帐登记。

    每日采集的新闻视频,经过检查确认,保存在非系统盘的硬盘空间,第二天由视频条目采编人员备份至移动硬盘,每二十天刻录光盘作为备份。视频条目采编人员在拷贝原始采集格式为AVI的新闻视频后,通过电脑将视频转换为条目编辑系统所需的MPEG2和WMV格式,并保证电脑和移动硬盘中各有一份转换后的MPEG2和WMV视频文件。每个月将转换后的MPEG2和WMV格式的电子文件,经检查无误后刻录为光盘2份作为备份。数据备份后在相应的备份介质上做好标签和台帐,以便查找和管理。台帐包括备份的序号、内容、数量和时间。

    备份数据光盘每4年进行一次有效性、安全性检查,并重新刻录、备份数据,确保数据的安全、完整和长期可用。目前,已向相关部门移交2002—2011年采集制作完成的52732条目录数据与新闻视频文件。

    近10年来福建省档案馆的探索实践证明,实时视频信息的采集、保管与利用具有重大而独特的意义。视频档案的采集,解决了视音频档案进馆难、档案馆馆藏结构较单一、声像档案较缺乏等问题,有力促进了馆藏资源总量增加、质量提高、结构优化。视频档案的制作、整合和应用,在创新档案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宣传档案工作等方面开辟了新途径。内容丰富的视频信息库的建立,使真实准确记录了福建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视频档案,特别是党委、政府的重大活动和社会重大新闻以及一些有价值的专题,得到了长期有效的保存,并通过数字化和网络化后成为社会各界的重要参考资料,大大提高了档案部门的地位、形象和知名度。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拓宽多媒体档案收集的渠道,同时加强视频档案资料的编研工作,进一步提高视频档案的利用水平,更好地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为社会各界服务。

 

   
责任编辑:罗京
   
 
关键词: 采集 档案 整合 视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24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