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论文 » 论文欣赏 » 正文

加强宏观管理 推进依法治档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9 22:51:48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71    评论:0
导读

2007年以来,全省档案系统相继开展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年”、"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年”、"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年”活动,这是档案部门立足本职,发挥两种职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


  2007年以来,全省档案系统相继开展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年”、"档案安全体系建设年”、"档案利用体系建设年”活动,这是档案部门立足本职,发挥两种职能,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五年来,灵台县档案局认真贯彻省、市有关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工作的文件精神,围绕档案馆"四位一体建设”,在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档案接收征集工作较前有大的突破,安全管护设施得到进一步加强,利用体系建设与创新迈出了新步伐,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之中。作为县级档案部门业务工作人员,通过对近年来我县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梳理回顾,笔者认为,加强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从根本上要从加强宏观管理,推进依法治档抓起。
  一、基本情况
  一是在档案资源建设方面,创新档案征集接收方式,档案馆藏量有了大幅度增加。针对馆藏档案总量小的实际,2007年以来,加强了档案征集和接收进馆工作。在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接收了县统计局、信访局和供销联社等5个单位商业、粮食、经贸等系统的25户企业的各类档案1.2万多卷。县档案馆馆藏档案由3年前的总量不足2万卷,增加到档案4大类,91个全宗,3.4万卷(册、件)。在加强文书、会计等常规纸质档案接收的同时,不断重视和加强重大活动、著名人物等特色档案的接收进馆工作力度,接收了原《平凉日报》社总编、灵台籍知名人士李广兴先生捐赠的自己收集并珍藏多年的《平凉日报》合订本共44册;围绕重大(事件)活动跟踪收集了皇甫谧文化系列档案资料300多件,图书20多册,收集灵台县"7.23”特大暴雨灾害资料100多件。经过近5年多的工作,馆藏档案载体主要由以前单一的纸质为主,发展到存有奖牌、荣誉证书、录音(像)带、照片、印章、实物等多种形式,馆藏档案时间跨度达74年,使馆藏档案门类得到进一步丰富。二是在档案安全体系建设方面,加强了投入,管护利用设施较前有所改善。县馆在经费不足的情况下,投资购置了电脑、扫描仪、复印机等设备,安装了楼道监控,维修加固了馆舍,基层建档单位中有4个单位安装了密集架。三是在档案利用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开展宣传,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改进了服务方式。各项工作正在已取得成效,正在深入开展之中。四是在"五大领域”建档方面扎实稳步推进,全县档案管理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近年来,共指导30多个单位整理各类档案4万多卷,建立机关、社区、民营企业、新农村建设等示范档案室30多个,为城乡居民建立家庭档案100多户,通过示范引领,促进了全县档案事业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存在问题
  一是机关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近年来,围绕"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县档案业务部门狠抓了以"五大领域建档”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业务建设工作,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来说,仍然存在质量水平不高,立档单位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随着新的《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和国家档案局8号令等新业务规范的颁布实施,我县档案业务部门做了大量的业务培训工作,但有相当一部分部门和单位对新的档案业务理解不深,掌握不准,一些档案人员业务上还不能完全上手,导致基层立档单位业务建设水平不高,发展之间不平衡。二是档案接收进馆工作步伐不快,范围狭窄。一些部门和单位对档案部门依法接收档案的要求理解不清,缺乏认识,配合支持不力,尤其是一些涉及民生的部门和单位形成的档案,不能及时接收进馆,而是分散管理在各有关单位,没有档案馆移交,不能实现资源的共享。难以满足社会及群众群众对档案信息的利用需求。导致档案馆在利用服务方面存在"档到用时方恨少”的尴尬局面;另外,在档案接收的对象仍然以纸质的文书、会计档案为主,接收范围狭窄,造成馆藏门类不全,结构失衡,数量偏少,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对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多元化需求。三是齐抓共管、依法治档的工作机制还不健全。档案部门孤军奋战,工作推动力很有艰,档案工作从2008年起列入了乡镇党委工作责任目标,但例年考核来看,发挥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效果仍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在对基层立档单位的管理和指导上,大多数部门和单位对档案工作缺乏认同,采取不支持、不配合、不参与的态度,档案业务指导仅艰于对个体单位的指导整理,庖丁解牛的多,抓主抓全的少,且这些单位在整理档案工作中相关业务人员不参与,由档案部门业务人员包工包办,"两张皮”的现象十分明显。四是档案工作经费长期欠缺的问题还很突出。档案工作是一项投入性的工作,但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普遍对档案工作投入不足,档案业务部门经费短缺,开展业务困难。大部分立档单位用于档案工作方面的经费很有限,在档案业务部门上门联系开展业务时,大多以经费紧张为由推拖,致使本部门在档案管理上放任自流,装具不统一,管护条件落后,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大部分为历史的客观原因所致,而综合分析目前工作现状和问题,当下在我国基层档案工作中较为普遍,笔者以为,要从根本上改善这一局面,首要任务要从加强宏观管理,推行依法治档入手,自上而下,形成强有力的工作推动机制,并以法制的形式固定下来,把依法治档放在首位,加大对档案事业上的投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机制。档案业务部门和统筹处理好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的关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典型,促示范提高,抓全局,促整体提高。各相关部门要支持档案部门开展执法,以法律的强大推动力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提高。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做好工作:
  三、方法与对策浅析:
  (一)、加强依法治档工作力度,建立完善部门联动、自上而下、高效务实的工作运行机制,从根本上改变档案部门孤军奋战的被动局面。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档案部门部门肩负两种使命,承担两种工作职责,即对全社会档案事业进行宏观管理和特定辖区范围内的档案资源进行集中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职责,在机构设置上实行局馆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人员编制向行政上靠,工作性质向事业上靠,经费和法制保障两头都不靠,《档案法》颁布实施30多年来,我国以法律的形式对档案部门的职权和工作性质做了明确界定,即宏观管理和保护利用两种职能,赋予档案部门依法管理全社会档案事业的权力,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现实工作中,档案部门一家独立实施依法监管的能力很有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较为突出。对此今后工作中一是要尝试建立健全自上而下,各部门配合协作,档案部门具体参与,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比如将档案工作列入党委工作目标考核就是比较好的方法之一,从实践来看,已初步取得成效,但还需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常抓恒抓,扩大实效。另外设想可尝试实行档案工作年审达标制度,由档案部门监督实施,促进档案工作整体水平有有质的飞跃。二是档案部门要主动出击,大力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和执法,坚决查处档案违法行为,在把软环境变"硬”上做文章,为档案工作开创健康有序的工作新局面。三是要抓好档案人员业务培训。综合采取集中培训、交流互动、检查评比等多种形式,对档案工作人员做好业务培训工作,定期对上岗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四是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经费投入长效机制,以法律或者地方法规的方式将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固定下来,逐年增加,保证档案业务部门和各级立档单位在档案工作方面有足够的经费保障。
  (二)、创新机关档案业务指导与宏观管理方式方法,从源头上做好档案工作"三个体系”建设。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立档单位是档案资源形成的最初源头,因此,做好基层立档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工作,夯实基础业务,对于挖掘整合好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基层立档单位中普遍存在着归档文件材料收集不全,档案质量低劣、对档案鉴定不够准确整理不规范等问题,影响立档单位的日常查阅利用和将来进馆档案的质量。同时,档案业务部门在工作指导中也普遍存在业务指导的方式方法单一、档案宏观管理和微观指导之间的关系不能恰当处理的问题,县级档案部门的业务人员指导业务工作长年重复着"包工包料”"打工式”的简单劳作,疲于奔命,工作质量和效益难以提高。因此,今后基层立档单位业务指导和宏观管理工作要在转变指导方式方法、加强宏观管理、提高基层立档单位业务人员素质上下功夫。
  1.紧密结合实际,切实转变业务指导的工作方式方法,增强业务指导的质量和时效,从源头上全面提高立档单位档案的总体质量。除采取被动的"打工式”的业务指导和整理外,可灵活采取以下几种指导方式:①文件规范式指导:即通过下发规定、办法等文件材料,针对立档单位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指导。如:近年来,灵台县档案局陆续将《档案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等20多个法律法规和业务规范性文件编印成册,下发各立档单位学习执行,结合机关文书"三定方案”审批、重点档案接收、财务档案销毁等工作,制发业务规定文件5个,对各立档单位档案整理工作起到了直接的规范指导作用。②典型引导式指导,即通过培养和树立不同类型的档案工作先进典型,采取召开现场会推广经验和印发材料的方式进行业务指导,能够使各立档单位业务人员之间相互交流,举一反三,激励先进,以点带面。③集中培训式指导,就是通过集中举办业务培训班,采取面授的方式进行指导,这样有利于普遍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④见面传经式指导,就是档案工作人员定期不定期深入立档单位,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针对存在的实际问题,讲解示范,手把手地为一线档案人员送技术、教方法、传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⑤参观见学式指导,即利用集中档案人员开会或集训的时机,有组织有目的的带领档案人员到档案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地区或其它档案馆参观见学,丰富感性认识,吸收新鲜经验,从而开阔眼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⑥业务考核式指导,即通过对档案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的方法实施业务指导。考核内容可以是基础理论知识,地可以是考查实际工作能力和成果,或者二者结合有所侧重。通过考核摸清档案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存在哪些薄弱环节,拟定不同阶段的指导计划,对症下药,分类分层次进行业务指导。⑦检查考评式指导。即通过例行的业务工作检查、目标管理考评、档案执法检查等时机,对基层档案工作进行业务指导,通过检查,可以较好地掌握本单位档案工作整体情况和存在问题,便于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通过通报情况,促进基层档案工作健康发展。总体上看,目前在指导实践中,以文件书面指导、集中培训和年底检查考核的指导方式居多,对此,在今后工作中,可以灵活采取各种形式或将多种方式结合起来,做好基层立档单位的业务指导工作,夯实基础业务,提高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水平。
  2.正确处理宏观管理与微观指导之间的关系。所谓宏观管理就是对整体工作布局的指导;微观指导是指对具体档案业务的组织实施,它关系到业务指导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但是,在当前工作中,对这两种指导方法的运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只重视宏观指导而不重视微观指导的现象比较突出,长期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文件多、典型少,口号多、行动少,形式多、业务研究少,研究多,解剖分析少;二是只重视微观指导而不重视宏观指导,或由于建档单位重视不够、支持配合不力等其它原因,导致档案业务部门在指导上对建档单位采取"包工包料”"打工式”的简单操作,包办代替了立档单位档案业务人员的工作,有些单位文档工作人员自始至终不参与整档工作,业务工作没有抓到手上,指导人员走了单位的档案工作地就停止了,以上这两种倾向都是有偏差的,前者将业务指导置于空中楼阁,失掉了基础,导致目标难以实现。后者将业务指导置于繁忙的具体事务之中难以自拔,再苦再累,工作质量水平还是上不去。因此,微观指导是基础,宏观指导是主导,只有双管齐下,才能收到业务指导的最佳效果,基层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水平才能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充分发挥档案馆主体作用,全方位加强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县级综合档案馆作为全县档案的收集和保管的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已公开现行文件集中向社会提供利用中心和档案信息服务中心,要树立大档案、大社会、大服务的理念,充分利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加强档案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开发工作力度,加快档案工作从单一的保管、查阅服务功能向信息资源开发、资政育人、对外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转变和延伸,进一步加强档案馆在全县档案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当前可考虑从以下工作抓起。
  1.档案收集工作要变被动为主动。(1)接收时间要提前。对在社会和经济建设中有现实利用价值的档案,要提前接收进馆。以使其及时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对重要声像档案资料出于安全保管和现实利用的需要,要从源头抓起,及时归纳并提前收集进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对于县域范围内形成的重大活动类、城市建设类和历史轨迹类声像档案资料,区别情况,逐项确定拍摄建档移交的责任单位,并明确提前整理移交的质量要求。(2)接收,征集的范围要扩大,眼界要开阔。要加强对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专门档案的收集,使馆藏档案更加贴近社会需要。可通过建立档案征集信息员网络,及时掌握民间珍贵档案收藏分部基本情况,开展有目标的征集,接收集体与个人捐赠;利用摄像、录音等技术手段,对各类社会名人档案、重大历史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技艺等分别采取开展整理回忆录、口述史料、跟踪拍摄等途径,整理形成声像档案保存;有针对性地接收一些专业部门产业的如户籍,婚姻登记司法等档案,注意培育馆藏档案的"百姓”特色;要打破档案征集以纸质载体为主的工作思维定式,侧重收集一些能够反映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及历史发展特色的实物档案,对某些既有文化物属性、党史资料属性、图书资料属性的档案或实物,争取征集进档案馆保存或通过复制原物等方式多头保存,来断丰富"精品档案”的内容,把社会各界的目光吸引到档案馆中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大活动、重点项目等开展全程跟踪建档,将一些关系国计民生重要档案及时接收进馆保存。
  2.充分发挥档案编研的龙头作用。档案编研工作的优势在于将档案信息资源经过内容上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系统整合。使潜在的信息价值等到提升,并在最大时间、空间范围内为世人所共享,因此,要把档案编研工作作为实施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目标的有力抓手之一。摆脱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在档案编研的选题上,眼界要开阔,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做好编研,使档案信息通过编研整理,为中心工作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如以支柱产业发展为选题,可利用现有的档案资料,编纂一部关于全县农村经济建设,支柱产业方面的档案编研资料,通过编达到研的目的,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在抓支柱产业开发,促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得与失,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服务,真正盘活档案信息资源。通过围绕利用搞编研,使每个编研成果成为一个档案资源整合项目,从国家档案资源整合的宏观层面上切实发挥档案编研工作的龙头带动作用。使档案工作在发挥"资政、教化、存史”功能的同时,宏观上推动了国家档案资源的整合。
  3.建立以综合档案为基础的区域性档案目录中心。
  建立以县级综合档案馆为核心的档案目录中心,对全县档案资源实行集中的信息管理,既能缓解档案实体分级分部门分专业管理与社会利之间的矛盾,又能为依法监控国家档案资源的流向和有效整合档案资源提供必要的条件。初步设想是可将全县各级各部门形成的全部档案的目录收集进馆保存,建立档案目录中心,查档者通过查阅档案目录中心所保存的档案目录,对已移交进馆的可即时查阅利用,对已达到进馆保存期限或暂未达到进馆标准而保存在各部门各单位档案室的档案,也能及时准确地"锁定”目标,指引查档案者到相关部门查阅,这样,既避免了查阅工作地盲目性,提高查全查准率,又能对各机关档案室的档案进行监控,也为接受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4、开展现行文件查阅服务。从档案服务民生的角度出发,将一些涉民部门产生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红头文件”尽最大努力收集起来,丰富现行文件服务中心的内容,为社会各界提供政策查询服务。
  5、加快档案馆的信息化建设。在馆藏档案目录和重要档案全文数字化、档案网站建设的基础上开展电子文件归档移交的试点工作、着手制订并实施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方案。尽快实现档案计算机检索,对那些关系到民生、日常利用率较高的档案,要优先数字化,优先通过网络等手段提供利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给档案管理带来的方便,为国家档案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社会共享提供最快捷便利的服务。
  (三)、加强档案基础设施建设,为档案资源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物质基础。档案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是制约档案事业发展,影响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和整合的瓶颈。县级综合档案馆和基层立档单位都存在馆舍、档案用房、安全管护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馆无舍,装具及档案柜架不足,安全管护设施老化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利用手段单一的问题。为此,要用长远发展的眼光解决好档案管理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好档案馆舍建设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下,争取使档案馆项目早日动工建设,为日益丰富的档案资源提供安全的管护环境,保证档案实体安全,才能为社会开发利用提供良好服务。各立档单位也有提高档案意识,增加档案经费投入,为本部门本单位档案工作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促进档案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关键词: 宏观管理 推进依法
(文/佚名)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佚名原创作品,作者: 佚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1940.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