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光勋
近年来,档案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对如何把综合档案馆建设成“公共档案馆”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已发表和出版了多篇论文及多部专著,笔者读之,受益非浅。本文想就“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问题作一些研究,希望得到有关专家的指正。
一、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属性的确立
“公共档案馆”的提法来源于英国。英国在1838年8月《公共档案法》颁布后,就成立了中央级国家档案馆。之所以称其为“公共档案馆”,是为了区别于政府机关档案馆、教会档案馆、大学档案馆、私人企业档案馆等。⑴ 在我国,从理论上讲,自《档案法》颁布后,各级综合档案馆已经转化为国家公共档案馆。然而,此时更多的是概念化的东西,与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档案馆”还相差甚远。如今,我国各级档案馆正在进行新一轮建设,要重塑档案馆的形象,要树立“公共档案馆”的形象,文化建设是其重要的内容。
1、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属性的由来
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是由我国档案的法律和法规所决定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国家档案局就作出规定:省级以上的档案馆都要建立相对独立的科学文化事业实体。1983年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更明确地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
1987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和提供利用各分管范围内的档案。”1988年,国家档案局在“国档发(1988)13号”文件中还指出:“充分发挥档案馆对整个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必须首先是档案馆摆脱以往作为档案行政部门的内部机构和用行政管理方式进行管理的格局,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实体。”
从以上我国颁布的档案法律和法规来看,我国档案馆的性质是文化事业机构,明确提出了档案馆是档案工作的主体,要拓展为社会服务的功能,充分发挥档案馆的积极作用,把档案馆建成独立的科学文化事业实体。
2、专家学者对“公共档案馆”文化属性的认识
在我国档案馆的发展史上,由综合档案馆发展到“公共档案馆”,它不只是名称的改变。从根本上来说,它不仅是对档案馆理念认识的转变,还表现了档案馆在社会公众中形象的转变。什么是“公共档案馆”?从文化意义上讲,公共档案馆??它在馆藏资源上应能全面反映社会历史面貌,在内容上应更贴近社会和公众,在利用上应该更趋于大众化,它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机构。
随着“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问题的提出,它已成为各国档案学者共同关心的课题。在第十四届国际档案大会上,英国档案学者迈克尔?库克在《中央与地方档案机构与社会的关系》一文中说:“整个社会应该把档案馆看作是一个文化机构,即使给档案馆贴上‘文化娱乐’、甚至‘消遣’的标签也是无可厚非的。虽然档案馆像博物馆和参考图书馆一样与纯娱乐性机构相比有着更严肃的目的,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如果人们愿意,闲之无事时,就可以去这些由社会建立起来的机构,按照个人的兴趣进行活动。”⑵ 迈克尔?库克认为:档案馆是一个文化机构,它同博物馆、图书馆一样,又是供人们文化休闲的场所。
我国档案学者冯惠玲教授认为:“现代公共档案馆的发展战略之一应该是亲近民众,最大限度地为人民服务,把档案馆办成公众喜爱的、对公众有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⑶ 她认为公共档案馆是对公众有用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并把“公共档案馆”的亲民性、为公众服务看作是一种发展战略。这是“公共档案馆”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档案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3、我国政府对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的重视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加快,政府的职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WTO的法律条文就明确规定:加入世贸组织的各个成员国政府,必须恪守“透明度原则”,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迅速公开对外贸易的各项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和司法判决,包括政府机构之间签署的现行协定和条约,保证竞争的公开、公平和公正。
各级综合档案馆要积极为政府职能的转变做出贡献。档案馆从业人员要利用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向社会提供规范、权威、系统有效的信息。当前各级档案馆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做好档案信息的基础工作,保证有足够的信息可以提供利用。
早在1995年,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的王刚同志就强调:“要加强档案馆建设和基础工作,搞好利用服务”,“通过‘九五’的努力,使各级各类档案馆的总体素质和基础工作达到一个新水平。”⑷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各级档案馆在基础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档案从业人员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我国的档案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进入新世纪,“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得到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第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朱?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强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档案馆等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他把档案馆列入我国“公共文化”范畴,要求对其设施加强建设。赋予档案馆“公共文化”的职能,这对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最近,陈良宇同志在深入文艺院团和院校调研时也讲:“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更加注重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加注重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要“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发掘城市的文化资源优势,不断拓展新领域、新阵地、新空间,大踏步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⑸ 这就为发掘地方档案文化资源,拓展档案文化“新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存在的困难
加强“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塑造档案馆的文化形象是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的“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将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难。
1、馆藏档案资源文化内涵不足
档案记载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档案工作者要为普通百姓创造一个能反映他们生活喜好、满足他们需求的文献材料世界。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生活的关注,他们对档案文化的要求也会提高。我国的档案馆藏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吗?回答不能完全肯定。
目前不少的综合性档案馆,保存的档案数量是不少,但存在着馆藏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从数量上讲,公务档案比较多,档案种类总体匮乏,不能满足公众多方面的要求;从质量上讲,馆藏比较单一,有特色的档案不多,其文化内涵明显不足,难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困难很大。
档案馆应该为各级党政机关服务、为专家学者服务,它也应该为社会上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的人服务。《档案法》规定:我国公民可以进入档案馆利用已开放的档案。然而,在现行文件开放以前,进档案馆利用者中以党政机关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为多,普通百姓则寥寥无几。而在法国国家档案馆,年利用者达12?5万人次,私人利用者占50%,这些人中查阅家谱的又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这同我们国家的档案利用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什么同样是文化事业机构会有那么大的差别?笔者认为:差别在于我们档案馆内的馆藏资源文化的内涵和结构,缺少吸引一般社会公众的文化产品。因而急需要加强档案馆的文化建设,增加档案种类,提升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文化内涵。
2、从业人员为公众服务的文化意识滞后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是激发城市活力的源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需要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促进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作为文化事业机构的各级档案馆,在地方都有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在开拓档案文化方面,为自己的城市服务,有许多事可以做。但是,在我国,由于档案从业人员文化服务的意识比较滞后,成绩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档案馆的从业人员长期在政府机关工作,传统的档案馆工作是一个很少与社会进行人员、物质和信息的交流的半封闭性系统。长期以来他们受传统的机关工作作风的影响,视档案馆为“机要重地”,非常注重传统的自然资源建设,没有认识到“公共档案馆”文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没有把档案文化服务看成是拓展档案服务的重要内容,难以融入社会。
二是档案馆的从业人员缺乏“文化”服务意识。他们习惯守着馆藏档案,埋怨社会公众档案意识不强,没有打造档案文化的精品,主动为他们服务。在这方面,图书馆、博物馆要比档案馆做得好。当今,我们档案馆的从业人员,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服务意识,打造档案文化精品,直接为公众服务。
3、档案馆缺少“亲民性”
加拿大档案学者特里?库克指出:“20世纪末期公众对档案的认识,或至少对用纳税资金建立起来的档案馆的认识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档案现在‘属于人民、为人民服务,甚至通常由人民管理’。”“在普通公民看来,档案不仅要涉及政府的职责和保护公民的个人权益,而且更多的还应该为他们提供根源感、身份感和集体记忆。”⑹ “公共档案馆”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亲民性”,为社会公众服务,这是档案事业发展进步的表现。
目前,我国的档案馆缺少“亲民性”,究其原因,除了档案文化资源匮乏外,最大的弊端是开放的力度不够,这也是造成公众难以“亲近”档案馆的原因。这就要求档案馆的从业人员,改变服务方式,用丰富馆藏资源吸引公众,使档案馆成为广大民众求知、寻史、教育和休闲的场所。
实践证明,只要档案馆加大开放的力度,增加社会公众的知情权,这样的档案馆才有“亲民性”,普通百姓才会喜欢。2002年9月2日,上海市档案馆“现行文件阅览窗口”正式向社会开放,出现了人潮涌动,市民排队查阅现行文件的火爆场面。⑺ 档案馆向社会开放现行档案,是主动为公众服务、“亲民性”的具体表现。
三、我国“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措施
我国“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档案文化建设,丰富馆藏档案的文化内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档案的来源和利用呈现出社会化的趋势。作为“公共档案馆”,它保存着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各种信息资源,它理应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满足为公众服务的需求,各级档案馆要以档案文化建设为中心,不断丰富馆藏文化内涵。
首先,“以人为本”确立档案接收的范围,依法调控国家文化档案资源。我国各级档案馆,它们应该注意收集保存能反映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社会发展变化的档案。同时,还要根据公众的文化需求,扩大馆藏档案的接收范围,依法接收有关的文化档案。例如:科学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等著名人物的书信、手稿、照片等档案;反映一个宗族历史情况的档案;私人企业、社会团体档案等,来丰富馆藏资源。
其次,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尽快建立档案文化目录中心。图书馆是用它丰富的馆藏图书资料招揽、吸引读者,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服务;博物馆是用它丰富多彩的展览吸引观众,如:上海博物馆举办的宋代“淳化阁帖”展、埃及文物展等,引来了成千上万的观众参观;档案馆同样具备了许多与图书馆、博物馆一样的功能,它为什么门庭冷落?笔者认为:主要是图书馆、博物馆长期以来以文化建设为中心,把为公众服务为己任。而档案馆在文化建设方面起步较晚,基础太薄;再则是档案从业人员对档案文化的作用认识不足。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尽快在全国各中心城市建立档案文化目录中心,把各级档案馆中丰富的文化资源汇集至中心,让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层次的人共享。
2、延伸档案文化的多功能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开始关注精神生活的享受。据1996年,对我国9个省近5000人的调查:实行双休日后,有11?9%的人将时间用于娱乐,另有30?66%的人却无所事事,对休闲生活不满意。⑻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档案馆的从业人员,能从社会文化需求的角度去拓展档案馆的功能,把档案馆建设成公众休闲消遣的场所,也能解决他们中的部分人群文化休闲的需求。
首先,把档案馆建成公众文化休闲活动的场所。“档案不再是‘君主的心脏、安慰的珍宝’,而是作为‘社会的记忆’而存在;利用档案已不再是统治者的特权,而成为广大公民的权利。”⑼ 我们档案馆的建设者们,可以吸收国外同行的经验。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档案馆,它每年接待利用者3万人次。在档案馆内,设有展览大厅、阅览室、会议室,还有小卖部等,洋溢着一种文明温馨的文化气息。⑽ 我们在环境选择和馆库设计建设时,要以人为本,在档案馆内设置展览厅、报告厅、研讨厅、放映厅以及其他类型的休闲服务厅,提升档案馆的文化形象。最大限度地亲近和方便公众,使档案馆成为社会公众经常喜欢去的地方。
其次,把多样性的档案文化服务送进社区。档案是国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用以为公众服务的物质基础。档案馆要把档案文化服务“扩展到社区、家庭以及与文化教育相关的各个领域,形成社区文化休闲中心”。⑾
第一,在社区开展档案公益性服务。把档案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与社区结成紧密的联系,这是档案工作的方向。档案从业人员可以在社区帮助公众组建家庭档案、个人档案、宝宝成长档案等;联合社区开展各种档案服务活动,如:举行档案知识竞赛、推出各类讲座,让档案馆从业人员和专家学者直接与社会公众对话与交流,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的学习教育功能。
第二,利用信息化手段,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档案馆收藏和保存着本地区过去和现在的档案。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设施的完善,档案馆可以在社区配备档案信息服务的手段,把馆藏的各种文化信息电子化、数字化,并向社区网络传输,让居民在家中通过计算机网络,就可以迅速查询档案馆内的信息资源。“这样,档案馆担负着信息枢纽或节点的作用,成为该地区的综合信息中心。”⑿ 多样化的档案服务是“公共档案馆”文化形象的体现。
再次,集中各家馆藏精品,办好档案文化展览。举办档案展览,是一种为公众服务的好方法。各级档案馆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用老照片、老电影、老唱片已经为公众构筑了一个富有历史文化内涵的文化空间,吸引他们进入档案馆。同时,还要集中各家馆藏精品,举办多种主题的展览。如:中央档案馆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图片展》、北京市档案馆协办的《总布胡同今昔》图片展、吉林省档案馆举办的《吉林百年历史珍藏展》、上海市档案馆开发馆藏珍品《上海老照片》等,让人们了解历史,还原城市记忆,受到了公众的欢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展出的这些历史资料、老照片和图片,体现出来的档案文化价值已经远远超过档案展品本身。这样的档案文化展,既提升了档案馆的文化品位,又为档案馆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3、把档案馆开辟成为城市旅游的景点
笔者曾在上海市钱币学会成立二十五周年大会上,听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讲过一席话:他说,到2005年后,上海造币厂将要开辟成为对国内外游客开放的旅游景点。它将向国内外的游客展示人民币生产的全过程,这是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到那时,肯定会有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去上海造币厂参观。由此想到的是:把档案馆也开辟成为供国内外游客参观的旅游景点。揭开档案神秘的面纱,来参观的人数也一定不会少。用“镇馆之宝”扩大人们对档案的了解,用生动丰富的形式传播档案知识,从而展示了档案文化的魅力。
档案文化建设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的作用与档案信息化建设一样重要。因为“公共档案馆”文化建设成功与否,是决定它在这个城市中的文化地位。另外,档案馆的文化资源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基础,为了保证“公共档案馆”为社会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拓展档案文化资源建设的视野,突出“公共档案馆”的文化建设。
注释:
⑴⑶《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新上海档案1-2期第9页、第11页
⑵彼得?瓦尔纳:《现代档案与文件管理选读》档案出版社1992年版第61页
⑷《中国档案》1996年第3期第11页
⑸《用“三个代表”统领文化工作,促进上海文艺事业繁荣发展》
文汇报2004年3月31日第五版
⑹特里?库克:《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载《第十三次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
⑺刘南山:《建设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相适应的公共档案馆》
新上海档案1-2期第5页
⑻⑽高光林:《档案馆文化建设思考札记》档案与建设2002年第12期
⑼冯惠玲:《对档案著作的评价》,载《第十三次国际档案大会报告集》中国档案出版社1997年版第178页
⑾⑿何振:《档案馆学新探》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页、第13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