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馆室管理 » 正文

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理念与服务能力——学习曾三同志“以利用为纲”的思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36:07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273    评论:0
导读

上海市档案馆倪红曾三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首任国家档案局局长和中央档案馆馆长。他在担任国家档案局领导工作期间,致力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开创、建设和发展,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创办了档案干部专修班、档案工作刊物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为建立全国档案管理体制和组建档案馆网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长期领导档案工作的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档案业务建设的基本理论

上海市档案馆 倪红
曾三同志是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首任国家档案局局长和中央档案馆馆长。他在担任国家档案局领导工作期间,致力于我国档案事业的开创、建设和发展,主持制定了一系列档案工作规章制度,创办了档案干部专修班、档案工作刊物和文书立卷归档制度,为建立全国档案管理体制和组建档案馆网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长期领导档案工作的实践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提出了许多档案业务建设的基本理论和方法,1990年出版的《曾三档案工作文集》是他档案理论与方法的集中体现。纵观全书,“以利用为纲”是其档案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就是强调档案工作的服务性。曾三同志认为,档案工作“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专门事业,是一项机要工作,又是一项为各项工作服务的科学性工作。”⑴一方面,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编研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供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档案利用工作可以带动整个档案工作。1958年4月在全国档案工作会议上,曾三同志代表国家档案局提出了“以利用为纲”的档案工作方针,即“档案工作应以多快好省地开展对档案资料利用工作为纲,充分发挥档案资料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来为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生产服务,为经济战线、政治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服务,为工农业大跃进服务,为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服务,为科学研究服务。”实践证明,“以利用为纲”的档案工作方针对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壮大起到了积极作用。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建设服务政府已成为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作为主要保存党政档案的档案馆等机构强化其公共服务职能,公共服务正在成为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重读《曾三档案工作文集》,深深感到曾三同志等老一辈档案工作者在上个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以利用为纲”的档案思想,对于新时期加强档案公共服务理念及能力建设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一、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理念
1、“以利用为纲”思想是对档案工作根本目的深刻认识
从档案、档案工作的产生和形成来看,档案不是由档案馆、档案室自己产生的,不是由档案工作人员自己制造出来的,而是为了日后查考利用而形成的人类社会生活的原始记录,档案工作是为了提供档案利用而建立起来的。列宁在1918年签署的法令中就提出,集中管理国家档案是“为了更好地和更科学地利用档案”。因此,档案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是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档案工作(档案馆、档案室)赖以存在的前提条件。⑵
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的档案工作基本上是“一穷二白”。档案部门主要是从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缺乏工作经验,档案工作人员的服务思想还不明确。1958年春季,我国各项建设事业出现了全面发展的形势,迫切需要档案部门及时为各项建设提供档案服务,而当时档案工作却远远落后于形势的需要。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曾三同志在一系列档案工作会议及文章中大力提倡“以利用为纲”的档案工作方针。他认为:“这个方针,明确指出了档案工作的服务方向,确定了业务服从政治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各项工作的原则,使档案工作人员明确地树立了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这个方针根据当时的情况,指出了提供利用的工作是我们全部工作的中心环节,抓紧它就可能带动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统计和保管等工作,使档案事业迅速发展,赶上客观形势的需要。”并指出:“一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这一方针是正确的,由于档案工作人员树立了明确的服务思想,改进了服务态度和服务方法,积极开展了利用工作,紧密配合了中心工作和各项工作,主动提供了档案资料,因而显示了档案工作对各项事业的助手作用。通过开展利用工作,也确实带动了档案工作的其他各项业务,特别是收集和整理工作。”⑶的确,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充分证明,档案工作的存在和发展取决于档案工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提供档案利用的状况。同时,档案提供利用工作又是建立在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等一系列业务工作的基础上的,因此,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编目、保管等基础工作就必须尽可能围绕利用需求展开,为提供利用工作创造条件。
2、强化档案公共服务理念是对“以利用为纲”思想的深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政府已经开始了建立服务政府的进程,这意味着我国政府的公共行政事务将最大限度地公开,公民对公共事务享有最大的知情权,可以获得与公共行政有关的资料。因此,作为集中保管和提供档案利用(大多是由党政机关公务文书转化而来的公共档案)的各级国家档案机构理应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将公共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主旋律。这是档案工作与时俱进的体现,也是对曾三同志等老一辈档案工作者“以利用为纲”档案思想的深化。正如法学专家孙潮所指出,“对公共政府而言,公共档案就是我们工作和我们承担公共职责的一种记录。作为一个公共政府,它必须留下自己的档案以提供给人民,提供给历史,提供给社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档案不是我们政府的一种权力,恰恰是政府的一种义务。你有义务准确、及时、有效地提供你的档案。”⑷21世纪档案公共服务理念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满足社会各阶层对档案的需求。具体来说,档案部门除了要继续为党政机关及中心工作服务外,还要树立主动为全社会各阶层服务的理念。
二、强化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
1、“以利用为纲”的思想主导了我国档案工作服务体制的发展
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首先体现在档案工作的服务体制上。回顾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道路,可以认为“以利用为纲”的档案工作方针,对于我国档案服务体制的形成与发展起着主导作用。建国初期,大部分旧政权档案是由各接收单位分散保存着。由于保管条件差异,使得大批档案或者失散,或受潮发霉、虫蛀鼠咬而损坏,甚至还有焚烧、变卖等现象。1955年全国开展肃反斗争和审查干部工作,急需利用旧政权档案,党中央向全国发出了“片纸只字也不得再有损毁和遗失”的指示。后来,中央又指出:“须特别注意在整理敌伪政治档案时,不要弄乱其他档案,必须认识,其他档案目前在某些同志看来似乎已经是‘无用的’,但是从整个国家观点来看,将来都有很大用处,即使真正无用的,也要经过认真鉴定报告中央批准后才准许销毁。”通过这项工作,全国整理出一套系统的可以利用的旧政权档案,建立了专门机构,培养训练了一批档案工作干部,大大促进了档案事业的发展。后来,为了适应全国日益开展的理论研究工作和党史、军战史研究工作,从195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收集革命历史档案的工作。至1960年、1961年又加强了对革命历史档案的管理,使我国各级档案馆收藏了几十万件的可供利用的革命历史档案。随着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工业、交通、地质、气象等部门为了更好地利用技术档案,普遍建立了技术档案管理机构,加强了技术档案工作。随着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各个方面档案利用的需求愈来愈迫切和广泛,原来由各个机关、各个部门各自分散保存档案的制度已不适应这一新的要求,故从1958年起,全国各省、市、县纷纷建立档案馆,形成了一个全国规模的档案馆网。⑸
2、“以利用为纲”思想对档案工作者的服务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档案工作的服务能力,还体现在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上。强化档案工作者的服务能力,是曾三同志“以利用为纲”档案思想的重要内容。在1960年1月召开的全国档案馆工作现场会议上,曾三同志指出,做好档案服务工作,“必须经过收集、整理、保管、经常研究、参加历史编写工作等等,来达到熟悉家底的目的。只有真正熟悉了家底,我们才能随时提供材料,为党的领导、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你不熟悉家底,那你就找不出我们档案里面的东西来为党的领导、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档案工作是个服务性工作,服务性工作一定是被动性很大,但是我们也可以争取主动。比方熟悉家底,就是争取主动的办法。”⑹在1963年12月召开的全国省档案馆工作会议上,他进一步说明了加强档案工作者服务能力建设的方法:“(1)研究档案的内容。就是通过整理档案、编参考工具、提供利用等工作,来熟悉和研究档案内容……(2)汇编档案史料。主要就是从档案中选出一些东西来汇编史料,可以按问题、按实践、按地区来汇编。同时,也可以根据档案编写一些史料,如大事记、年表、区划沿革等等。(3)参加历史研究。包括参加修史、编地方志等。参加历史研究有各种形式,可以提供材料当帮手,也可以直接参加编写。”⑺
3、强化服务能力是履行档案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
21世纪的档案公共服务,必须强化档案服务能力,既要完善档案公共服务的制度,又要提高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只有档案公共服务能力与成效有了切实的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我国档案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
为此,首先要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始终将公共服务的意识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始终,重视研究和把握社会需求及其发展趋势,做到社会需求发展到哪里,档案公共服务就延伸到那里;社会有什么需求,档案公共服务就提供什么“产品”。其次,要拓宽档案工作的视野,推行全方位的服务。就是既要满足人民群众多领域、多层次、多样化的档案信息需求,又能提供全天候、超时空(零距离)、持续性的服务。第三,加强公共服务的制度建设。要提供开放型服务,通过档案的整理编目、鉴定、检索体系建设,使原始状态的档案材料,转化为“有序、有用、有效”的公共信息资源。要建立科学、方便、亲民、能为最广大的非专业人士所接受的检索体系,改变“有档查不出”的被动局面;要建立各种电子文本等新型载体档案格式标准,使有关电子档案信息经顺利的格式转换能完整无缺地为社会所共享;还要通过档案编研工作,对档案进行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研究性整理,并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强化档案公共服务。⑻
注释:
⑴《曾三档案工作文集》第267页,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⑵ 陈兆?《以利用为纲是修正主义吗?》载《档案学通讯》197806
⑶《曾三档案工作文集》第97页,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⑷ 孙潮:《尊重档案就是尊重自己》载《新时期公共档案馆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⑸ 陈兆?《以利用为纲是修正主义吗?》载《档案学通讯》197806
⑹《曾三档案工作文集》第147页,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⑺《曾三档案工作文集》第237页,档案出版社1990年7月第1版
⑻ 戴志强:《论档案公共服务的涵义、理念与资源整合》,载于《上海档案信息网》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75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