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论文 » 论文欣赏 » 正文

档案信息资源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贡献力及有效开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9 22:51:26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浏览次数:521    评论:0
导读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贡献力   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资源可以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主要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

  一、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贡献力

  档案是一种具有特殊价值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同能源、材料资源并列为当今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其中能源、材料资源可以合称为"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主要作用于物质生产、生活等领域,产生直接的、可以量化的经济效益,有时也会对社会发展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但一般是间接的、次要的。而信息资源则可以作用于包括物质生产在内的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可量化的或不可量化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全方位的、不可替代的综合贡献力,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国家利益的捍卫力

  一个民族历史文明的延续,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文献信息资源的积累和流传,一个国家主权、领土、利益的证明,通常需要藉有关档案文献为凭证。欧洲历史上曾有人把档案称为"社会的甲胄”和"插入鞘中的剑”,在关键时刻可保护自己,击败敌方,事实上许多国际争端也最终是依据档案等文字记录裁定结局的。可以把档案看作是国家利益忠实、强悍、无言的守护者,是一个主权国家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例如,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鞠德源先生,潜心十余载,查阅数以吨计的历史文献,出版了一百多万字的巨著《日本国窃土源流 钓鱼列屿主权辩》,以大量翔实的、无可辩驳的史实证明,自十四世纪起钓鱼列屿就是中国的领土。广东省中山图书馆以其馆藏丰富的南海诸岛文献,多次在中国南海诸岛国际争端的过程为中国政府提供文献证明。

  "历史证明,人类每开拓一个新的生产和生活空间,都会在相应的空间中确立疆界”。今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正在步入全新的数字空间,必然会导致"信息边疆”的出现,它表明传统的国家安全保障和利益承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安全边界从有形的、本土的、自然地理边界扩大到无形的、全球的、信息安全边界,国家与国家之间利益争夺的焦点从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档案是国家的核心信息资源,既是国家守护的对象,也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力。21世纪的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逐步转向信息化,战争时期需要动员包括档案在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军队作战系统,如交通信息、地理测绘信息、自然资源信息、企业信息等数据库都是军队作战系统所依赖的重要信息来源。这些记录第一手数据的数据库实质上就是档案信息资源库,这些信息资源成为一个国家军事实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在抵御入侵和保卫主权中发挥至关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二)经济发展的拉动力

  目前我国尚处于工业化中期,生产力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尽管近年来我国一直保持较高的GDP增长率,但经济总量仍较低,尤其是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十分突出,高消耗、高污染和低效率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找到了两条改善途径,一是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资源消耗;二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因为信息资源是一种可共享、可复用、无消耗、无污染的资源,一方面,生产过程中信息资源投入的增加,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可以降低物质资源的投入量;产品或服务中信息、知识含量的增加,附加价值就会增加。另一方面,信息资源产业将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产业群,并带动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对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拉动作用。

  档案信息资源对于经济发展的拉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管理要素参与管理活动,可有效提高经济管理、生产管理的水平,如通过利用档案共享信息而降低技术开发、生产设计、生产过程的成本,引导物流、资金流和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以充分的档案信息支持决策可以降低或消除因信息失灵而导致的市场缺陷和决策失误,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因为完全竞争市场是理想的市场结构,最能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即帕累托最优,而这种市场结构的假设条件之一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有充分、准确的信息。二是作为生产要素进入产品化和产业化的过程,获取经济收益。近年来世界各国信息资源产业迅猛发展,全球年增长率高达33%,成为一大经济增长点。如美国年产值达7000亿美元,年增长率40%,成为第一大出口产业;欧盟年产值4300亿欧元,已超过电信和IT制造业;日本内容产业年产值1600亿美元,超过钢铁业的两倍,相当于汽车业的一半。档案作为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完全有可能独立的,或与其他信息资源联合形成具有市场需求的产品,扩展我国信息资源产业的发展空间,进而扩展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空间,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进程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三)社会进步的保障力

  "每个国家的档案既保留了过去活动的踪迹和走过的道路,又启发和指导当今的现实生活”。在现代社会走向民主、法治、诚信、公平、和谐的历史进程中,档案以其特有的方式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

  政府信息公开有利于建设阳光政府,推进政治民主化,维护公民民主权利。"信息意味着更多的公共性,而公共性则意味着更多的民主”。"任何信息的即索能取创造更深层次的民主”。政府信息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现行文件和档案,文件、档案等政府信息的公开可以有效地遏制政府的官僚作风和"暗箱操作”,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透明化,为公众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民主管理提供条件。

  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有利于促进社会走向法制与诚信,维护各种社会组织和个人的权益。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而判断公民是否诚信和守法的"事实”就记录于档案等各种信息之中。说到底,信用是通过记录建立起来的,没有信用档案无法识别和控制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信用度,也无法构建国家信用体系。已经进入运行的"全国企业信贷登记咨询系统”、"全国企业信贷数据中心”和各级企业信用档案数据库,以及承担个人征信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等无一不是以高覆盖面、高真实性的第一手信用记录作为信用评估和信用控制的基本依据的。档案还以其真实性、权威性在维护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的权益,保障社会公正与和谐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四)科技创新和文化繁荣的促进力

  档案信息资源是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从研究者而言,当代科学技术的高复杂性和跨学科性,使得任何一个新的突破都需要以充分占有该领域的学术信息,汲取已有的科技成果。从地区、系统和国家构建创新体系而言,需要以内容丰富、服务高效的信息资源平台为基础,而档案理所当然地是其信息资源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可以满足人们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追寻家族宗亲的血脉渊源的需求;获取历史文化知识,开展学术研究,提高自身素质的需求以及文化休闲的需求。

  档案信息资源是民族文化、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当今世界超强的文化传播能力导致文化趋同的蔓延,强势文化夹带着反映他们政治制度、政治意图的价值观念对弱势文化的同化和消弭作用日益严重,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之争。国际社会对信息时代文化单一化趋势深感忧虑,法国总统希拉克提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单一文化的威胁,这是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2001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大会上,审议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多样化宣言》,保护文化多元化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档案信息资源在传承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具有强有力的作用。因为档案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历史的真实记载,生动反映了本地域、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嬗变,是最具地域性、民族性的个性化信息资源。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传播,对中华文化的世代传承和发扬光大,形成民族凝聚力,增强综合国力具有积极的战略意义。

  如上所述,档案信息资源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诸多领域发挥作用力。这些作用力之间具有并存、融合、叠加的关系。所谓并存,是从总体上说明档案信息资源可以在多个领域产生作用力,获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谓融合,是指各种不同的作用力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效应;所谓叠加,是指某种档案信息资源或产品可能同时具有多种不同的作用力,如文化类档案信息资源产品既可以成为文化力要素,传播知识文化,获得社会效益;又可以成为生产力要素,促进文化产业,获得经济效益。在并存、融合和叠加的相互关系中,档案信息资源的作用可以形成一种合力,即对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 "综合贡献力”。这种贡献力在社会发展进程中肯定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其它资源不能替代的。需要说明的是,"综合贡献力”与长期以来我们所说的"档案作用”概念既并行不悖,又有所不同。一是范围不同,过去我们对档案信息资源在经济增长中可能发生的影响认识不足,谈及"经济效益”,通常只是着眼于因利用档案减少投入或损失而形成的利益,并未涉及它可以成为生产要素而直接产生的经济收益。二是程度不同,由于加入了较为完整的经济视角,档案信息资源各种作用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多样和活跃起来,从而发生了复合、延展、放大等效应,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加全面,更加有力。三是作用层面不同,"综合贡献力”更强调档案对于国家、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把档案对于个体、个案的微观影响置于社会大背景之中,表明它已经成为一种在社会运行中能够作出积极贡献的力量。

  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思路

  档案信息资源不是火山中的岩浆,可以在内应力的作用下自然喷发;它更像是蕴藏在矿山、油田中的宝藏,只有经过开采才能造福于社会。因此,我们把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两个概念连在一起,以开发保障利用,促进利用,以开发和利用服务的联动来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综合贡献力。

  关于档案的开发利用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实践、很多经验,但是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环境下,从信息资源的层面来研究和实践,又会发现新的目标、新的可能和新的路径。根据现有的认识,笔者把它概括为两个并举,三个结合。

  先说并举。

  第一,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与资源开发并举,在建设中保障开发。如同富矿的开采价值总是高于贫矿一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需要以充足的资源积累为基础。目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中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对开发利用构成障碍:

  一是结构性缺陷,我国档案总量比许多国家都要少,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的历史欠账。最近20多年来我国档案数量的增长幅度已经很高,与数量不足相比,当前档案馆藏的主要问题是反映经济、文化和公民生活方面的档案太少,不能完整地反映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这使很多利用者和潜在利用者因求无所供而失去了利用档案的意向和兴趣,也使一些有价值的开发项目因缺少足够的资源支持而难以进行。

  二是数字化程度低。档案信息资源有实体和数字化两种存在形态,从发展趋势看,数字资源日渐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形式,因此,理应成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与发达国家比,与其他信息资源比,与社会需求比,我国数字档案资源(尤其是网上资源)的数量还很少,质量也不高。国外档案机构在档案信息化方面大多致力于档案资源数据库建设,如美国国家档案与文件署(NARA)的"档案数据库”(Access to Archival Database,AAD)包含了由20多个联邦机构产生的5000多万件电子文件在线提供利用。英国公共档案馆的"网上文件”(documentsOnline)实际上是一个大型数字化的文件库,在线提供数百万份公共文件。西班牙印地安总档案馆已经有1000万件档案进入了档案数据库,在因特网上提供利用。日本亚洲历史资料中心已经将日本国立公文书馆等机构所藏的67万件档案数字化,形成了拥有1000万幅图像的全文数据库,在互联网上提供利用。相比起来,我国只有少数地方档案馆网站上有一些小型档案全文库,使用起来还都很不方便,网上档案信息资源的匮乏可见一斑。

  三是可检索性差。优质的信息资源不仅内容丰富,还应该便于查询。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对档案检索重视不够,无论是纸质档案还是数字档案,检索入口少、检索功能差是普遍现象,利用者面对档案常常会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无奈。据人民大学教师2004年5月的调查,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档案网站检索功能简陋、质量不高、易用性差,绝大多数不支持布尔逻辑检索、二次检索和全文检索,得到的检索结果大多过于简单,难以令人满意。近年来一些档案馆实施档案数字化工程,但大多是重扫描轻检索,即使把这些数字资源送上网,利用者也很难顺利获取,不同档案机构之间的跨库检索和门户网站更是尚未启动。

  当前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应着力解决上述问题,科学调整资源结构,加快档案数字化进程,丰富网上信息内容,改善检索功能,尽快建设地区性乃至全国性档案门户网站,为利用者提供足够丰富、好用的档案信息和信息服务。

  第二,档案开放与资源开发并举,在开放中促进开发。档案信息开发的目的是提高利用率,因此,开发的对象基本上应该框定在开放档案的范围之内。如果档案馆付出人力、财力实施档案的数字化,创建档案目录或全文数据库,但并不向社会提供开放利用服务,那么这些开发成果的功能就大打折扣,充其量只是一种档案副本而已。目前我国档案开放的比例还比较低,可供开发的资源还很有限,据统计,2003年全国各级综合性档案馆开放档案总计4521万卷,约占馆藏档案总数的22.7%,无论我们找出多少客观理由也不能说明这样的开放度是充分的。法规和政策是确保档案开放的关键,当前我国档案开放比例不高的原因之一是有关规定比较原则,这使得档案管理者在判定开放范围时常常担心掌握不准,而延迟开放又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这就自然导致了开放工作的保守化倾向。以立法的方式明确管理者和利用者在开放档案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可操作的开放规则,实行因依法开放档案引起纠纷的责任豁免,可以使档案工作者减少疑虑,以积极的态度对开放档案进行一次、二次以至更深层次的开发,积极稳妥地将档案信息资源上网传播,向社会广泛提供利用。

  再说多种开发方式的结合。

  第一,传统开发方式与现代化开发方式相结合。档案信息的受众面广,需求多样,开发利用的方式也要多样化。长期以来我们使用的很多好方法,如编辑档案汇编、加工编写大事记和专题摘要、举办档案展览、利用档案史料编写电视宣传片和纪录片、提供定向定题档案信息服务等至今仍可沿用,仍会有一定的适用人群和不错的传播效果。与此同时,适应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和档案信息化的趋势,我们必须拓展新的开发方法,创造性地推出利用者欢迎的种类多样的档案数字资源、网络资源产品,如网上展览、专题数据库、个性化查询服务系统等,使档案信息资源能够在网上传播,产生更大的辐射力。

  第二,公益性开发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公益性开发和商业开发的主要区别在于谁来支付开发成本和是否获取经济收益。公益性开发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主要形式,因为档案中有相当部分是公共机关在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公共记录,具有很强的公共需求。提供档案服务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档案进行公益性开发是提高政府运行效率,推进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知情权,弘扬民族文化的需要。同时,也有可能对档案进行一定程度的商业开发,因为档案所具有的知识价值、科技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在开发过程中附加劳动所形成的附加价值,使得一部分档案信息资源及其产品具有可欣赏,可研究、可收藏,可增值的特性,从而形成了一定的市场需求和商业价值。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者比较熟悉公益性开发而疏于开掘其商业价值,而屡见不鲜的民间档案交易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档案的经济价值,一些国家档案馆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方面成功的市场运作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高品位的历史文化纪念品、适用对路的专题数据库等,都有可能得到一定的经济收益。需要明确的是,对档案信息进行商业开发并非以盈利为最高目的,更不能因此回到"以档养档”的思路上去。对于档案来说,商业开发只能是公益性开发的补充,它的好处一是增加开发主体,扩展资金筹措方式和渠道,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形成多元化、有活力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体系;二是通过商业运作来发现市场,培育市场,把握市场需求,提高开发效率和效益,避免资源浪费。

  在有些情况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公共价值和商业价值并不是截然分开的,所以,对一些具体项目的开发也可以尝试公益性开和商业开发的适度结合,比如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投资,分别情况实行无偿(如网上目录查询和来馆借阅)和有偿提供(如网络在线全文查询和下载)等。

  第三,独立开发、合作开发相结合。 过去我国档案开发主要是采用馆自为战的方式,是一种以档案物理保管地点为基础的割据式开发。由于综合性档案馆是按区域建立的,一馆开发的档案项目大多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和资源局限,在资源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时代话题的今天,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当然也要突破一馆一地的边界,走合作开发的道路。

  合作开发在开发主体上是指跨机构,在开发对象上则是指跨库、跨地区和跨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各方面利用者的多元化需求。跨机构开发有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因为每一个档案馆的馆藏基本上是独有的,不同档案馆的馆藏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等不同文献保管机构的馆藏类型又互有交叉,突破机构界限可以更大程度地集中相同主题文献。

  跨库、跨地区、跨资源是指突破现有资源保管状态的开发,这里所说的"跨资源”是指对不同种类信息资源(如档案、图书、资料、专业数据等)进行联合开发。这是一种需求导向的开发思路,因为利用者在查询信息时主要追求对特定需求的满足,并不在意这些资源的类型和保管地点,对他们而言,资源库内容的丰富性、可用性是最重要的,不同类型资源混合的专题信息库往往比单一类型资源的信息库更好用,更受利用者欢迎,更易于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档案部门需要向外跨出的一步,它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走近利用者,实现增值,服务社会。总之,顺应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市场规律,走多元化、多层次、多模式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道路,可以使档案信息资源的潜力得以开掘,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佚名)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佚名原创作品,作者: 佚名。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193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