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与交流4
谋档案工作防灾减损策略,促社会和谐发展
攀枝花学院 周小平
摘要:灾难危害具大,人类都不愿遭遇它,但由于灾难突发性,又使得人类恐而避之。档案作为历史发展的原始记录,档案人有责任从灾难相关的档案知识与信息中探寻遵循自然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预防灾难发生和减少灾难损失的策略。
关键词:档案工作 防灾减损 策略 和谐发展
人类对灾难的态度向来是拒绝的,灾难不仅会使我们失去财产和生命,而且会给我们带来痛苦和悲伤,但是对大自然来说它是自身活动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如何找到两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既在遵循自然运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预防灾难发生和减少灾难损失),就是人类必须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作为档案工作者,有义务立足本职探讨和寻求最佳策略,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作出本职的奉献。
一、灾难的含义
“灾”是指水、火、荒旱所造成的祸害;个人的不幸遭遇①。“难”是指灾患,困苦②,我们把灾难组成一个词,就可以理解为自然的或者人为的严重损害。常见的有火灾、水灾、旱灾、荒灾、地震和病毒等,总体归纳起来就两大类,一类是自然运动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如地震、火山喷发、洪水、干旱等;一种是人为故意或者无意造成的灾难,如火灾、信息病毒、战争、疾病、害虫、交通车祸等。
二、灾难起由
灾难起因一般可以分为人为起因、自然起因、综合因素起因三种。
(一)人为起因灾难。主要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过程中的行为、手段及方式不当造成的灾难,如交通灾难,火灾、疾病、信息病毒、污染等。
(二)自然起因灾难。是指自然界在自身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并且给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痛苦的一些活动形式。如火山爆发,地震,地裂,塌陷等。
(三)综合因素起因。是指人为和自然混和造成的灾难,这种是指人类在改造和征服自然过程中所采取的行为、手段及方式与自然的内在运动规律不协调造成的后果形式。如,陆地沙漠化,泥石流。
三、灾难的特性
(一)自然灾难
1.自然运动结果体现。自然界存在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的,通过运动调节自身的结构与组织,使其存在更加合理和更加适应自然界的发展和变化。自然界运动很多,有的对我们有利,有的对我们人类有害,其中灾难就是其中有害体现形式之一。
2.无法准确估量。许多自然灾难的发生都是宇宙自然界长期运动的结果,由于其运动的深藏性与隐蔽性,仅靠现有的科技设备与手段无法完成准确的估量与预测。
3.规律可索性。自然界的存在物质都是运动的,只要运动都具有一定的规律,人类可以通过探索其运动过程,发现其运动规律,结合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趋利避害,实现大自然与人类的和睦相融。
4.可防性与可控性。由于自然运动的规律性,人类可根据其运动规律,相对明确其爆发的相对时间与地点,然后提前做好相关的防备,以减少或者杜绝灾难给我我们带来的沉重损失。
(二)人为灾难
1.可防性。人为灾难主要是由于人的主观原因造成的,主要表现为行为或者所采取方式,方法与手段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只要我们在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过程中加强管理,克服人类主观性,严格按照客观事物规律办事,这样就可以防止灾难发生。
2.教育与警示性。任何事物都有双面性,灾难发生的同时也是面对现实进行教育的时机,我们要把每一次灾难作为一次沉痛的教训,警示其它人员注意自身行为与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界的协调。
3.可控性。指灾难发生后对受害者的伤害程度以及对社会危害性的可控。通过对灾难造事者的控制与管理,以及在社会上的正面宣传和采取果敢措施进行全面控制与管理,对灾难发生造成的严重后果进行降化处理,直至消失。
三、档案工作在防灾减损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档案工作作为保存和记录自然和社会运动历史记录的一项社会性服务事业,其主要职责是收集齐全相关内容的所有历史记录,建立起灾难主题相关的档案资源体系,同时也要对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建立起档案资源利用体系,服务于防灾减损工作。
(一)提供预防参考资料。灾难作为自然或者人为运动或者行为结果给人类或者社会带来的一种结果体现,其发生必然与当地的气候与人文相关,这些相关知识与信息大多记录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之中,档案工作可以通过提供相关主题的历史记录材料帮助相关单位与人员做好防灾准备工作,对防灾减损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用。
(二)提供建设依据,维护和恢复自然与社会的原始状态
档案记录着灾难发生前的所有信息,是灾难发生前的所有历史与自然的再现的唯一依据,为了尽快地解除灾难带来的系列问题,恢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必须以档案记录为参照。因此,抢救灾难中受损和受困的档案显得特别的重要,档案工作者应该把档案看作比生命还重要,象生命一样地爱护和维护它,确保其安全与完整,为灾后恢复和发展生产提供档案原始依据。
(三)收集灾难发生过程中的相关讯息。
灾难的发生虽然有时是不可避免,但他的损害有时是可以避免或者减轻的,在灾后除了弥补灾难创伤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吸取相关的经验与教训,提前作好相关的防备,因此必须对灾难发生的相关讯息进行收集,建立起充足与完善的灾难讯息资源体系,为全面地把握与控制灾难发生及相关损害奠定基础。
(四)恢复灾前相关状态信息。根据原始档案记录和备份,及时把备份好的相关信息恢复进入因受灾难而被破坏掉的相关系统,使其保持灾前原状,因此方便群众,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团结。
四、档案工作防灾减损的策略
(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灾难固然可怕,也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但当我们面临灾难时必须树立一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地践行创先争优活动,具有向大自然挑战,向灾难索回损失的野心和壮志,摒弃那种谈灾色变的心理与思想。
(二)建立“三个体系”。指建立防灾减损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防灾减损档案资源的利用体系,建立防灾减损的档案资源的安全体系。
1.建立和丰富防灾减损的档案资源体系
完善和充实相关记录。物质每时在运动,社会每刻在发展,伴随着这些运动与发展的同时,灾难也一并产生,不管灾难的大与小,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与结果,同时也有人类社会趋利避害的相关措施与手段,这些措施与手段的相关历史记录就是我们档案工作收集的重点内容之一,尽量地把每次灾难发生、发展及结果处理的相关资料收集详实与齐全,建立起全社会的防灾减损档案资源体系,为以后的避灾、预灾,减灾工作提供详实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2.建立防灾减损档案资源利用体系。由于灾难随时随地可能发生,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天生本能,因此人们对此相关信息需求非常迫切,必须建立一种便于各类各层人员随时随地利用防灾减损档案的体系,他们通过该体系,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相关的档案,了解相关的知识,撑握相关的技能,为防灾减损奠定坚实的基础。
3.建立防灾减损档案的安全体系。由于该项档案内容信息与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必须对其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使其始终处于可控与可用状,为防灾减损档案的全面利用创造积极条件。
建立多重备份。“防患于未然”这是我们常说的最好也是最有效的安全体系内容之一,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就目前而言,最好的方式就是实行多重备份,对重要的各类档案资源进行异质异地的多重备份,建立跨地区,跨流域,跨地带的互保安全网络体系。
(三)加强档案信息编研
灾难作为自然或者人为运动或者行为结果给人类或者社会带来的一种结果体现,其发生必然与当地的气候与人文相关。这些相关性大多记录在了相关的科学研究之中,档案工作者就必须把这些相关主题记录材料进行专题汇编,让更多的人了解相关知识,让人们达到一种在心理上恐惧它,意思上认识它,行动上避开它(人为灾害),技能方面控制它的程度,增强人类战胜大自然的信心与激情,让人类在无能为力的大自然灾害面前充满自信。
(四)加强灾害档案信息的公布与宣传
不管是人为灾害还是自然灾害,对其整个事件的处理都会形成相关的档案资料,为了防止类似人为灾害事件的发生和增强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防御能力与抵抗力,必须及时公布相关的处理信息,并且加强相关档案信息的宣传,尽量减少或者避免人为灾害的再次发生,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与技能。
档案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记录历史,让历史得以延续,然而灾害(不管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的目的就让和平发展的历史出现曲折,甚至是让历史毁掉,因此对抗灾害就成为了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利用档案工作让人类全面了解灾害,充分地认识灾害,撑握避灾的能力与技巧,真正做到灾前有防,灾中不退缩,灾后积极应对与抢救,使各类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甚至消失(人为灾害)。
参考文献
【1】.商务印书馆,新化字典,1990年重排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第7版,560页。
【2】. 商务印书馆,新化字典,1990年重排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2月第7版,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