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知识 » 正文

受灾档案的抢救修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23 22:27:21    来源:大连档案信息网    浏览次数:291    评论:0
导读

一、概述   恢复灾害事故中遭受损坏的档案应属后紧急状态阶段,不必一定采取紧急阶段所要求的那种快速反应和及时通报。因此,本指南不准备对此做大篇幅的阐述。然而,为了澄清一些模糊的处理措施并指出正确的方法

      一、概述

  恢复灾害事故中遭受损坏的档案应属后紧急状态阶段,不必一定采取紧急阶段所要求的那种快速反应和及时通报。因此,本指南不准备对此做大篇幅的阐述。然而,为了澄清一些模糊的处理措施并指出正确的方法,有几点还需在此说明。
  一旦进入后紧急状态期,主要会有两类受灾材料等待处理。

  二、干受损材料

  需要对受灾后仍保持干燥的材料进行检查评估,以确定受损的类型和程度。这时应聘请一位合格的保护专家来做这项工作,必要时还可安排咨询会,听取专家建议。如果不同类型的材料受灾,则需要根据相应的专业技能聘用1名以上的保护修复员。

  三、水淹(水湿)材料

  在此阶段,水淹材料一定已经过冷冻处理而得到稳定。尽管材料含有水,需要处理,但它已处于一个搁置阶段,只要保存在冰点以下就不会继续恶化。因此,不必急于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冷冻的主要优点是产生了这段搁置期,从而能够争取到时间,就采取何种恢复措施听取有关意见,作出专家判断。同样,这项工作也需找一位合适称职的保护专家来做。
  1.风干法。由于材料是冷冻的,因此还可选择风干法。如果选择了这个处理过程,那么一旦开始解冻,就可根据受灾材料的类型实施通常的风干程序。
  2.冷冻干燥法。冷冻干燥法是采用高级设备干燥水淹材料的一种专门方法,它由合格的技术人员操作,在处理受灾的档案材料时则应在保护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处理有涂层的文件和字迹可溶的档案。操作过程是把冷冻材料放入一个真空室,室内温度保持在冰点以下,真空保持在4.5TORR,在此压力下水无法成为液体状态。经过这个被称为升华的过程,冰转换成无水阶段的水蒸气。这种方法可能会使档案资料过度干燥,因此需要再补充水分,即把资料从真空室中取出时让它从大气中吸收水分。过度干燥对仿羊皮纸,特别是羊皮纸有损害作用,如果羊皮纸表面有颜料则更易受损。
  3.真空干燥法。与冷冻干燥法相似的一种处理方法,但是真空室的温度在冰点以上,冰转化成水蒸气前有一个短暂的水阶段。这种方法不那么极端,但对于水溶性墨迹一类的资料来说也存在缺点。
  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均属于专门处理法,需要配备一些常常不易搞到的设备。它们在许多方面优于风干法,被成功地用来干燥水淹图书和档案。但是在使用该法时必须听从专家的建议。

  四、保护处理

  很难说灾害事故后受损资料需要什么样的保护处理,一旦资料被干燥处理后,便需对它进行受灾程度的评估,并对应采取的保护修复措施提出建议。

  五、装盒

  如果大批资料受灾,就须花费较长一段时间进行修复处理。若是这样的话,建议先使用盒子提供暂时的庇护手段,防止资料进一步损坏。

  六、散乱的资料

  恢复受灾馆藏的顺序十分重要但却非常费时,在做资料抢救预算时不要忘记这一点。

  七、事故报告

  对任何灾害事故都要写一份全面的报告并尽量附上照片,这对于吸取事故教训颇有价值,如果报告能广为散发,亦可使他人受益。( 摘自国际档案理事会《档案馆灾害预防控制指南》)  

  原载于《中国档案报》2008年5月29日 第三版

 
关键词: 档案 受灾 抢救 修复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205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