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专门档案 » 其它档案 » 正文

关于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32:23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321    评论:0
导读

邹伟农跨入新世纪的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如何保持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的优势,继续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保障?笔者试从“品牌”教育的战略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一探讨。1.实施“品牌”教育的战略,是深化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教育产业,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教育界,包括从事档案专业教育的教师及其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观念,切莫盲目

邹伟农
    跨入新世纪的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如何保持和发扬改革开放以来的优势,继续为档案事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保障?笔者试从“品牌”教育的战略角度,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作一探讨。
   1.实施“品牌”教育的战略,是深化档案专业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
   教育产业,在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下,生气勃勃地向前发展。面对巨大的潜在市场,教育界,包括从事档案专业教育的教师及其工作者,一定要树立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观念,切莫盲目乐观,步一些企业“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后尘。在发展机遇来临的同时,潜伏的挑战正向我们走来。教育如何同经济、科技和社会进步更紧密地结合,源源不断地向各行各业输送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如果我们面对挑战缺乏危机感,那么一旦坐失良机,有可能陷入类似一些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举步维艰的困境。因此,有必要构想“品牌”教育的战略。如同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靠产品质量求得生存和发展一样,教育作为产业,同样要靠质量取胜,这就需要打响“品牌”。例如,在美国,新闻媒体将美国高校前16名的排名公布于众。虽然学校排名或许并不代表什么,但有时却很有参考价值,这就是“品牌”所起的作用。所谓“品牌”教育,指的是高质量、有特色、适应社会各项事业用人需求的教育。这种教育依托“名校”、“名师”、“名专业”,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成果不断优化,进而不断提高其知名度,以适应教育产业发展的需要。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已形成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专业为代表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院系教育群。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更要设法在教育产业发展的环境中,不断完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名牌”。发挥“品牌”效应,是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之一。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有“品牌”意识。如果有的院系为了一点创收,随便让某些经营者打着“名校”、“名系”的旗号进行赢利性办班,那么结果将是毁坏“品牌”的声誉,这种做法实不可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牢固树立“品牌”意识,才能化被动为主动,不断探索办好面向2l世纪的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新路。
   2.拓宽“品牌”教育特色之路,关键在于面向需求市场
   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实施“品牌”战略,要以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这是档案事业新世纪发展的客观需要。据2002年底列入全国统计范围的数据表明,各级档案部门的专职人员中,虽然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达到70.5%,接受专业培训和具备中专及职业高中以上的档案专业程度达到60.8%,但是,具有大专以上档案专业程度的只占18.4%,具有副研究馆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只占8.4%,且分布不够均衡。这说明档案专业发展所需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特别是创新人才还比较缺乏。尽管目前全国已设有档案专业普通学历教育院校35所、档案专业成人学历教育的院校46所,每年约有3000多名档案专业大专以上的毕业生,但由于用人机制的变革、人才流动的频率加剧,面对全国26734个各级各类档案机构之所需,现有的培养速度是远远赶不上人才流动的速度。这一客观事实,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是采取外延扩张的办法,还是走提高内涵质量的道路来解决这一矛盾。国家档案局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档案教育工作座谈会,在科学分析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档案教育稳定规模,提高质量”的方针。根据这一精神,档案专业高等教育应当从档案事业发展对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实际出发,在培养、开发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上下功夫。只有“一专多能”,才能在减员增效的新形势下不怨天忧人,从而从容不迫地发展档案事业。要实现这一目标,档案专业高等教育院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除了开办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的专业教育外,当务之急要研究如何培养新世纪的“三支队伍带头人”,即熟悉档案事业发展规律、具有较强组织协调和社会活动能力的高素质的领导干部,熟悉档案业务、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做好档案工作的业务骨干和具有创新精神、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科技专家、优秀教师。众所周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领导多数由上级调任的,目前至多由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培训中心不定期地组织短期强化培训。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还不一定能及时安排参加学习。现在各级档案部门的业务骨干,有些由于年龄、工作、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难以进入正规的专业学历教育。还有些从事科研和教育工作的人员也有类似的问题。如果靠一般的培训机构进行“充电”,可能较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档案专业高等教育院系要是能够在充分挖潜的基础上,开办培养这三支队伍带头人的进修班,这样既解决了档案事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又能为“品牌”教育增添特色,还能为完善专业教育拾遗补缺。这一举多得的好事,有的已经办了,且办出了一定的成效。生源来自实际需求,办学形式灵活多样,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品牌”效应就会日渐显现。
3.发挥“品牌”教育整体效应,需要盘活现存教育资源
我国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在教育体系、师资队伍、教材建设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教育资源。要让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在面向新世纪创办“品牌”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只有使之像“一湖活水”流动起来,才能把各方面的优势集聚起来,产生优化组合的效应。这就需要从事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院系打破“围墙”,联手办学。如今档案专业的研究生教育,已成为各级档案部门追踪的目标。然而开办这一教育的要求较高,许多从事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院系尚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现行的做法:一是输送有关专业人员“应考出门”接受教育;二是一些省、市档案局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签订协议,举办档案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从应急的角度看,确实解决了一时的需求,但从长计议,这不仅增加了教学成本,而且不利于提高档案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如果争取政策允许,按区域建立若干个档案专业研究生教育中心,把有限的档案专业研究生教育资源盘活,就能起到集聚辐射的作用,改变目前这一教育满足不了培养档案专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需求的被动局面。档案专业的学科建设,各有关院系也可以积极发挥各自的优势,争取多方支持,进行有侧重的建设,同时,相互间加强交流,沟通信息,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使“品牌”教育形成规模效应。
4.形成“品牌”教育运作机制,必须有重点地推进教学改革
档案专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如何进行深化?要从创“品牌”教育的实际出发,坚持有所不为,以更好地在教师培养、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所为。在这三方面有所为的进程中,必须抓住教师培养这一重中之重的环节。因为创“品牌”教育,有无“名师”直接关系到“名校”、“名专业”的形成。如何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教改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不断更新教材内容,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以及改革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教育质量,形成特色系列和特色教育项目群,使教授知名,让“名师”脱颖而出。同时,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行教师聘任制,实行教师定期进修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除学费由学校补贴外,还给予一定工作量的补贴;把副教授及以下的职称评聘权下放给院系,对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可以破格评聘;向优秀教师倾斜优惠等。由此,促进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专业教育的改革,积极参加教学科研活动,及时把学科发展中的最新成果充实到教材中去,定期更新教材,以自身的高素质和生动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接受素质教育,把“品牌”教育扎扎实实地办好。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708.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