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档案论文 » 论文欣赏 » 正文

关于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11-15 11:20:27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716    评论:0
导读

研讨与交流2 关于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思考 攀枝花市卫生信息中心 王建雄 摘要: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战略思想就是要让档案部门的工作角色进行转换,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改变服务于国家与领导的思想,

研讨与交流2

 

关于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战略思想的思考

 

攀枝花市卫生信息中心 王建雄

 

摘要:档案部门以人为本战略思想就是要让档案部门的工作角色进行转换,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改变服务于国家与领导的思想充分地体现服务社会,服务于大众,从而使档案部门的档案工作有地位、有影响,使其在激烈的事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档案部门 以人为本 战略思想 思考

对于现代档案工作者来说,有一种档案现象值得深思我们为社会精心保存的作为“社会记忆”的档案,很少引起广大民众的关注;在我国档案部门保存的档案日均人数极少我国档案部门所的各类档案,虽然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唯一的和至关重要的,然而仍然很少为人们所知道和了解。总之些现存的宝贵档案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还没有发挥其自身的公共价值。

这种现象是公众不太需要档案,还是我们的档案部门对公众不够亲近民众呢?问题的症结应该在于后者。牢固地树立和坚持档案工作“以人为本”思想,全面实施亲近民众,树立为民的发展战略,把档案部门办成公众喜爱的对公众有用的科学文化事业基地,这不仅着眼于解决档案部门某些具体问题的战术层面的方法或对策,更是一种关于档案部门工作方针指导思想和宏观战略。

一、档案部门实施“以人为本”思想依据及动力

档案馆、室亲近民众是政治民主化的生体现。档案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档案与民众的亲近程度是社会文明程度、民主化程度的一种反应。在野蛮的奴隶社会,专制的封建社会以及独裁统治社会中,拥有档案是统治者特权,档案无公众性质可言,普通公民无利用档案权利可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不少国家颁布了信息权法,公民利用档案的“信息权”成为一项基本的民主权利。我国在1987年颁布了档案法,明确规定了向公民开放档案的方针,随着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开放的范围和力度开断地扩大。历史证明,社会越发展,文明越进步,国家越民主,民众就越有权利接近档案和利用档案,档案馆、室的公共性就越强。

档案馆、室,亲近民众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胡锦涛指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足点”。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提出了一切为民,以民为本的统筹发展观。档案馆、室实施亲民战略的思想,面向社会,走近公众,为人民的文化需求,维护自身利益和日常生活服务,满足公众利用档案的需要,实现公众信息共享的愿望,正是以实际行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

亲近民众是档案馆、室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基本理由。“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记录历史的社会记忆也是人民创造的,本应属于人民,成为民众共同的社会财富。档案馆、室是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理应服务于人民,为民众共享。以总体上说,档案与民众的疏离现象是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时期的特征,社会的进步呼唤社会记录的使用权进步地、最大限度地回归社会,回归民众。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档案法的颂布实施,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是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利益,而且还要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地方感和集体记忆。只有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档案馆、室才能产生社会效益,获得生存的社会基础,只有亲近民众,服务民众,档案馆、室,才能获得广泛的民众支持,获得发展的力量来源。

亲近民众是构建信息化社会档案馆、室核心竟争力的必然选择。在当今社会信息时代的过程中,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促进了一次又一次的职业竟争。可以认为,对于信息服务业而言,谁拥有用户谁就拥有发展前景,档案馆、室以其具有特殊重要价值的信息资源,积极主动地服务于民,就能拥有特定的用户群,生存自身的核心竟争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档案馆、室实施“为民”思想的策略

(一)要有亲近民众的思想观念

首先要从“官本位”思想转变为“民本位”思想。长期以来不少档案工作者把“档案工作为党和国家服务”简单地理解为是“为领导服务”,“为政府服务”,而对于社会团体,为公民个人的服务关注不够,热情不够。在不少民众眼里,档案馆、室是一个带有机要色彩的官方机构,难以接近,就连不少学者,公务员也不知档案馆、室藏档案可否利用。这不能不说是档案馆、室与民众的距离和档案工作者民众观念的淡漠。要亲近民众,档案作者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职业认知和情感,树立以民为本、为民服务的“民本位”思想,使自已的职业角色从特权的保护人”转变为公民民主权利的捍卫者,社会生活的服务者和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事实上,档案馆、室为党和政府服务与为公众服务并不是对立的,说到底,党和政府也是为人民服务的,随着政府服务职能的强化和政务过程的透明化,越来越多的政府记录从一开始就已可以公知于众的,而及时、高效的档案服务不仅可以有效地服务于政务活动,还可以成为政治民主化的一种有效监督与推动手段。

其次,要以“国家档案观”转变为“社会档案观”。长期以来,不少档案工作者认为档案是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历史记录,主要为国家行政事务服务,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为社会团体、私有企业、个人提供档案管理和利用服务。这种传统的“国家档案观”成为档案馆、室面向社会、亲近公众、贴近生活的一大思想障碍。我国档案工作者,随着档案法的颂布实施,档案理论的思想基础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从一种国家的理论发展到一种全社会的理论。“社会档案观”将公共档案馆、室带入一个更广阔的,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之中,要求兼顾社会、国家、家庭、个人四个层次,这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是一个重要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拓展。

(二)要有亲近民众的馆藏档案

档案馆、室可以吸引公众的是他们需要,喜爱的档案。然而,由于过去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原因,档案馆、室中保存的年代久远的档案中很少有反应民众的记录。从历史来看,自古以来,掌权者决定谁可以说话,谁必须保持沉默,即使在档案材料中也是如此。近代以来,在建立了民主政治的国家,公共档案馆开始接收一些非政权机构的档案,如接收是那些能够反映民众,贴近民众,反映人和人文现象的档案史料,从而使馆藏档案能够反映完整、真实的历史。当然,增强馆藏档案的社会性并不意味社会记录的泛档案化,“价值仍然是档案馆、室馆藏档案的灵魂,值得审视的是如何把价值主体从‘国家’转向‘社会’”。

(三)要有亲近民众的档案服务思想

“服务”是档案与公民之间的“金桥”,可以缩短以至清除档案馆室与公民之间的距离。因此,档案馆、室应该在为公民服务上把文章做足做大,做好。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周全、透明的服务政策和服务制度,一方面让档案工作者有所遵循,减少因规避风险而不适当地扩大限制利用范围的保守倾向,同时,要采取多样化对公民具有亲合力的服务方式,让利用者用得明白,用得方便,用得放心。

(四)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要满腔热情地想方设法提供让利用者信服,愉悦的高质量服务比如,提供开放档案目录,准确的档案检索,高水平的档案咨询服务;提供专题查询,远程查询,跟踪服务;提供档案证明,个人档案等等,从而为不同需求的利用者提供最满意的服务,使不同职业,不同层次的公民都能与档案馆、室结缘,领略档案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成为档案馆、室的忠实用户和亲近朋友。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广大公民对档案、档案馆、室的认同是与档案馆、室,档案工作者对他们的认同成正比的。如果档案工作者树立起面向为民的思想和社会档案观,不仅服务于政府机关,也给各种社会组织,民间团体以至公民个人多一点“档案关怀”,公民必然报之以档案馆、室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档案馆、室将因获得广泛的公众基础而富于机。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11/1619.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