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之窗

扫一扫关注

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 » 馆室管理 » 正文

进与退:档案馆在文化产业大潮中的抉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18 19:25:14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615    评论:0
导读

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系胡鹏飞文化产业大潮在我国方兴未艾,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反观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培育和初步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面对文化产业,档案学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就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作了热烈探讨,提出档案文

上海大学文学院档案系胡鹏飞
文化产业大潮在我国方兴未艾,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文化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文化产业已被国际学界公认为朝阳产业,并且在许多发达国家已经由国家经济体系的边缘走向了中心。反观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培育和初步发展阶段,与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相比,差距十分明显。面对文化产业,档案学界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专家学者纷纷撰文,就档案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作了热烈探讨,提出档案文化产业的概念,并对其运作作了美好的展望。笔者认为,面对文化产业大潮的冲击,我们学界应立足自身,冷静思考,理性面对。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档案事业主体的档案馆在文化产业大潮中的进退,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一、文化产业与“档案文化产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化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实际情况来看,文化产业就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其必备要素有:1、工业化生产方式;2、现代营销策略;3、市场交易手段;4、获取经济效益。国家统计局将以下八类列为“文化产业”的范围: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服务。【1】文化产业的业态包括:书报刊出版、印刷和发行业;文化艺术业;文物保护业;广播电影、电视业;文化娱乐业;体育;摄影及扩印业;园林业(包括公园、动植物园和自然保护区);广告业。【2】文化产业具有产业的共性特征,即产业“集合体”是有一定结构条件的。就是说,作为一个产业部门有很多基本单元,这些基本单元根据一定的条件而构成一个产业部门。这些条件就是集合体诸元素之间存在的共同性,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生产性。即创造财富的活动功能。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3】这种占有就是创造社会财富。二、商品性。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劳务都不是自身消费,而是用来交换。这就决定了其社会性质,不存在无偿供给的消费品。三、求利性。即通过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获得尽可能多的经济收益,以实现职工劳动的价值,并实现产业的发展。它是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根本要求。四、组织性。每个产业集合体的基本单元,都是有机组成的小集合,或者说是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因而才能形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能力与一定规模,或者形成提供某种劳动服务的能力与一定规模。
在《北京档案》2003年第11、12期及2004年第1-4期的“众说档案文化产业”专栏中,众多档案学者对档案文化产业进行了热烈讨论。李伦为档案文化产业下了这样得定义:以普及档案观念为经营方针,以推广档案整理理念和保管技术、传播档案文化内容为主要经营手段,以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推动全人类档案获得更好保管和保护为己任的文化产业。【4】戴志强认为所谓档案文化产业,就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实现档案文化价值和档案工作服务功能的一项文化产业。具体说,是以馆、室藏可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实现档案工作服务功能为宗旨的社会文化产业。【5】艾建华还给定了档案文化产业所包含的内容:查阅档案服务;编写编研资料;编写参考资料;档案代管;档案寄存;中介服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信息服务;教育培训;学术交流;咨询服务;法律帮助;人才服务;档案用品装具服务。【6】综观以上各位学者对档案文化产业概念的描述,笔者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主体描述不清晰。定义只是描述了档案文化产业的理念、方针、手段等,却未对主体加以界定。探讨档案文化产业,首先就要明晰其主体,这是进行深入探讨的基石。2、运作目的不明确。产业化运作的目的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但在定义中给出的终极追求却是社会效益,不符合产业化运作的规范。3、运作内容欠考量。定义中所包含的内容实质上是档案馆的服务项目,认为这些自身的服务项目是产业化运作的内容难以让人信服。4、运作手段简单化。定义中的运作手段似乎只是档案馆开展对外服务的途径与方式,难以找到产业化运作的影子。文化产业的运作需要一定的条件,比照这些条件,我们可以对档案文化产业运作的可能性进行更深一步的探讨。
二、从文化产业的角度看档案文化产业运作的可能性
文化产业的运作需要进行以下的可行性分析:
1、技术分析:文化产品的“可编码化”程度。文化活动建立在什么技术基础之上?可否作量化的统计?2、产品分析:文化产品的“可市场化”程度。文化产品多大程度上可以作为“私人产品”交换并使收益内化。3、生产组织分析:文化生产的“可企业化”程度。文化机构是否可按照企业化的方式生产和交换文化产品?4、产业分析:文化生产活动的“可产业化”程度。文化企业的经济规模(个体和总体规模),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是不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其他国民经济产业部门有什么影响?【7】
那么档案文化产业的运作是否具有可行性呢?笔者认为这个课题值得考量。
首先,从档案文化产品的“可编码程度”上看。档案文化活动建立在什么技术基础之上?能否做量化的统计?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我们的档案文化活动数量有限,还仅仅局限于公益性的档案展览以及配合政府部门所开展的宣传教育。其主要特点是技术含量低,模式单一且突出公益性,并不具备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其次,从机构属性与机构职能上看,档案馆是文化事业单位,并不具备“企业化”的条件。我国1983年发布的档案馆通则规定: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在城市文化建设中,要搞好公共文化设施”,“对政府兴办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应给予经费保证”。可见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一直都被党和政府列入文化事业机构的规划和建设中。档案馆与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具有相同的科学文化性,同属于科学文化事业机构。【8】档案馆的职能是由其法定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档案馆职能由存史职能,服务职能,以及科学管理职能等三方面构成。档案馆的诸职能中,存史职能是基础;服务职能是档案馆存在价值的体现;而管理职能则是实现存史职能与服务职能的手段。明确了档案馆的职能与职能之间的关系,档案馆才能真正成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科学研究和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集中保存和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9】再次,从档案文化产品上看,档案文化产品 “可市场化”程度远未达到产业化标准。文化产品具有商品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二重性。档案文化产品实质上并不具备商品属性,它只是档案馆提供的利用服务的外化形式,不存在商品交换的因素在里面。所谓的档案文化产品,也仅仅是指档案复制品以及综合档案内容编写的书面材料等。这些书面材料或复制品里面找不到商品的影子,更谈不上批量生产与市场营销。第四,档案文化活动的“可产业化程度”。档案文化活动主要指以档案馆为主体而举行的文化意义上的活动。其主要形式为档案展览和档案会展。如上海市档案馆就曾举办过为配合上海提出黄浦江两岸综合开发项目而推出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展,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联合举办的“走进西藏----来自档案馆的珍品展”等。但类似活动都只是馆际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塑造自身文化形象、发挥自身文化服务功能的表现形式。这些活动当然也有成本核算与经济效益分析,但经济利益却不是最终追求,给这些活动冠以“可产业化”的帽子让人觉得勉强。且类似活动大都是借用展厅,而没有自己固定的档案展览场所,只能提供短期展览,因而收到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
三、面对“档案文化产业”的思考
文化产业是异常独特而又极其复杂的新兴产业。一方面,它离不开文化,正如幼童离不开母亲;另一方面,它离不开经济,是庞大的社会生产系统中精神生产力发展的现代形态。然而,文化产业决不是文化与经济的简单结合,并不是一切文化都可以发展为产业。发展文化产业需要策略性思考【10】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文化产业的主体角色还较为模糊,市场运行也很不规范,作为市场客体——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观念也没有完全树立起来。因此,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谈档案文化产业的运作还有待商榷。需要指出的是,发展文化产业要以经营性与公益性为标准,对文化属性进行科学分类,在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进入市场的同时,国家保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凡属社会公益机构,如博物馆、图书馆等,政府仍应通过包括财政拨款、设立文化事业发展基金等方式,给予恰当的财政支持。与此同时,积极鼓励社会赞助,以使之更好地发挥社会公益的作用。档案馆作为国家的文化事业单位,其主要职能是向社会提供公益性的文化服务,自身并不具备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条件,档案文化产业的提法也有待商榷。面对文化产业的冲击,档案馆对自身的正确定位,是取得健康发展的前提,适应档案馆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才是最好的选择。档案馆“产业化”之路虽不可行,但却可以引进产业化理念,其核心理念包括创新精神和经营理念、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理念、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相统一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等。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档案人员必须以党的方针、政策为工作基准,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抓住主要矛盾,及时准确地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关材料,积极主动地为用户提供信息。档案人员要及时更新理念,培养创新意识,用新的理念去指导实际工作。档案人员要积极运用营销策略,加强对档案与档案工作及档案开发与利用的宣传与推介。同城市要经营、企业要经营一样,档案馆也要去经营,档案人员也要有经营意识。通过先进的传媒手段去推介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与编研成果,介绍档案工作以及利用档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典型事例,以档案的作用吸引公众的关注,如定期的档案周、档案月等。档案馆还要强调便捷的服务,用对待顾客的服务精神吸引大众,强化对自身形象的塑造。要实现档案馆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就必须既要探索合理的收费制度,更要实行产业的量化管理制度,实行开源与节流相统一,使档案馆经费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转化为对利用者需求的满足。档案馆是原始信息资源存储、流通和开发利用的公共管理机构,其管理学科性质非常突出,应当深入研究和自觉运用知识经济原理,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让档案馆在日益开放的社会中真正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注释:
【1】【2】http://www.edu51.com/news/other/item/2005_07/13150.shtml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页。
【4】【5】【6】众说档案文化产业,《北京档案》2003年第11期
【7】张晓明,关于文化产业分析的框架,WTO与中国文化产业,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何振,档案馆学新探,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3, 第44-47页
【9】薛匡勇,档案馆论,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2,第161页
【10】谢名家等,文化产业的时代审视,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04-29
 
(文/小编)
免责声明
• 
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作者: 小编。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http://www.dawindow.com/tech/201808/611.html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kf@dawindow.com。
 

Copyright © 2018 档案之窗(dawindow.com)     深圳司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804747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