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与交流1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困惑与出路
攀枝花学院 邹吉辉
摘要 30年来档案本质属性观点已近20种,大致反映出六种不同立
场的基本认识,通过解读深感困惑,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破解困惑的策略选择。
关键词 档案本质属性 观点 解读 困惑 策略 选择
自1981年初姚史清先生提出“原始记录是档案质的规定性” [1],揭开新时期档案本质属性探索序幕至今,关于档案本质属性认识的观点有20来种,其中“原始记录性”说获得较广认同成为主流观点,其余皆为“散户”之见。纵观30年研究历程,各种观点在论争中不断爆发,又在爆发中不断论争,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学术景观:既见不同观点相互论争,又见“散户”共同挑战主流,此起彼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一方面反映了百花齐放的学术繁荣,另一方面也透露了矛盾错综的学术乱象,令人喜忧参半。本文以文件和档案非同一事物为前提,讨论档案本质属性研究。
1、 档案本质属性观点简析
(一)档案形成过程解析
欲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必先了解档案从何处来,为何而来,向何处
去,为何而去等基本问题,即档案形成过程。为此,笔者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将档案形成过程的基本路线解析如下:
文档形成者
人类处理公、私事务的社会活动
产生文件
工具作用 凭证作用
(现行文件) (半现行文件,前档案)
文件管理工作
现行文件管理工作 半现行文件(前档案)管理工作
(文档形成者或社会托管者)
社会档案管理者
历史文化作用(非现行文件,档案)
非现行文件(档案)管理工作
路线图要点说明:
1、本图主要依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解析档案形成基本过程,其中略作修改之处是文件的工具作用和前档案的凭证作用既有共生关系,也有承续关系,即一方面文件为处理事务提供工具,前档案为处理事务提供凭证,同样都是处理事务的必然产物,只不过前者是完全的,后者是不完全的;另一方面,按照人类处理事务的惯例(规律),文件工具作用发挥在前,前档案凭证作用发挥在后并为验证文件工具作用是否发挥、怎么发挥、发挥怎样等提供内容、方式、时间和空间等实据。
2、如图所示,在档案形成过程中,先有文件和档案,然后才有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工作,即文件和档案在前,其管理工作在后,而不是相反。且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前档案(半现行文件)及其管理工作(属于文档形成者职能,为其提供办事凭证和验证实据,可自管或社会托管),后一阶段为档案(非现行文件)及其管理工作(属于社会档案管理者职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文化信息),可见前者目的在于“利己”(为形成者服务),后者目的在于“利他”(为社会服务)。
(二)档案本质属性观点基本解读
以档案形成过程解读档案本质属性诸观点,大致反映出六种不同立
场的基本认识,笔者试撮要简析,以商同仁。
1、以文件本质属性代替档案本质属性
其代表性观点是原始记录性说。此说建立在整个文件运动的认识基
础之上,根据各阶段文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一致性,确定不同阶段文件都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共同本质属性,这种只看到各阶段文件共性而抹杀其个性的无差别观,反映了早期广义文件概念(即文件包含档案)泛化的经验性和粗放型认识。当然,从广义文件概念来看,此论显然无可非议。但从我国社会分工来看,广义文件概念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根据主要有三:一是管理体制不同,文件和档案分属于不同的主管机关;二是法规制度不同,文件没有专门立法,现行规定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档案除有专门立法外,还形成了以档案法律为主体的法规体系;三是社会属性不同,文件尚未成为一项独立的社会事业,只是机关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档案已是一项具有科学文化性质的独立社会事业。再说,档案学已是一门独立二级学科,文件学尚未形成独立学科,可见用文件涵盖档案显然于理不合。因此,如果无视我国国情,一厢情愿地主张以致泛化广义文件概念,不仅无益于档案学理论的规范化建设和科学发展,而且势必造成思想上、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混乱,对相关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最终导致档案事业和档案学科“被边缘化”,以致档案人(理论者和实践者)看不清未来前途(也许有人认为这是狭隘档案论者的悲观情绪和危言耸听)。基于此,笔者不主张用广义文件概念取代我国传统的文件概念和档案概念,故不敢苟同原始记录性是档案本质属性的观点,因为该观点并没有把文件和档案区别开来,质言之,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来说,它所揭示的只是文件的本质属性,而非档案的本质属性。但因其影响为时最长、范围最广,故不少人一时难以接受质疑者的批评意见。
2、以档案管理行为代替档案本质属性
其观点有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鉴
定和整理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等。诸说均建于半现行文件和非现行文件管理工作的认识基础之上,即将管理工作的环节或目的作为档案本质属性。其令人莫名其妙和难以接受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缺乏实践依据,前述已知,先有档案然后才有档案管理工作,即档案在前档案工作在后,换言之,没有档案就没有档案工作,因此,认识档案本质属性,只能从档案本身出发,才能抓住问题的根本。否则,从档案管理工作出发,岂非缘木求鱼,不得要领?二是不符合逻辑规律,如前所析,档案和档案管理工作之间既为因果关系,两者又非同类概念(档案属于事物,档案管理工作属于行为)因此,若用档案管理工作来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岂不是因果颠倒、逻辑混乱吗?如此观点既然缺乏实践和理论的依据,就不可能科学合理地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欲令人信服,愚以为难矣。
3、以文件本质属性和档案管理行为代替档案本质属性
其观点有三属性的交集说、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该说看到了前两类观点的认识局限和理论缺陷,试图扬长避短,吸收其合理的思想因素和理论成分,以综合归纳的方式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令人遗憾的是,该说看似优化了前两类观点,实则继续并集合了其思维短板,反而距离科学的认识观和方法论越来越远,完全有违立论者更新观念、发展科学之初衷。
4、以档案一般属性代替档案本质属性
其观点有信息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该说虽然看到了档案的某一方面的特点,但这些特点并非专属档案,不足以将档案与非档案的事物区别开来,故未能准确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其可信度亦不足道也。虽如此,但它们立足于档案本身探索档案本质属性的思维角度、路线和方法,却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倘若继续沿着这条道路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努力使视点再准确一点、视域再扩展一点、透视再深刻一点,其认识和发现将会越来越接近科学真理了。
5、近似于档案本质属性
其观点有非现行性说、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笔者以为,较之其他观点,它们更有助于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理由如下:从档案实践和理论发展史来看,档案不仅是“一个历史经验基因库”,而且也是“一个历史思想基因库”,它具有“实用性+记忆性”的价值特性[2]。这三种观点正是基于对档案价值特性的认识而形成的理论概括,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一定程度上近似于档案的本质属性,或者说,它们距离档案本质属性的科学认识也许仅有一步之遥。虽如此,但这一步之遥的目标,据笔者看来,仍然“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要想准确地将其探寻出来,尚需博采众长的胸怀,透视云雾的眼力,艰苦跋涉的毅力和勇攀高峰的胆识,否则,就只能留下“寻隐者不遇”的遗憾了。
6、以文件本质属性及其后续作用定位档案本质属性
其观点有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两说。它们从考量文件后续作用入手来揭示并定位档案的本质属性,虽然其论述用语及含义不尽相同,但其论述方式却完全一致,即通过文件本质属性(直接历史记录、原始记录性)链接后文件特性(事后有用性、潜在有用性)的论述方式对档案的本质属性进行理论抽象和概括。如果以上解读没有背离两说原意的话,那么给予我们的启示是:研究档案本质属性应立足档案本身,文件本质属性只是认识档案本质属性的参照系统或前提条件,而不是档案本质属性,更不能取代档案本质属性。因此,在档案本质属性研讨中,两说无疑对理论创新和深化认识有所助益。只不过,两说尚存两点疑窦,一是所谓“事后有用性”与“潜在有用性”,似乎过于活泛和玄虚,不便把握;二是将文件本质属性作为档案本质属性的论述成分,似乎画蛇添足,有嫌冗余。
二、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困惑
解读档案本质属性诸观点,笔者对其研究深感困惑:
(一)研究对象的确当性与不当性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也许有人认为这并非问题,即使姑且当作问题,也是一个伪命题,不屑一顾,因为答案本已十分清楚:“档案。”然而在研究过程中,除了“档案”外,还有四种答案,笔者试将其分为以下两类:
1、研究对象确当
所谓研究对象确当,是指研究者以档案为特定指向,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档案与非档案的质的规定性,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使档案和非档案区别开来的认识过程。如此观点有非现行性说、信息性说、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凭证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等等。
2、研究对象不当
所谓研究对象不当,是指研究者以档案相关事物为特定指向,通过系统分析和比较一定的档案相关事物与一定的非档案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试图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使档案和非档案区别开来的认识过程。如此观点较为复杂,主要存在四种情况,一种是以文件本质属性代替档案本质属性,扩大了研究对象,如原始记录性说;一种是以档案管理行为代替档案本质属性,异化了研究对象,如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鉴定和整理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一种是以文件本质属性和档案管理行为代替档案本质属性,扩大并异化了研究对象,如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一种是将文件本质属性、档案一般属性等混合为一体来认识档案本质属性,混乱了研究对象,如三属性的交集说。
(二)研究思路的循环性与不循环性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可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有些观点反映了相同的思维模式,有些观点反映了不同的思维模式,现分析如下:
1、研究思路循环
所谓研究思路循环,是指研究者对档案本质属性的探索被局限于某一种思维模式范围内,所形成的观点或大同小异,或实同名异,即所得结论基本上根植于同一认识基点,或者说其思维路径围绕着一个相同的认识范畴作环形运动。如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均以档案管理行为其思维模式;再如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均以文件后续作用为其思维模式。因此,研究思路的循环性亦可谓之研究思维的同向性。
2、研究思路不循环
所谓研究思路不循环,是指研究者对档案本质属性的探索不为某一种思维模式所局限,所形成的观点与其他观点或迥然不同,或大异小同,即所得结论与其他观点不是根植于同一认识基点,或者说其思维路径围绕着不同的认识范畴作放射运动。如原始记录性说、历史再现性说、非现行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凭证性说、备以查考性说等,其思维模式均不相同。因此,研究思路的不循环性亦可谓之研究思维的异向性。
(三)研究层面的明确性与模糊性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过程中,各种观点在认识层面上有所不同,出现了宏观层面(广义档案)、微观层面(狭义档案)、宏观与微观结合(广狭兼具)三种认识平台。
1、研究层面明确
所谓研究层面明确,是指研究者或从宏观层面(广义档案),或从微观层面(狭义档案)探索档案的本质属性,虽然观点大相径庭,但认识层面明确,论述过程清晰。如原始记录性说、历史再现性说、非现行性说、凭证性说、信息性说等,均从宏观层面(广义档案)认识档案本质属性;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均从微观层面(狭义档案)认识档案本质属性。
2、研究层面模糊
所谓研究层面模糊,是指研究者探索档案本质属性的认识层面不明确,既非宏观层面(广义档案),也非微观层面(狭义档案),由于认识层面夹缠不清,论述过程犹如雾里看花。如三属性的交集说、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其研究层面令人难以把握。
(四)研究视角的一定性与不定性
综观档案本质属性研究各种观点,大致可分为“自然”形成、“人为有意”形成、综合形成三种认识视角。
1、研究视角一定
所谓研究视角一定,是指研究者或从“自然”形成,或从“人为有意”形成的观察角度来认识和探索档案的本质属性,虽然立场和观点呈现出一定的矛盾对立性,但视角清楚,论证集中,结论明确。如原始记录性说、非现行性说、信息性说、历史再现性说、可追溯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凭证性说等,均体现了档案本质属性“自然”形成的基本认识;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等,均反映出档案本质属性“人为有意”形成的基本认识。
2、研究视角不定
所谓研究视角不定,是指研究者探索档案本质属性的观察角度不确定,既全非“自然”形成,也全非“人为有意”形成,由于观察角度不一定,其论证和结论显得有些勉强凑合或生搬硬套。如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三属性的交集说、原始记录与归档保存备查性说等。
(五)研究方法的单一性与综合性
档案本质属性探索过程中,学者们独立或综合运用了“哲学”、“信息学”、“管理学”、“档案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
1、研究方法单一
所谓研究方法单一,是指研究者主要运用某一种学科基本原理或某一种理论观点来研究和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如原始记录性说主要运用档案学基础理论,凭证性说、保存备查性说、备以查考性说、归档和集中保存性说、归档保存以备查考性说主要运用档案管理学应用理论,非现行性说主要运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信息性说主要运用信息论学说等。
2、研究方法综合
所谓研究方法综合,是指研究者运用多种学科基本原理或多种理论观点来综合研究和揭示档案的本质属性。如直接历史记录事后有用性说、原始记录性材料内容的潜在有用性说综合运用了档案学、信息学、预测学理论,历史再现性说、结构性说、内在有机联系性说则综合运用了哲学、信息学、管理学、档案学理论等等。
以上困惑所论析的矛盾对立关系并非绝对的,一是相对于一定的思维方式和认识特点比较而言的,二是相互之间或有某些交叉或包容之处,三是为简便论述以利阅读理解引起同仁高度关注。
三、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策略选择
随着档案学理论和实践不断向广度与深度的发展,档案本质属性作为档案学本体概念的核心要素,其基础作用及其研究价值日益凸显出来,虽然该项研究历经卅年并取得重大成就,但冷静下来细细思量,面对诸多困惑,笔者以为现在正处于一个继往开来的瓶颈阶段,即继什么、如何继与开什么、如何开,需要档案学界举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谋划方略,破解难题,走出困局,开创未来。
(一)科学定位认识基点
档案本质属性认识基点就是档案本质属性研究的逻辑起点,综观现有诸观点,其逻辑起点较为复杂,或信息,或文件,或档案(广义与狭义),或档案管理,或文件兼档案,或文件兼档案管理等等,因此,意见纷繁,莫衷一是,争论频发,各执一词。当此之时,科学定位认识基点,确定研究逻辑起点,应是探讨档案本质属性的第一要务。笔者以为,研究一事物本质属性,当以该事物本身为对象,以挖掘其产生的原因和目的为认识基点,故此,探讨档案本质属性就应以档案为对象,以档案产生的原因和目的为认识基点,否则舍本逐末,其结果必画虎类犬。
(二)着力搭建共识平台
探讨档案本质属性应先认识档案,当前关于档案概念则有广义、狭义、广狭兼具三种不同层面的定义,广义者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所称档案,狭义者如李荣忠先生所谓档案是“办理完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件” [3],广狭兼具者如王岚先生所言档案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或得到,并经过鉴定、整理的文献记录” [4]。这些定义层面的差异反映了作者不同的认识平台,从而决定了作者探讨档案本质属性时在认识视域、思维走向、理论抽象及其语言表述诸方面必然呈现出一定的趋异性,产生档案本质属性的广义、狭义、广狭兼具三种认识,成为不同观点纷争的分歧所在。为增强论辩的科学合理性,使学术争鸣成为真正有意义的理论探讨,充当理论建设必要和重要的助推器,档案学界应着力搭建探讨档案本质属性的共识平台。为此,笔者提议建立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广义档案概念的档案本质属性认识观念,这样既可将此事物(档案)与彼事物(非档案)区别开来,也可避免将事物(档案)和行为(档案管理)混为一谈的逻辑错误,还可使档案概念周延性更强,做到应档尽档涵盖完全。
(三)积极形成共识界面
探讨档案本质属性应了解档案的产生的原因和目的,现有观点反映了“自然”形成、“人为有意”形成、综合形成三种不同的思想观念,这些认识界面的差异正是学者争论不休、甚至是无谓争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避免无谓争论,档案学界应积极形成共识界面。笔者以为,档案来源于
人类处理公、私事务的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文件,这些文件的工具作用和凭证作用有着共生与承续的密切关系,即其既为处理事务提供工具,也为处理事务提供凭证,只是工具作用发挥在前,凭证作用发挥在后;当且仅当处理事务的作用(工具和凭证)发挥完毕,才从“利己”的形成者内部流通领域进入“利他”的社会公共流通领域,转而发挥历史文化作用(再现历史和传承文明)。[5]由此可见,就广义档案而言,凡文件均可随着其作用的依序转变而成为档案(即“自然”形成)。就狭义档案而言,文件在转变为档案的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选择(鉴定),第一次是在“工具作用”发挥完毕后,从中拣留只具“凭证作用”的文件;第二次是在“凭证作用”发挥完毕后,再从中拣留只具“历史文化作用”的文件,而这两次选择,表面看来似乎纯“人为”的,实际上“人为”和“自然”兼而有之,例如选择标准虽是人定的,但构成标准的具体内容(条件)却是一定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实(需要)有机结合的产物,绝非凭空想象出来的纯主观性的东西,再如选择工作虽是人做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但绝非任意或随意的个人行为,因为必须遵照一定的客观鉴定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档案的质量。因此,笔者认为,虽然档案形成过程自始至终都留下了“人为”的痕迹,但倘以“人为有意”形成观为思想指向,一是难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怕共识遥遥无期;二是树立“人为”标杆,难免以人治档之嫌,只怕误导不当人工干预,不利于档案标准化建设。故笔者主张以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自然”形成观作为探讨档案本质属性的共识界面,这样才能恰当地反映档案形成的客观规律,增强理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既可消解认识的主观性,尽量避免无谓的争论;又可加强实践的客观性,尽量减少档案收集、整理、鉴定等管理工作中不当的人为因素,规范档案工作行为,促进档案理论与实践健康、协调、持续的发展。
(四)合理创新认识方法
探讨档案本质属性既要以科学认识论为指导,又要用创新方法去开路,现有观点在思维模式和研究方法上已然异彩纷呈,不拘一格,提供了不少值得借鉴之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引发了各种争论。笔者以为,档案本质属性作为档案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可谓档案学基础之基础,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其探讨可视为档案学基础理论建设的一项微型系统工程,现已进入探讨深水区,绝大多数问题已暴露无遗,此时正是重新审视以前30年研究史,对未来研究设定路线图的大好时机。为此,有必要借鉴“顶层设计”的理念和方式,跳出局部认识的束缚和影响,改变此前“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研讨方式,重新对探讨进行设计,制定方案[6]。具体而言,档案本质属性作为客观事物属性之一,其研究应以唯物认识论和现代思维科学为指导,努力在现有同向性和异向性研究成果中优选并整合出确能科学合理的反映档案本质属性的具有标本性的理论观点,充分运用哲学、信息学、管理学、档案学等多种学科的认识方法,开展以同质性为主的档案机理研讨。从这个角度认识和探讨档案本质属性,虽然仍将遭遇各种波折,还会有诸多烦恼,但可以肯定地说,“顶层设计”必将有助于未来研究廓清思路,减少失误,科学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
档案本质属性研究虽历经30年,但仍方兴未艾,其原因正如列宁所说,真理很灵活,所以不会僵化;又很确定,所以人们才能为之奋斗[7]。
参考文献
[1] 姚史清. 什么是档案的本质属性[J]. 档案工作,1981(1)
[2]、[5]王仁秋,邹吉辉.略伦档案价值鉴定理论的发展阶段[J].档案与建设,2010(8):32-34,35
[3]李荣忠. “档案”定义之我见[J]. 档案工作,1980(4)
[4]王岚. 论档案定义的逻辑表述[J]. 档案学研究,1999(2)
[6]巩 峤. “顶层设计”不仅是概念[N].青岛日报,2010,21,20(6)
[7]梁衡.为什么不与毛泽东争?看周恩来总理的争与让[N]. 北京日报,200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