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为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本文拟对发挥档案学会的优势为发展档案文化产业服务的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思考,以供探讨。
关于档案文化产业的涵义及其现状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发展各类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都要贯彻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一指示无疑对于我们认识档案文化产业的涵义,进而把握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笔者初步认为,所谓档案文化产业,是指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来实现档案文化价值和档案工作服务功能的一项文化产业。或者说,档案文化产业就是以馆、室藏可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为基础,以实现档案工作服务功能为宗旨的社会文化产业。
上述涵义包括几个要素,一是坚持市场化运作,即档案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机制为动力,实行多元投资机制、市场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与激励机制等;以企业化管理为手段,应树立品牌意识、市场意识、质量意识、创新意识、营销意识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二是提升档案文化价值,即无论是从事档案文化产品开发,还是开展各类档案中介服务,都应围绕提高档案资源的附加值做文章。三是旨在拓展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即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始终遵循档案工作服务社会的内在规律,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如果对档案文化产业的上述涵义能基本认同的话,那么我们将其与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作一对照,就不难发现我国的档案文化产业还处于探索阶段。以上海档案中介服务业的发展为例,一方面应该肯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显著的成绩。1993年8月经上海市档案局批准,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在此前后,上海的闸北区、浦东新区、崇明县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也相继成立了档案事务所和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截止1999年底,上海档案中介服务机构达20多家,其中市级的有5家,区县级的3家,基层单位12家。尤其是上海档案咨询服务中心成立十年来,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先后承接和完成市部、委、办、局和东方明珠、上海大剧院、海外大厦等企事业单位委托的档案进馆、工程项目竣工档案、档案工作升级达标的咨询论证、档案整理、编目;档案馆、室库房建造和设备配置等161项任务,整理各类档案326017卷,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自1997年至2001年,还连续三届被市科委、市咨询协会审定和授予上海市信誉咨询企业称号。另一方面不能忽视:仍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首先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即从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来说应“放权”,要把原承担的部分微观管理职能转移给中介机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宏观调控上,以发挥档案中介机构的中介与桥梁作用;而从档案中介机构来说,要强化法人与法制意识,不应过分依赖或疏远档案行政部门,部分档案中介机构还要克服“小富即安”的观念,增强市场开拓意识。其二,各级档案部门举办的档案咨询服务中心均是独家经营,经营效果与经营者利益不挂钩,因而动力不足,竞争性不强。为此,亟需在经营管理上引进市场机制,改变投资者单一的局面,并在机构内部实行按业绩分配,使经营者的利益与经营效果挂钩,为中介机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其三,档案中介机构亟需加强企业化管理,要注重市场开拓,根据不同需求在职能允许范围内开展相应的业务。目前档案中介机构开展的业务大多技术含量不高,因此要尽快完善自己,注重创新,包括技术手段创新、服务方式和观念创新,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要。其四,档案中介机构亟需规范。到目前为止,各种所有制及境内外的中介机构可谓应有尽有,发展虽快,但显得相对的无序,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总体发展规划、发展步骤和目标;二是缺乏管理制度,包括市场管理制度、机构和人员资格审查制度、人员进修制度和专门的档案中介机构法规等;三是缺乏对档案中介机构人员职业道德标准确定的管理;四是档案中介机构的宣传不够广泛、深入;五是档案中介机构还缺乏一套向社会公布的规范的操作程序,如规范的合同内容、收费标准等。其五,档案中介机构自身存在不足,从现有的档案中介机构来看,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一般只有一二个管理人员,并且这些人员的工资关系还挂在原单位,大量业务都是靠聘任一些退休的档案人员等,这就在自身压力上明显不够,这样的中介服务很难说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二是档案业务很不统一;三是一些具体业务不够规范(最突出的是合同问题)。诚然,档案中介服务仅仅是探索中的档案文化产业的一个方面,但从中已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因而值得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笔者并不以为,档案文化产业可能覆盖到档案工作的所有领域,甚至取代档案文化事业,而是以为,档案文化产业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依法经营。具体来说,从发展来看,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我国档案文化产业在内容构成上,一是可依托馆、室藏档案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档案文化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档案信息产品开发业;二是发挥档案部门的技术优势,发展档案专业技术服务业(包括档案馆、室各类业务的中介服务)、档案用品生产业(不仅包括传统档案装具和包装材料加工,而且包括各类档案保护技术设备制造、档案软件开发、档案信息网络建设等)。
现状还表明,我国档案文化产业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步发展,不仅需要必要的政策扶持和经营人才的加盟,而且首先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有人认为,发展档案文化产业似乎是与档案事业的公益服务性的宗旨相违背的。但是,我们只要看一下近年来不少地方档案部门都在不同程度上开展的政策许可的独立核算(自收自支)的档案用品等经营活动和整理档案、专业培训等情况,就不难理解,目前档案部门所进行的档案文化经营性活动,不仅属于政策许可的范围,而且它对于实现档案事业的公益服务性宗旨既无阻碍又有一定的补充作用。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在上述档案文化经营性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进一步拓展档案文化产业的经营范围,如尽可能将档案编研出版物(包括档案影视读物等)、档案保护技术服务项目(包括设备加工、安装和档案文献裱糊、修复等)从档案馆日常业务工作中分离出来,如此,不仅有可能使档案文化产业得以逐步做大做强,而且将为传统的档案文化事业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使档案文化价值得到充分开发,档案工作的社会服务功能得到空前拓展。
档案学会要为档案文化产业建设提供有效的服务
探讨档案文化产业的涵义,分析档案文化产业的现状,引发了我们对档案学会有效服务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在新形势下,档案文化产业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为此,档案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档案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又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参谋与助手,理应发挥优势,有所作为。
档案学会应发挥群众性学术团体的组织优势,积极引导广大会员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按照建设先进文化的要求推进档案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档案学会可以通过报告会、研讨会等方式,在学会组织和广大会员中进一步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为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档案学会应发挥人才资源的整合优势,为提升档案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社会化服务水平服务。档案学会可以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定期组织有关方面专家的研讨会,针对档案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共商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大计。
档案学会应在促进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拓展自己的服务功能。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发展档案文化产业的法规体系。具体内容包括:制订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推进专门人才执业、专业服务齐备、分工协作密切的专业服务体系建设;制订有关规范档案文化产业的地方法规和专门规章;对档案文化产业从业机构的管理与监督,以促进档案文化产业依法有序发展。
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加强档案文化产业的队伍建设。对档案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工作,使他们掌握有关的法律法规,了解新的业务标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开展有效的宣传工作,提高档案文化产业的社会知名度;培养一批档案法律、业务咨询、档案价值鉴定等专门性高级人才和公关能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介管理人才。
协助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积极扶持档案文化产业拓宽经营范围,并为档案文化产业发展搭建市场平台。如,在档案中介服务领域,应在档案业务咨询、评审、评估、鉴定等方面下功夫,并开展面向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法律咨询,承担档案法律、法规中明确提出的转制及产权变动企业档案资产评估和档案行政执法中涉及的档案价值认定工作。在搭建稳定有序的市场平台方面,档案学会可以而且应该进一步发展其与学会团体会员单位及档案现代化管理、办公自动化用品设备等企业之间的有效联系,通过组织产品展销会等形式,为档案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更多的市场平台。
(戴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