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继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发展农村经济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为实现计划农业向市场农业转变,传统农业向城市农业转变的发展思路,把农业产业化经营推上新台阶的目标,中共米易县委、县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始终坚持把推进农业化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把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作为一项突出的任务。根据米易县地理条件和光热资源适宜大面积种植甘蔗的独特优势,县委、县政府把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农业龙头企业来培育,大力开发和利用独特资源优势,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通过推行“公司+农户”的订单农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的社会化集约化生产模式,使其充分发挥带动农户、引导生产、推广技术、深化加工、开拓市场的综合功能;把家庭经营与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把千家万户农业家庭经营纳入专业化协作和现代化大生产的轨道,初步实现了优化、重组农业产业结构,把甘蔗种植业变成了能使农民致富、企业增效、地方增税的赢利产业。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因此成为了四川省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
四川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省目前最大的以甘蔗为主要原料的制糖综合加工企业,是国家经贸委确认和表彰的大型企业和“全国资源综合利用先进企业”, 2003年2月获四川省农业厅颁发的“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证书”,公司2002年4月通过IS0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现有两条制糖生产线、两条蔗渣微粒板生产线、另有食用酒精生产线、光学戊醇生产线、复合肥生产线、糖化钙混凝土减水剂生产线各一条。年处理甘蔗25万吨,年产白砂糖40000吨;人造板50000立方米;食用酒精2000吨;复合肥15000吨;糖化钙缓凝减水剂10000吨;光学戊醇3吨,异戊醇20吨;其中的糖化钙缓凝减水剂生产线在2002年被中国外加剂协会确定为全国最大的糖钙化缓凝减水剂生产基地和重点扶持的全国5户企业之一,该产品同年10月份获得了四川省质量免检证书;光学戊醇填补了国内生产空白的高科技产品,主要用于医药、电子液晶显示屏等。从公司的产品结构来看,每根甘蔗入厂后的整个加工过程基本无剩余物,已具备了国家生态工业园的雏型,具有进一步提升各产品的深度开发能力和增加附加值的基础条件,公司与其他制糖业相比,优势就在于附产品的产值在逐年接近主产品的产值。
1992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不再实行统购统销,而是直接面对农户。根据“公司+农户”订单农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开始了农业产业化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经历了一个从乱到治,进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和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过程。档案工作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档案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现室藏近6000卷。1994年公司的档案工作,被四川省档案局认定为“档案管理省级先进”单位,1998年通过“省级企业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的认定。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重视 机构明确 制度健全
公司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档案工作,明确了分管领导,并将档案工作纳入公司及下属厂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在人力、经费等方面予以保障。成立了统管全公司档案管理工作的档案科,配备了3名专职档案人员,并在公司两个分厂下设档案管理分室,明确了各业务科室和车间的兼职档案人员,制定了各项档案管理制度,形成了相应的档案管理网络,保证了公司档案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为其档案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档案建到农户 科技送到田头
为了确保甘蔗原材料的供应量,公司对全县14539户种植户分别进行了调查,建立了“米糖公司种蔗农户档案卡”,对每户的土地面积、土壤情况、海拔高度、人口状况、文化素质、经济收入等进行了登记建档。根据“米糖公司种蔗农户档案卡”,公司共派出了38名住乡、村农务员,要求他们把自己当成蔗农,处处为农户着想,深入到农户、田间地头,为农民提供相关的技术服务。同时,公司还定期编印了“米糖报”(蔗区版)等宣传资料,在上面刊载了“不同区域可栽种的甘蔗品种建议表”、“常用三类肥料的区别及特点”、“肥料的用法用量”等科学知识,适时发到农民手中,为农民的土地是否能种甘蔗、种什么品种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交给他们一些科学的种植技巧。
三、以档案为依据 开发二线基地
公司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后,原有的甘蔗种植面积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为了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原材料的产量和质量,决定开发甘蔗二线基地。在开发期间,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鼓励农户多开发土地,多种植甘蔗,公司给予了很多优惠政策。一是用贴息贷款的方式支持乡村修公路1240多公里,运输甘蔗的道路修到了地头。农民每开发1亩地,给300元的贴息贷款,每修1公里路,无偿给予2500元的补助。其间,由于充分利用了科技档案信息资源,避免了在不宜种植区的无效投资、减少了大量的路桥设计费用;二是建立科技档案信息网络,指导蔗农科学种蔗。公司以2000多元/吨的甘蔗种子价购进优良品种,采取“借种还种”、“良种优价”的政策为农民提供高产高收良种。如:住乡农务员根据农户档案中各家的土质状况、环境条件,建议草场乡4大队5队社员邓均基、邓均礼种植“台糖25号”,他们一下子种了8亩,结果每亩比原来多收入100多元;三是采取地膜补贴,公司的技术人员根据农户档案,科学推广地膜,凡是农户用了地膜的,连续3年每亩补贴50元。农户用了地膜后,有效生长期变长,每亩增产2吨,增加含糖量0.5%,经济效益增加400万元。
四、签定种植协议 保障双方利益
公司每年与每户种蔗户签定“关于糖料甘蔗栽种和收购的协议”双方各执一份。协议明确了双方的责、权、利关系,既保证了农户的收入,又保障了公司的利益。农户有档案在手,种甘蔗的信心的决心大增。全县28个乡镇就有22个乡镇都种植了甘蔗,附近其他县的乡镇也有农民主动申请种植甘蔗。
协议签定后市场风险、自然风险全部由公司承担。如:2003-2004年间,米易县挂榜镇100多户蔗农种植的甘蔗遭到了严重的霜冻,甘蔗含糖量下降了2个百分点,1000多吨甘蔗由应产糖105吨下降到80吨左右,但公司仍然按照协议规定价格收购,造成了5万多元损失,而蔗农由于有了协议作为保证,每户避免了由于灾害带来的500多元的损失,切实保证了农民的利益。
反过来,如果遇到市场糖价的上涨,公司仍可以按原协议规定的价格收购甘蔗,公司的利益和效益又能得到充分保障。如:1998年市场糖价的上涨,成都军区后勤部38分部军区农场自办的一个小型糖厂,以高价收购米易县昔街乡等地农民的甘蔗,致使该公司的生产原材料受到严重威胁,公司依据与农民所签协议,状告农民违约、军区农场糖厂侵权。此事引起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有关部门和领导的协调,军区农场糖厂将所收购的甘蔗交还米易华森糖业公司,公司有了充足的原材料,蔗糖生产因此未受影响,为公司挽回了近百万元的损失。
五、农业产业化档案 为“三农”服务
四川米易华森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带领农民致富、为“三农”服务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该公司每年上交财政一千多万元。他们将全县的农民工、运输户都一一建档,每年到了榨季,就根据农民工档案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各运输户按公司指定的地点、时间、运输量按时到农户田间地头将甘蔗运到公司,每年仅此一项公司就有300-500万元的支出。同时在每年榨季都要根据档案资料,将熟练的农民工招回公司,每年所用农民工700人左右,每人每月工资在500-600元之间,这一项每年大约支出120多万元。每到甘蔗榨季,蔗区就出现一派繁忙景象,与此同时还带动了当地的餐饮服务、运输业、修车业等服务行业,解决了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其各尽所能,各有所得,真正达到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致富、为“三农”服务的目的。
农业产业化档案涉及范围广,涵盖知识门类多,综合性强,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档案是一个完整的农业产业化生产体系综合性的记实资料。农业产业化档案的收集、归档、开发利用,特别是现代化管理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和探索。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加强指导、协调,农业产业化档案如何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化服务,为“三农”服务,我们将继续进行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