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作者询问刊物的投稿方向和审稿程序,或什么研究题目受欢迎问题。我猜出他们的意思,其实,就是想使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在刊物上或认为合适的刊物上发表出来,真的完全可以理解。但我想,所谓"投稿方向”等问题并不十分重要,各刊可能在某个阶段确有某一选题或某些内容的考虑,但从杂志刊稿的要求去思谋,编辑喜欢的是好稿子。这些好稿子能让编辑眼前一亮,而且,从众多的来稿中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我想,任何时候,刊物的编辑对稿件的要求大体如此。
那么,到底什么是好稿子?由此,我想起了一篇文章,就是一尘在档案界网上发出的《演讲和写作的体会》。其中说到,演讲和写作最大的价值是"传递他人不知道的信息”。千万别小瞧了这句话!这句话朴实的好像是朋友聊天时随意说出来的,也有可能一尘的妙语太多被埋没在网页里了,但我看是一语破题,打中要害。写出"他人不知道的信息”,就是我要说的好稿子。
当然,一尘是从哲学高度阐述他的主题的,我只能从编辑的操作层面上来说一说我的体会。
体会一:"传递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指的是什么?是指:他人还没有考虑到、没有意识到、没有发现的信息、事情或问题,或者,他人虽然考虑到了、意识到了、发现到了,但是,你的见解和他人不同。你就要写这些东西。这里,"他人”换作"同行”更能说明问题,就是写同行不知道的事情。大家同在一起整理档案,而你在整理之后撰写出同行们在整理中没有发现、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或同行发现到了、意识到了,但你的见解或得出的结论与他不同。就跟逛公园一样,大家走的都是公园指示牌上指的路子,看的都是熟知的风景,都是"熟套套”。而你"另辟蹊径”,走另外一条路,看一些人所不知的景象。同是逛风景,你和别人不同。你写出了同行不知道的事情,编辑看到这样的稿子,就像在人伙里立即就能把那个最亮眼的人瞅出来一样。
体会二,就是稿子要有点独到的见解。前几日,上海姜龙飞在档案界网上发的《盘点档案话语》,对"兰台”、"科技档案”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语谈出了很有见地的观点。为什么我们经常发现,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同志经常有文章发表?其中,很大的原因就在这里。既然咱们都是同行,就不客气地说,编辑部经常收到的稿子就像墙上的砖,这块砖和那块砖没什么区别,一看都是雷同的、平平的。同行的作者朋友们,要知道,编辑收到有点独到见解的稿子是要兴奋一阵子的。我想,大约所有的档案杂志都想得到这样的稿子,既需要你写你所熟悉的稿子,因为这是"内行写得稿子”;更需要你能写出同行不知道的事情的稿子,因为这是"有独特见解的稿子”。
体会三,写出"传递他人不知道的信息”也是个过程。其实,编辑对好稿子的要求并非十全十美,哪怕稿子里有一点一滴与众不同的东西,或是崭新的思路,或是恰当的角度,或是平凡的日常档案业务工作中不平凡的亮点。只要你不人云亦云,多动动脑子琢磨问题,而且深入一点、再深入一点,每个作者都是能做到的。
当然,并不是说当下的档案杂志都能免俗,刊登的都是这样的好稿子,也有不入流的稿件占据版面,我们也不例外呀。但是,我要说,这是编辑们极不情愿的。因此,"传递他人不知道的信息”,是我们编读双方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