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论文 » 论文欣赏 » 正文

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浅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9 22:44:31    来源:曹建忠    作者:曹建忠    浏览次数:849    评论:0
导读

内容提要:档案信息是社会整体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新媒体特点,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挖掘、加工、开发制作适合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的档案信息,满足社会和公众档案信息需求。  关键词:档案;新媒体;信息开发:信息利用  科学技

  内容提要:档案信息是社会整体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紧密结合新媒体特点,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挖掘、加工、开发制作适合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的档案信息,满足社会和公众档案信息需求。

  关键词:档案;新媒体;信息开发:信息利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一些新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出现并得到应用,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生活。以网络和移动载体为主的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信息传播格局,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档案信息是社会整体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整理、挖掘、加工、开发制作出更多更好的适合新媒体环境下利用的档案信息,满足社会和公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已成为档案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新媒体概念及内涵

  信息的产生、获取、传递、交换、存贮等过程,都需要媒体技术的支持。相对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以数字和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信息的开发利用。这里所述的新媒体,是指建立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上,利用数字电视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区域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视、手机和电脑为终端,向用户提供文字、视屏、音频等各类数据服务的媒体技术。它具有信息传播功能和互动性媒体形态,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数字电视等媒体形态。

  二、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的功用更加丰富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公众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并呈多元化趋势。在新媒体形势下,公众对档案信息需求也不尽相同,表现出多样化特征,传统的档案开发利用形式已不能满足受众的这种多样化需求,从而,也使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方式多元化成为可能,档案信息的功用已不再囿限于存史、资政,内涵更加丰富。

  1.记录历史。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档案法》中的这个定义可知,档案信息是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原始记录,存史是档案信息的基本功用。

  2.资政。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借助档案信息,我们可以了解过去,总结经验教训,掌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社会治理、经济发展、制定方针政策、科学决策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和素材,因此,资政也是档案信息的基本功用。

  3. 教化育人。档案信息能启迪教化,德化育人,教育引导公众,激发爱国热情,弘扬正气,崇尚道德,传承文明。实践中,对档案信息进行开发、提炼,举办档案展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就是发挥档案信息教化育人的功用。

  4.佐证事实。档案信息是最原始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是澄清事实,辩明是非,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有力佐证。公众在年龄、工龄、生活及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也需要档案提供有力证明。

  5.传播知识。档案信息蕴含丰富的知识,借助档案信息,人们可以知晓社会历史知识,增进对社会发展某阶段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方面情况和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因此档案信息还具有传播知识的功用。

  6.休闲娱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享受生活。档案图片展览、特色馆藏、档案故事等增加了档案信息的趣味性和知识性。新媒体环境下,将档案信息里蕴含的逸闻趣事、精彩情节、经典篇章等开发制作成适合手机、网络等传播的信息形式,供公众在茶余饭后阅读赏析、休闲消遣,根据档案信息制作成数字电视节目,可满足公众娱乐需求,可见,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还具有休闲娱乐、怡情养性等功用。

  三、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新媒体下,除传统方式外,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方式方法比较多,依据其使用的终端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类:

  1.网络媒体:互联网、区域网等,主要有档案网站、网络动漫、网络视频、网络广播、小电影、电子杂志、QQ空间、微信公众平台、政务微博等方式;

  2.手机媒体:主要有手机短信、电子书、微信、微博,微电影,手机电视等方式;

  3.数字电视:主要有移动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有线电视,无线电视、网络电视、楼宇电视、户外电子屏等方式。

  四、档案信息开发利用还不能适应新媒体发展要求

  当前,档案信息开发利用与信息化发展趋势和新媒体发展要求还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思想认识滞后。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在认识上存在"重管轻用”的思想,对档案信息开发利用重视不够,认识模糊,仍沿袭传统档案编研思路,档案开发利用仍停留在简单编制全宗指南、大事记、机构沿革等传统模式上,程序老套,方式陈旧,模式僵化,千篇一律。缺乏对档案信息的再加工,编研以摘录为主,摘录以文字为主,只搞"汇编”,只编不研,墨守成规。缺乏利用新媒体,制作图文并茂、动静态结合、音频视屏共赏的档案信息开发新理念。

  2.技术力量薄弱。大部分档案工作者只能做一些归档管理等基础工作,对档案信息进行深层次研究开发的能力不足,不会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不会对原始档案进行提炼加工,计算机技术、网络系统、软件应用人才少,对新媒体技术不熟练,缺乏把档案信息开发制作成图文并茂、可读性强、适合新媒体传输利用的信息形态的人才,技术力量跟不上新媒体发展要求。

  3.真实性受质疑。在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在传播和分享过程中稳定性差,极易在复制和转换中发生改变。同时,网络准入门槛低,易发生故意开发制作不实或虚假档案信息的现象,损害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稳定性和真实性很难保证。

  五、新媒体形势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思路

  顺应信息化发展潮流,发挥新媒体优势,做好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必须紧密结合新媒体特点,优化思路,增强工作针对性。

  1.转变观念,树立新媒体思维方式。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档案工作的落脚点。要破除"重管轻用”的思想,摒弃传统档案开发利用的思维定势,紧跟新媒体发展趋势,树立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理念和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开发利用新思维,拓宽在网络和移动数字终端等环境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2.强化基础,加快档案信息数字化。实现档案数字化,加快档案信息化步伐,是新媒体形势下提升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水平的基础性工作,必须加快进度,为档案开发利用提供更丰富的信息资源。

  3.提升素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训提高和引进人才相结合,把档案工作者队伍建设成既熟悉新媒体操作技术,又善于进行档案信息编研开发的高素质队伍群体,为新媒体下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提供人才保障。

  4.抓住重点,增强档案信息开发的针对性。要抓住新媒体技术特点,针对性开展档案信息开发。一要针对新媒体丰富的功用开发档案信息。新媒体环境下,档案的功用已不仅限于存史、资政、育人等传统功用,还有佐证、传播知识、娱乐等功用。可根据不同功用,选择不同开发利用形式。针对存史、资政等功用方面,可采取摘录、汇编、修志等开发利用方式,而对于教化育人、传播知识、休闲娱乐等功用方面,可采取图文、声像、实物、场景相结合,以制作展览、陈列、讲述等的形式开发利用;二要针对新媒体传播利用方式开发档案信息。对于网络媒体宜以档案网站为主,可配套视频、网上展览等形式,提供较为完备的档案图文、目录数据等档案信息查询;拟微博、微信传播利用的档案信息开发要体现简约;拟手机短信利用的要短小,争取在一二百字内表达完整信息;拟QQ空间等利用的可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拟户外电子屏传播利用档案信息的要抓住关键词,体现核心内容;拟数字电视传播利用的要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具有鲜活力,可图文、动漫结合,提高档案信息的吸引力和观赏性;三要针对档案内容开发档案信息。根据档案记载的内容,宜摘录的可摘录,宜汇编的可汇编,适合图文表达的可图文并茂。有背景,有故事的,可依托档案里的事件、情节、背景、规律等,从档案里找线索,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提升档案开发质量,让事件回放,故事重演,增强档案信息开发的文化底蕴和文化韵味;四要针对信息受众开发档案信息。不同的受众群体,其阅读和利用习惯不同,因此,要根据受众人群年龄、习惯、职业等特征,选择不同的开发利用方式和传播途径 ,开发出适合不同受众群体利用的档案信息;五要针对利用目的开发档案信息。档案信息开发还应考虑档案利用目的,开发适用的档案信息。对于以佐证为主要利用目的的档案信息开发要以提供事实材料为主;对于以增长知识、休闲娱乐为主要利用目的的档案信息开发要以规律、故事、情节取胜;对以学术研究为主要利用目的的档案信息开发可提供多种观点的材料供利用者选择;对于以决策参考为主要利用目的的档案信息开发要注重档案同现实的联系,以增强档案信息服务现实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Z].2014-2-27.

  [2]陈菲,李灵凤.大众化: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利用的发展路向[B].山西档案,2011(1):31-33.

  [3]中国新媒体产业的发展[Z/OL].http:∥wenku.baidu.com/view/9344ce99f51e79b896802263d.html

 

 

 
(文/曹建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曹建忠原创作品,作者: 曹建忠。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190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