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从事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工作5年,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感到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必须改革和创新。
岗位培训是指根据岗位职责的需要,对即将上岗人员或在岗人员进行的培训。这种培训以受训对象的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与所在岗位现实和未来需要之间的差距为依据,着重于对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我国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实施对档案人员的岗位培训,通过十几年的实践,形成了以国家档案行政主管部门和档案机构为归口管理部门、以地方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机构为培训主体的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网络体系。现在,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已经成为开展的最为普遍,参加学习人数最多,效果最为显著的一种档案教育形式。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是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档案事业改革发展服务,为档案干部队伍建设服务。提高档案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 能力是岗位培训工作的核心内容。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和提高档案人员对现实工作和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造就一支适应档案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档案干部队伍。
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使档案人员的业务行为规范、准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失误;为档案人员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与技能,使其知识、技能与档案事业的发展保持同步。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属于成人非学历教育,在培训方式、方法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培训应从提高受训者的工作能力,经过对培训方式、方法的科学运作,最终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应当以成人教育理论为指导,充分借鉴国内外人力资源开发的成功经验,确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培训理念。岗位培训的对象主要是在职档案人员,他们的学习目标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的特点。培训内容要求做到针对性、实用性与先进性、前沿性的统一。目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已形成了几门相对固定的课程,但这些课程从档案专业学习教育照搬过来的痕迹较重,从岗位培训角度进行编排设计的水平还有待提高。实施培训是培训工作的核心,在培训实施过程中,采用的培训方法是否合适对培训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档案人员岗位培训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讲授法,这种培训方法具有一次性传授的内容多且全面、对培训设施条件要求不高、授课自由度较高等优点,但也具有内容消化难度大、与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机会少、授课无法顾及学员个体差异等不足。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科技进步和高素质人才日益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素质人才的基础在教育,高素质人才的成长靠实践、靠在职培训。把提高档案人员综合素质作为岗位培训的唯一宗旨,把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放到第一位,追求专业素质与操作技能并举的双重效应是当前岗位培训发展的方向。要达到这种良好的培训效果,必须改革和创新档案人员岗位培训。
一是培训内容和方式的创新。目前,我们培训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集中授课方式,这种形式比较单一,以课本为主,重理论学习,是一种单向传授知识和经验的教学方式。在培训内容上,仍以传统档案学理论为主,缺乏信息科学、社会宣传、利用服务、特殊载体等比较新颖的内容,知识更新的培训目的收效不显著。另外,培训教材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缺乏创新能力的培训。致使档案人员在专业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接受了档案专业长期形成的学术规范和思维方式,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开拓创新。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的内容和方式,要以符合档案事业发展的要求、档案干部队伍的现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着眼点。开展互动形式的培训,培训前先了解培训需求,根据档案人员的迫切需要确定课程和课时,使培训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实用性。吸引培训对象的注意力,引起培训对象的共鸣,提高培训对象的学习积极性。
二是培训机制的创新。档案人员岗位培训,要取得成效,必须要有相应的机制做保障,有以下二点:一是建立评议机制。每次培训班结束,全面科学的评估培训内容,方式方法的效果,为下一次的培训取得指导性经验。二是建立教师资格年检制度。近年培训工作发现,授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管理。有的知识老化,教学能力下降,直接影响了教学水平。对此,加强对培训教师的有效管理,建立教师资格年检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对教师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教学水平进行考核。考核时,除派专人现场听课评估外,还可组织学员对授课老师进行评分,保证考核做到客观公正,真正调动培训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师资水平,推动培训工作向高水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