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馆室管理 » 正文

历史文献学与档案编研工作关系述论(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31:06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33    评论:0
导读

历史文献学,或称“史料学”,它是一门“徵文考献”的学问,即对保存下来的和新发现的文献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文字以及图书、档案、谱谍等进行整理、编纂、注释的工作,从而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辨正讹伪,剖析源流,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方便。从广义上讲,档案文献编纂学也是历史

历史文献学,或称“史料学”,它是一门“徵文考献”的学问,即对保存下来的和新发现的文献资料,包括甲骨、金石、竹简文字以及图书、档案、谱谍等进行整理、编纂、注释的工作,从而使杂乱的资料条理化、系统化,古奥的文字通俗化、明朗化,并辨正讹伪,剖析源流,为文史研究者提供方便。从广义上讲,档案文献编纂学也是历史文献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编研工作者在整理、编纂档案文献时所采用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就是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因此,档案编研工作和历史文献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历史文献学的工作任务是整理历史文献,其所采用的方法有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辑佚学、考古学、情报学等的方法。这些有的与档案文献整理有直接的关系,有的则是间接的作用,这里我们不可能全面展开论述,只能选取其中若干种略加叙述。

一、训诂学与档案编研工作

档案编研工作作为一项整理历史档案文献的工作,就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大量语言文字方面的问题,因此,了解和掌握一些训诂学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是搞好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

(一)训诂学的主要内容

关于“训诂”二字的含义,《说文解字》称为:“训,说教也,从言川声;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将“训”释为“顺”,“诂”释为故,并称“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教人”,是为“训诂”。简言之,“训诂”就是“顺释故言的工作”[①],“训诂学就是研究古代文献典籍的注疏,通过溯源、辨疑、演绎等系统地阐释,根据文字的形体、声音及语言的其他条件正确地理解与解释古代文献中词与义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一门科学。

训诂作为一项顺释古文古字的工作,其主要任务是要解决今人阅读古代语言所存在的障碍。语言是随着时代、地域的变迁而变化的,时有古今,地有南北,语言自然不能无变异,无差别。表现在文字的记载上,古与今,南与北,亦相差甚多。如《尚书》中的《盘庚》本是一篇商代君王的训话,是当时闾巷之民都能听得懂的通俗浅近的语言,而到了后代,竟成了“诘曲聱牙”的“天书”。而战国时人手写的《尚书》,到了汉代,就被认为是蝌蚪古文,除孔安国等少数几个人外,已绝少有人能够识读。因此,训诂学的首要作用就是扫除古今语言上的障碍。 

训诂学的作用

训诂学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解决古代语音语义与现代语音语义的差异。语言的音与义无时无地不在发生着变动,如“道”字,本来就是实名,指道路,后来分化成引导、领导、道德、道理、说道……等等的玄名及动词。又如《诗经》云“君子好逑”,“公子好仇”中的“逑”、“仇”都是两相当对,双方配合的意思,《尔雅》说:“仇、偶、妃、匹,合也”,又说:“仇、雠、敌、妃,匹也。”可知,仇雠的本来意思并无好坏之分,夫妇是对偶,仇雠也是对偶,用现在的话说仇雠就是合的来的朋友。后来才渐渐有了分别,成为两相对立的仇敌之意。诸如此类语义演变之例,可以说随处皆是,就要靠训诂学为之解释。

解除方言译语的差异。时有古今,地有东西南北,各地方言,千差万别,以方言习惯写入文字者,古今均不在少数。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此诗中的韵字为斜、家、花三字,其中“斜”字,若按北方话读音发音,便感到不合韵,若按吴语发音,读如“狭”,则问题迎刃而解。又如宋诗中所谓“家家养乌鬼,时时吃黄鱼”,乌鬼为方言,即指鸬鹚,若望文生义,极易误解。《酉阳杂俎》:“处分步者先排比”,处分,安排;排比,意为准备。而中华书局标点本则在“排”后断句,将“排”释为“排队”,误。外来语由于译语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也很多,如《逸周书》中“武王先入,三方而后下车,而击之以轻吕,斩之以黄钺”一句。“轻吕”,孔安国注:“轻吕,剑名”。又《汉书·匈奴传》“以径路刀”,注称:“径路,宝石刀。”经近人研究,“轻吕”、“径路”均为突厥语Kngrak的音译,是一种宽刃的刀的名称。上述两种解释都未搞清这个外来译语的本意。类似现象在古代文献中大量存在。

解释成语用典上的疑惑。古人写作喜用典故成语,这是古汉语中的常见现象。要正确理解文字,则需追踪寻源找出其所使用有典故成语的本意,如《红楼梦》所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成语,有人把“僵”解释为僵死、僵硬。实则不然。《说文解字》谓:“僵,不倒。”《搜神记》“有树僵地,长九尺余,自立故也。”《文选·六代论》称:“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以辅之者众也。”故“僵”指仆倒意,而不是僵硬、僵死。因此,恰当地理解成语典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语言。

解释词法、句法上的差异。古人用词用句,与现代语习惯已有很大差异,如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形容词等等,都是常见的古汉语语言现象。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者挂冒长林梢,低者飘转沉塘坳”一句,“沉”字或解释为“沉没”,作动词用,但与之对仗的“长”为定语,指长长的树梢,因此“沉”也不能作为动词,而应作形容词,作“深”解,即深深的塘坳。所以说常见熟语中也会有许多致误之处,需加以反复比对训释才能弄清其本意。又如《老子》中“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邦相望,鸡犬之专用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中的“甘其食……”句式为意动用法,即“以其食为甘……”,与事实上的“甘食”是不相干的,而有人却译为“吃的香甜,穿的漂亮……”,就扭曲了原意。

解除文字的障碍。语言有古今的不同,文字也有古今的不同。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等都是整理古代文献的拦路虎。上古字少,一字兼有数种字义,如“辟”字,就兼有后代的避、僻、嬖、譬等的字义:“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欲辟土地”、“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等,辟即为古字,僻、避、譬等则称为今字。古今字很多,如大太、弟悌、说悦、共供、知智、昏婚、反返、錯措等等,都是古今字。了解古今字的关系,有助于掌握古书的词义,正确顺释古文古字。通假字也是常见的古文中的常见现象,通假,也称假借,《说文·叙》称:“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指语言中某些词有声无字,需借用同音的字来表示。如“来”的本意是小麦,借作来往的“来”;“求”(即裘字)的本意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事实上,古文中的假借不仅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更多的是同音、音近字间的通假。如“蚤”通“早”,“内”通“纳”,“畔”通“叛”等。通假字的大量存在,为阅读和整理古代文献造成一定的障碍,如《本草纲目》四十六卷载:“蜗螺,主治燭館,明目下水。”李时珍注“燭館二字疑为讹误”。但据后来学者考证,此两字应无误,《一切经音义》引许慎注《淮南子》:“燭館,目内白翳病也。”館,实为通假字——睕。如此一解,疑问才焕然冰释。

训释文字的方法

训诂分形训、音训、义训三种。用分析文字形体的方法来训释词义,称之为形训。形训法在古籍中较早运用,如《左传·宣十二年》:“止戈为武”,即为形训。又如《左传·召元年》:“皿虫为蛊”;《韩非子·五蠹》:“自环者谓之私,背私者谓之公”。又:旦,日出地平线;暮,日落草中等,皆从字形本身解释字义。形训有助于理解词的本义,形训的字越古越好,以小篆来训释字之本源,有时已不能说明问题,若从甲骨文、金文着手探寻,更易于接近字之本义。王国维利用甲骨文考释古文字,就解决了许多悬而未决的疑难问题。

声训即是从字的读音来寻求其义。声义同源、同声多同义是汉字所特有的语言现象,也是声训的基本依据。(1)音同义近:《释名》:“死,死者澌也。”澌,灭。死、澌音同,义近。《诗·硕人》:“硕人敖敖”,传曰:敖,长大貌。而与“敖”音同的字嗷、獒、嗸、鼇等,字义也基本相同。如嗷、众之嗷嗷,大声表示不满;獒,大而凶狠的狗;囂,通嗸,大声;鼇,大龟。均为音同而义近。(2)声以表义:如句,凡从句声者,多有“曲”义。钩,从金,勾;笱,从竹,筌,曲竹;朐,弯曲的肉脯;枸,曲木;苟,曲生之草;佝,曲瘠也。(3)形声多兼会意(义):形声字的声部不仅表声,也表义。如戔,浅小意。淺,水少;濺,激起水珠;賤,货不贵者;箋,便条;殘,肢体缺少。按形声字而言,戔表声,但亦兼义,凡浅小义皆是。

义训即是用语言解释一词的意义。如《诗经》毛《传》:“四方而高曰台”,“山大而高曰嵩”,“纯黑曰骊”,“鹭,白鸟”等等。义训分为两大类:一为以词释词;一为翻译。以词释词者称“宛述”,有释一词之义者:如《诗》毛《传》“柳,柔脆之木”;“木曰豆,瓦曰登”;“水草交谓之麋”;“邑外曰郊,郊外曰野”;“草行曰跋,水行曰涉”等等。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训释,抽象的词语则较为困难。如关于“仁”的释义因各人的见解不同而不同,孔子《论语》中就有多种解释。“克己复礼为仁。”“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者,为仁也。”《孟子》中也有:“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亲亲,仁也。”“仁,人心也。”等等。有用对词释义者,即用词义相同或相近之词去训释词义:如两字互训:宫者,室也;室者,宫也。两字各训: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爵命为福,赏赐为禄;雄曰凤,雌曰凰。集比为训:金谓之镂,木谓之刻,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谷不熟为饥,蔬不熟为馑,果不熟为荒。等等。

以通行语言训释词义者旧称为“翻译”。有以今语释古语者,今语即训释者当时的通用语。如《孟子》:“书曰:洚水警予。洚水者,洪水也。”有以通语释方言者。如《尔雅》:“如、适、之、嫁、徂、逝,往也。”《方言》:“嫁、逝、徂、适、往也。……逝,秦晋语也;徂,齐语也;适,宋鲁语也。往,凡语也。”有以意义相近之词释之。如《诗》:“嗟我怀人”,毛《传》:“怀,思也。”有狭义释广义:如“养心莫善于寡欲”,“欲,利欲也。”有以今字释古字者:《诗》“皇皇者华”,《传》:“皇皇犹煌煌也”。有以正字释借字者:《诗》“火烈具举”,《传》:“烈,列也。”

(二)诂学与档案编研工作

编研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整理编纂档案文献史料。当根据专题选择了一定的档案材料以后,就要对其进行初步的文字整理工作,使之符合将来印刷出版的要求。任何历史时期形成的档案材料,都会打上特定的时代语言烙印,古代如此,近现代亦复如此。因此在对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编纂的过程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便是“辨文识字”的工作,此即古人所谓“读书必先识字”之意。就我们现在所整理的档案文字材料而言,虽然绝大部分是属晚近时期的材料,即清代及民国时期的档案,但同样存在着语言上的障碍。清代的档案,语体均为文言文;民国档案,语体多属由文言文向白话文过渡的近代白话文。因此,辨析文字,训释词义仍然是从事档案整理与编纂工作的基本内容之一。借鉴和运用训诂的方法整理档案文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依据古训

所谓古训,就是前人的训释。对古文献中词义的解释仅仅靠工具书是不够的,经常需要收集、归纳、排比古训材料,以选择合理的解释。如《史记·刺客列传》:“因自皮面而决眼。”司马贞《史记索隐》注曰:“以刀割面皮使人不复认。”司马贞将“面皮”作为名词连语,误。王念孙《经传释词》引《广雅疏证》:“皮,离也;皮,剥也。”证明“皮”在此处用如动词,意即为“剥”、“离”。又如《论衡·宣汉篇》:“非身生汉世,可褒增颂叹,以求媚称也。”注曰:“媚,喜爱;称,称赞。”误。以《论衡》一文的其它材料加以排比:如“偶以形佳骨娴,皮媚色称”(逢遇篇);“或有丑面恶色称媚于上”(同上);“或骨体娴丽,面色称媚”(定贤篇)等等。由此可知,佳、娴、媚、称均属同义词,意思相同,互换使用,以避免语言上的呆滞。用“媚称”或“称媚”只不过是位置互换,这种情况只有同义词才能如此,故“媚称”是同义复语,而不能把它们简单折开,分别训释。

辨别假借

“假借”,是古文中常见的用字现象,《说文·叙》谓:“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即指语言中某些词有音无字,需借用同音字来表示。如“来”的本义是小麦,借作来往的“来”;“求”(即裘字)的本义是皮衣,借作请求的“求”。事实上,古文中的假借不仅是“本无其字”的假借,更多的是同音、音近字间的通假。如“蚤”通“早”,“内”通“纳”,“畔”通“叛”等。如《庄子·至乐篇》“俄而柳生其左肘。”“柳”字为“瘤”的假借字。《汉书·郊祀志》:“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颜注:迂,谓回远也。误。“迂”实为“訏”的通假。“訏,诡讹也。”由于通假字在古代汉语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有些通假字已经逐渐固定化,如“要”通“邀”,“案”通“按”等。即使在晚近时期,半文不白的近代白话文中,通假字也仍在大量使用,若不细加辨识,弄清假借与本字的区别,也极易出现偏差。

辨析字形

辨析字形主要是对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草体字的辨识。古今字与异体字前已述及。这里主要讲繁简字与草体字的辨析。

繁简字

古汉语中的繁、简转化现象实际上早已存在,或为古今字,如众——衆;或为异体字,如弃——棄,或为俗体字,如禮——礼、興——兴。等等。大规模的汉字简化工作是在建国后的文字改革过程中完成的。但汉字的简化,有一定的原则:如(1)以部分代替整体:濁——浊,掃——扫,灋——法;(2)省并重文:質——质,纍——累;(3)用符号代替:權——权,鳳——凤,僅——仅,對——对;(4)草书楷化:為——为;(5)简化形符:跡——迹,颳——刮;(6)形声会意化:淚——泪,體——体,巖——岩;(7)非形声字改为形声字:態——态,郵——邮;(8)同音代替:鬥——斗,醜——丑,齣——出,徵——征,乾——干,麵——面,後——后;(9)另创新字:驚——惊。由此可知,汉字的简化不是单纯随便地减少笔画,而有一定的规范的简化。大多数繁体字是一对一的关系,也有一对二、一对三或一对四的关系,如:尽:盡、儘;坛:曇、壇;台:台、臺、擡、颱等。

一般来讲,辨识一些常用的繁体字,并不十分困难,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在古汉语中本来是分别的两个字,经过简化后,混成一个字了,如果用简化字所代表的意思去解释古义,就会发生错误。如后後,征徵、余餘等,“后”指君主、皇后;“後”作先后的“后”。 “征”为征伐、“徵”为证验、徵兆之意。“余”是第一人称代词,“餘”是剩余的意思。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注意仔细辨别的。其次,有些字的繁体,晝、書、畫,關、闢,銜、御等,由于笔势较多且较接近,不仔细分辨,易致误。有些如筭、覺、寔等,属异体字,在汉字简化时,也已分别归并于相应的简化字,也需要加以注意。此外,不明用法也会致误。如“亟”误为“及”,两字读音虽同,但用法迥异,“亟”作急迫、紧迫用,而“及”则可作及时、及至解,不能换用。又如档案公文中常出现的“祇”误为“祗”,虽则一点之差,但字义却相去甚远。“祗”意为恭敬,如祗颂、祗遵、祗仰光临等;而“祇”一为专指地神,读为qi,一则为副词“只”的繁体,如祇能、祇是、祇好、祇管等。两字容易搞混,需仔细联系上下文进行判断。

草体字

档案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其载体为文字的记录,无论是远古时期留下的甲骨文档案,还是近现代的公文档案均如此。因此就有一个文字记录形式的问题。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以前,所有的文字记录均为手书记录,只是使用的书写材料有所不同而已。即使印刷术发明以后,亦不可能改变档案的手书记载形式,这是由档案的唯一性所决定的。直至近代打字机的出现,才多少改变了这种状况[②],档案中出现了大量的打印文字材料,但从总体上看,档案材料仍以手书为主。这就使得我们在对档案进行整理过程中,必须学会辨识各种类型的手书体。一般而言,正规的公文都是用端正规范的楷体写成,书写工整,清晰易辨,基本不存在辨识障碍。但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发文底稿、文件草稿、电文底稿及手札、信函等等,这些档案材料的书写,随意性比较强,多为草体,且每个字的勾连转折因人而异,因时而异,难以辨认,以致造成错误。如误“徂”为“组”,误“纪”为“记”,误“焉”为“為”;误“論”为“諭”,误“興”为“與”,误“若”为“苦”,等等,不一而足。因此,要多了解各种手书草体的行书规律,并尽量熟悉有关的行书风格、用笔特点、语言习惯等,以便熟能生巧,一通百通。

了解语法 

在语法结构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相同之处,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常作谓语,形容词常作定语、状语等。但古汉语中,很多词都可以按一定的规律灵活运用,如名词用如动词、形容词用于动词、名词用如状语、动词用如状语,等等。了解有关的语法现象,才能正确地理解文义。(1)名词的用如动词:“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衣冠”用如动词,意指穿戴好衣帽;“曹子手剑而从之。”“手”用如动词,意指手里拿着剑;(2)动词、形容词的使用用法:如“君子正其衣冠”,“正”形容词用如使动,意为使其衣冠正。“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来”,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远人来”。又如:“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生死”非为并列词,“生”为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死者复生;“肉骨”亦非并列结构,而是动宾结构,“肉”字是名词用如动词,意为使白骨生肉。(3)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不是说孔子使鲁国小了,而是说孔子登上东山觉得鲁国小了。(4)名词用作状语:如“豕人立而啼。”“各鸟兽散,犹有得脱归报天子者。”“人立而啼”,意思是像人似的站着啼哭。“鸟兽散”意同。又如“彼秦者,虏使其民。”意为把秦国的人民当作俘虏(奴隶)来使用。此外,古汉语中的代词、虚词等,都有特殊的用法,这里不作一一详述,。

近现代档案文件中存在的语法问题主要是由于在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过渡阶段,一些语法用法不规范所造成的现象。如词性的使动用法是古汉语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这一时期的档案文件中,这一用法仍继续残留,如“兴奋了帝国主义”,“把整个中国枷锁得一动也不能动”,“致未能广大起来”等。又如单音词的继续使用。古汉语语言简练,一字一义,为使语言富有韵律,在诗赋词章中也常用叠音字或连绵字作为修辞手法。在近代白话文中,单音字出现的频率仍很多,如“自动手”,现用“自己动手”;“引导农工上解放的路”,现用“走上”、“道路”等。又如在数、量词的使用方面,也未规范,如只使用数词而无量词,或有量词但与现在的习惯用法不同,前者主要是古汉语的痕迹,后者则是现代汉语尚未成熟的反映。如“产生一国民政府”,“使成一伟大的联盟”,等。还有有数、量词,而缺少名词的,如“我们每一个都应当深记的日子”等等。要正确理解和掌握这些特殊的语法现象,还是要从它的源头即古汉语语法的规律中寻求解决的途径。

分析文例

所谓文例,即古文的修辞方法。古文修辞方法中有连文、互文、对仗等等,辨析词义要根据不同的修辞特点进行分析。1、连文  从语法角度讲即并例复合词或同义复词。《史记·燕召公世家》“国大乱,百姓恫恐。”《索引》注:恫,痛也;恐,惧也。王念孙指出,其将恫恐分为二义,实则恫亦恐也,系同义复词。《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此皆连文,极即倦意,怛亦为痛意。2、互文  又称对文,即指处在结构相似位置相同的字词。《孟子·梁惠王上》“外无旷夫,内无怨女。”怨与旷为对文,旷:幽独;怨:幽怨。《楚辞》“丛林之下无怨女兮,江阴之畔无隐夫。”旷、怨、幽、隐,皆独,未娶嫁之意。对文在诗歌中运用最为广泛,李商隐《昨日》:“昨日紫姑神去也,今朝青鸟使来赊。”“赊”,据对文可定为虚词,与“也”相对,可定为“沙”,用其音,与本义无关。如岳飞《满江红》:“青灯含思静相伴,夜雨滴愁更向深。”“思”亦为“愁”。3、对偶,即对仗,如汉府诗“何以致拳拳,绾臂双金环;何以致区区,耳中明月珠;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后。”《广雅·释诂》:拳拳、区区,爱也;叩叩,诚也。又“是以空柯无刃,公输不能以斫;是以但悬曼矰,蒲苴不能以射。”此处“但”字颇费解,联系其对仗关系,知亦为空意。曼当无解,曼矰,即无箭。全句文意遂贯通。此外,训释词义还要联系上下文来帮助理解。

总之,了解和掌握一定的训诂学的知识和方法,是搞好档案编研工作的基础之一。

(庄志龄)



[] 齐佩著《训诂学概论》第11页,中华书局1984年版。

[] 这里只讨论历史档案的载体形式,现代电子文件等不在此列。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695.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