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涵义与形式
标准化,是指在技术、经济、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可见,简单地将“标准”和“标准化”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不正确的。它们所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标准注重标准文件本身,而标准化则注重标准的制定、实施的实践过程。标准是标准化的内容之一,但只有标准,没有社会行为主体对标准的实施,有关标准也只能是一纸空文。当然,标准的质量是决定标准化工作能否取得最佳社会效果的基本前提条件。 .
标准化的涵义主要包括:第一,标准化工作的范围广泛,它涉及技术、科学、管理等各个社会工作领域。第二,标准化是一种特定的社会活动。该项活动以制定标准、组织标准实施、根据标准实施的反馈性信息对标准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等进行监督为主要内容。第三,制定标准往往具有十分现实的目的性。而制定和实施标准(即标准化)则是为了发展社会经济文化,促进技术进步,改进服务和产品的质量,提高社会效益,并保障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涵义,主要包括下述几点: ,
第一,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个工作活动过程,就其整体意义来说,它是一项智力性的系统工程。
第二,档案工作标准化是通过实行简化、统一、协调、选优等管理控制活动,节约经费、提高效率、获得效益。
第三,档案工作标准化追求档案管理活动的最佳效果。
第四,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种需要不断补充、完善所制定标准的工作活动过程。
档案工作标准化有微观和宏观两层涵义。就其微观涵义而言,档案工作标准化就是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对档案和档案管理实行统一、简化、协调和优选等有序化管理控制,以便获得最佳档案管理效益的活动。就其宏观涵义而言,档案工作标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包括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实施等项工作内容,还包括标准制定前的调查研究工作,标准的补充、完善、修订、废除等项管理与维护工作,还包括标准化体系的设计,标准执行情况反馈信息的搜集与处理等项具体工作活动。
档案工作标准化,作为一个动态的相对的概念,其中的“化”字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提高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水平和贯彻的深度。档案工作的各项标准的制定,应当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来进行,并且应逐步扩大到一切可以实现标准化的档案工作环节;应通过各种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所制定的标准贯彻到实际管理工作中去,并根据贯彻的经验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对原有的标准进行修订、补充,再到档案工作实践中去贯彻实施,以后还必须不断地修改、完善提高,甚至废除旧标准,另立新标准。二是指不断扩大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范围。如果只有少量的档案工作标准,档案工作标准化的目标就很难实现。为此,必须逐步建立起一个档案工作标准体系,才能确保档案工作标准化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档案工作标准化活动中,每一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都不是孤立进行的,标准和标准之间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纵横交错的网络,构成一个较为复杂的标准文件系统。档案工作标准化,就是这个系统的建立和发展的过程。档案工作的标准化活动,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充实新鲜内容、不断扩大自身影响范围的社会性工作。通过实施档案工作标准化,可以有效地改善档案工作的系统环境,提高档案工作同社会环境的交互质量。
档案工作标准化的形式有很多,主要包括:
一、简化
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的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的时空范围内足以满足一般需要的标准化形式。一般来说,简化是在档案管理实践中应用较广的一种标准化的初级形式。它不是主观任意地缩减,而是只去掉档案管理中已经成为多余的、重复的、低功能的环节,如实行文档一体化管理之后,过去的某些编目环节、登记环节便成为多余、重复、低效能的环节。通过标准化的简化处理,便可以实现文档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体优化。标准化的简化应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的特征,这也是确定合理简化的两个界限。只有当标准化的工作对象的多样性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才会使简化成为可能。简化的目的是使标准化的对象实现总体功能的最佳化。为此,在实际的档案管理实践中,应当注意发现在档案工作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出现的多样性情况,并在适当的时机出台一定的标准,对其实行必要的简化控制。
二、统一化
统一化是把同一事物的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它虽然也是一种标准化的初级形式,但却是标准化的主导形式与手段。档案管理活动中有许多对象需要在方法、操作规程、术语符号、参数标志等方面实现统一化,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强调统一化的同时,一定不能“统死”,必须注重标准化对象的选择,对于那些不具有重复性、反复性特征的事物与对象,不能通过制定所谓的行业标准或地方性标准等方式,硬性实行削足适履式的标准化。档案工作标准的制定必须建立在调查研究和注意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合理地确定统一化的对象及其程度。
统一化的主要内容与范围包括:
(1)一定范围的统一。如档案的著录和标引工作直接关系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只有实现全国乃至国际范围内的统一化,才能有效地满足现代化社会人们对档案信息检索的需要;再如,某些档案管理程序由于目前没有可能实现全国或全行业的统一化,可以首先实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统一化。
(2)一定程度的统一。即明确规定标准中哪些方面的内容、指标要统一,哪些不宜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而只能在较小的范围内实现统一。如对档案实体的分类,由于各个单位、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文件和档案的自然形成规律不尽相同,所以,就不宜在大的范围内统一。但是在一个单位之中,在文件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一些部门,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分类标准的选择要求、分类方案的编制体例与技术性要求以及分类工作程序等,做出统一化的规定。
(3)一定级别的统一。应该在全国各个行业统一的档案工作对象或概念,就 P176 必须制定国家性的档案工作标准;应该在一个行业或专业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对象或概念,就必须制定行业性或专业性的档案工作标准;应当在一个地区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对象或概念,而不宜在一个行业或全国范围内统一者,就必须制定地区性或地域性的档案工作标准;应当在一个企事业单位范围内统一的档案工作对象,就只能制定企事业档案工作标准。如果档案工作统一化的对象级别选择不当,轻者会造成一些行业或部门的档案管理水平停滞不前,重者将会造成档案工作混乱无序,以及国家人、财、物力的浪费。
(4)一定水平的统一。档案工作标准的确立,应当考虑到先进性与合理性的双重要求。所谓先进性,是档案工作统一化和标准化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但是,不能不顾国情提出一些在经济上、技术上都难以保证的标准要求;所谓合理性,就是从国情出发,从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和管理效益出发,实事求是地确定档案工作的标准化内容。
(5)一定时间内的统一。这是指档案工作标准的稳定期的长短。当标准所约束的对象已经发展、标准已落后于档案工作发展的需要时,如果不及时修订或更新原来的某些规定,标准就会在功能上走向反面,阻碍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
(6)一定合理多数的统一。档案工作标准中的统一不一定就指统一为一种,而是可以统一于一个理想的多数,可以规定出若干等级,以适应各种不同管理层次的需要。
三、系列化
所谓标准的系列化,是档案工作标准的高级形式,它是根据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对某些标准化对象的发展规律的深入、全面的分析研究以及对国内外同一对象的发展趋势的合理预测,结合我国的档案工作的不同发展条件,将有关的标准指标加以适当归并简化,并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作为指导我国档案事业发展的依据。目前,我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工作尚无这种高级形式的档案工作标准,这说明我国的档案工作标准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通用化
通用化是指在不同的标准化对象之间可以互相通用的档案工作标准。如档案工作基本术语标准、档案著录用符号标准等。注重档案工作标准的通用化程度,也是提高我国档案工作标准化工作质量的一项基本要求。
五、典型化
典型化就是以最先进、最合理的工作方式、工作程序、技术指标、技术参数、技术手段或管理规定等为样板,要求或倡导以后的有关方面的档案工作均参照此执行、取得统一的过程。它可以逐步实现档案管理水平的整体优化。 P177
六、格式化
目前,各企事业单位正在大力建设文档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此项工作的关键环节就是建立一套标准的、覆盖整个组织的数据库结构,而在这一结构之中,合理地规定文档信息的格式和信息链接的逻辑关系又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建立这一标准化结构有两个目的:一是保证各个部门联机处理数据的过程的统一性;二是满足各种联机分析处理信息的需要。
可见,格式化是档案管理、尤其是现代信息社会中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