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在此,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是档案的形成者,其各种社会实践的历史记录最终形成了档案,而档案形成之后又在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广泛地发挥着作用,如它在行政管理、经济建设、科学研究、宣传教育、政治斗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凭证作用和参考价值。笔者认为,档案在形成过程中还有一个直接的作用,就是它对档案形成者历史的再塑作用,本文拟就此问题做一浅述。
一、关于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表述
在现实世界中,国家机关、社会组织或个人都是一种客观事物,它们都有自己特定的内涵并围绕这些内涵进行日常实践活动,在各种实践活动中为社会展示着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同时也塑造着自己的历史。但是由于事物的变易性,如果这些客观历史不能保存下来,那么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将逐渐消失,只有把它以一定的信息表达方式贮存起来,才能使其打破时空的限制成为永恒的历史。档案来自于人们的社会活动,是从各机构、组织或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直接产生的,是档案形成者各种实践活动的原始记录。因此,档案也是档案形成者的历史记录,档案形成和积累的过程也就是档案形成者历史的沉积过程,而我们可以根据档案对其形成者的历史进行再现和重塑。我们把档案的这种作用称为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的再塑作用。
二、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表现特点
1.档案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表现前提真实性和完整性是事物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历史构建的基本要求,而要想实现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真实而完整地再塑,档案的真实性是前提,同时还必须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例如对我国殷商以前的历史由于缺乏档案记载,我们只能根据零星的出土文物和传说进行推测,直到现在我们还知之不详。而对于近现代史我们不仅有大量的实物可考,更有比较详实完整的档案资料,所以能对其进行较为真实、完整地再塑。在此,档案的真实性是 说 档 案 应 该是历史的真迹,这就要求后人必须保持档案的原始面貌而不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和某种需要去修改档案。如果认为档案内容有错或因不适合自己的"口味”即任意涂改,必使档案失真。在我国,档案的原貌受到法律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对损毁、涂改、伪造档案等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档案的完整性既包含构成档案卷宗的单份文件的完整性,也包含档案全宗 的完整性。就单份文件来说,内容上要能反映某个事件的全貌,形式上不能有残缺。而由于社会实践活动的丰富多彩,档案全宗也应能反映档案形成者的各个方面。只有依据完整的档案记录,才能对档案形成者历史进行完整地再塑。这样就产生了档案管理中的两个问题——档案真伪和档案价值及保管期限的判定。在实际工作中,保证档案真实性的最根本的措施是提高全体国民对档案的认识水平,因为每个国民都可能是档案的形成者,也可能是档案的利用者。对档案价值和保管期限的判定,应以它在档案形成者历史中的重要性及保证档案形成者历史的完整性为依据。
2.不同形式的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的再塑作用
由于档案是其形成者在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所以档案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档案其载体材料和信息记录方式各不相同。就档案的载体材料而言,我国有甲骨、金石、简牍、缣帛、纸张及随现代科学技术而产生的胶片、磁带、磁盘等。档案信息的表达方式基本可归纳为三种,即文字的、图像的和声音的。不同形式的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表现效果不同,而决定因素是档案的信息表达方式。
文字虽然使信息打破了时空的限制而得以长久保存,但是它将许多鲜活的信息 变成一些符号化的文字,形成了许多传译环节的阻隔。对它的传译不仅要求传译者具备深厚的文字知识,还要求传译者具备一定的生活知识和理解能力。由于有这些方面的限制,文字档案往往在传译过程中会产生信息的耗损,因而也限制了文字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表现。图像档案虽然能直观地再现形成者的历史,但它只是瞬间的历史记录,且仍然需要传译者的解释,而声音档案则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表达。相对于档案形成者极为丰富的实践活动和多种多样的信息表达方式,建立在现代电子技术基础上的集视听语言为一体的音像档案,完全拷贝了档案形成者的实践活动,有可视、可听、可感的全方位的信息,能全面真实地再现档案形成者的历史原貌。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人们各种实践活动的特点和档案工作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档案载体材料和信息表达方式。
三、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实例
档案是历史研究的基本依据之一,这是档案对档案形成者历史再塑作用的最好例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碰到相关的事例,下面以甘肃省天水农业学校2000年参加省部级重点中专学校的评估为例加以举证。
天水农校是1985年在原甘肃省清水农校的基础上成立的一所中等农业专业学校,全校有教职工138人,下设9 个科室(站),开设 11 个专业,面向甘肃全省招生。学校自创办以来,先后为社会培养各类农业技术人才9000多人,2000年在校全日制学生1450人,各类成人教育生1340人。学校从建校起就一直重视档案工作,设立了校综合档案室,负责收集、整理和保存学校各部门的档案资料,现存有各 门类 档 案3318 卷(件)。2000年学校为检验15年来的办学成绩,参加了全国重点普通中专学校的评估。
该次评估共有一级指标6 个,二级指标 18个,三级指标54个,涉及学校设施、队伍状况、教学工作、德育与学生工作、行政工作、质量与效益等各方面的内容,资料统计年限最长的达15年,要求举证的从1学期到5年 。由于学校历来就注意保存各方面工作的档案,所以多数评估资料通过学校综合档案室就能找到。在整个评估过中校综合档案室共提供了各种档案资料166卷,基本满足了评估需要,按时顺利地完成评估并通过了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的认定,成功地完成了一次对学校15年办学历史的再塑,学校综合档案室也由于出色的工作于2003年10月通过了"科技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国家二级”标准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