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坐落于古城西安唐政道坊和常乐坊遗址上,120余年悠悠岁月,如画的校园内建筑林立,或恢弘、或古朴、或灵动,每天上班时,自己由校北门而入,习惯性地从与北门相向的中心大楼穿梭而过,这,似乎已成为自己执着不变的情愫。
中心大楼,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迁校初期,简洁的“中苏风格”,青砖立面,红瓦坡顶,中轴对称的一体两翼合围式布局,在苍松掩映、梧桐环抱之中,显得格外古朴静谧、恢弘大气,因其独特而鲜明的建筑风格,也成为了《平凡的世界》等不少影视剧、纪录片的外景地。夏天,一层尤为凉快,文化连廊里时常可见全情学习、排练节目的学生和驻足观摩拍照的人们。2014年,它入选陕西省文物保护建筑群。
每每徜徉其中,隐隐中总觉每一寸被光阴晕染的纹理,似乎都在生动诉说,早已耳闻它 “西迁第一楼”的美誉,建设创造了“交大速度”,但是“第一”到底意味着什么?建设画卷中又有哪些动人故事?时光将历史的记忆裹挟而去,唯有泛黄的档案让那些斑驳的记忆清晰起来,带着这份好奇与探究之心,负责基建档案的自己,满怀敬畏翻开了尘封许久、纸张已经泛黄、字迹些许褪色的中心大楼相关档案和史料,一起走进那段难忘的峥嵘岁月。
1955年4月7日晚,时任交通大学校长彭康,接到高教部部长杨秀峰电话,根据国家战略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并按照12000名在校生规模征地建校,务必保证次年秋季开学。次日早,彭康校长第一时间召开校委会传达中央精神,并做精心部署。4月22日,杨秀峰部长“特函”陕西省委,介绍总务长任梦林等到西安商洽建校问题,并就施工力量、材料供应等困难请省市予以大力支持与配合。
一场满怀创业激情的校园建设攻坚战紧张而有序地拉开。
5月10日,彭康校长带领程孝刚、钟兆琳等德高望重的教授们实地踏勘校址,最终在西安市推荐的五个地址中,由彭康亲定了如今的校址——北临兴庆宫,南望青龙寺,当时这里还是一大片麦田。不久,程孝刚教授在《交大》校刊上发文:“这是多么雄伟的远景,交通大学又一次站在时代的前列,担当向西部工业进军的先锋,这是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在校址确定后,学校随即在城内北大街通济坊买下一处小楼,作为西安办事处。接下来1200余亩土地征用,西安市政府给予了最大支持,短短几天报批手续就办完,就连当地村民在征地过程中也是非常得热情和支持,没有发生任何纠葛。
校园总体规划及整体设计是由上海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从馆藏的“总平图”中,不难看出,整体因循了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教学区、学生生活区、教工生活区各自分开,教学区总平面呈对称格局,中心大楼、行政楼、图书馆等重要建筑由校北门一字排开。然而今天在时间的审视中看似科学合理的分区设置,得益于当时我校基建领导们的主张和坚持,因为起初,设计院是将教工生活区和学生生活区放在一起的。另外,因工期十分紧迫,早在勘探之前,王则茂科长就安排后期参与了施工一线的沈养民工程师与设计院提前对接,并陪同设计院逐个去实验室实地查看设备的分布与工艺,收集各种资料,便于设计院提前了解我方需求,尽早开展后期设计。
那时的地质钻探,不像现代化的今天,机器轰鸣,使用的工具是洛阳铲,每人负责一片工作面,由点到面,一铲一铲摸清地质情况,中心大楼《地质勘查报告》显示:所处地质为3级沉降性大孔土,墓穴很多,又处8级地震区,所以鲜为人知的是,它原设计其实是7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限于地质条件及当时国家经费的控制,才调整为如今的3-4层,砖混结构。
1955年10月,新校园建设正式施工,教学区、学生生活区、家属生活区同时全面铺开,广袤的校园内,顿时一派热火朝天,围墙就用竹篱笆筑起来。同年12月,中心大楼开工,施工由西安市派出当时唯一具有一级资质的市建三公司承担。
面对如此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只能打破常规,基本是边设计、边施工, 多头并进,参建各方保持实时沟通。三建公司更是摩拳擦掌,实行分片包干、施工责任等制度,据当时参与“交大建设”的一线员工侯连祥回忆,施工现场还进行了技术比赛,形成了“追赶超”的良性竞争态势。
当时,西安的条件非常艰苦落后,处于电灯不明、马路不平,电话不灵,晚上睡觉还经常听见狼叫声。施工、物资供应条件非常差,建筑材料基本依靠外运,冬季雨雪天气较多,最低温度达零下15℃。为确保工期,史料记载:施工方在工地周边建设了临时砖瓦厂和预制板厂,以便就地取材,并日夜两班轮流连续施工,春节也仅休三天。施工组同志们和建筑工人一起住在竹竿搭建、竹篦围墙的简易草棚里,睡在铺上竹篦和茅草的青砖地上,同吃同住,同甘共苦,遇上连阴雨天,有些人身上起满了疹子,即便如此,也没有任何人喊苦叫累,只为方便沟通,随时解决问题。施工设备很欠缺,没有卷扬机,砖和水泥主要就靠人工挑和抬,预制板通过搭设马道坡,8人齐力肩扛往上抬;没有搅拌机,水泥砂浆就地人工搅拌。为避免进度受天气影响,施工技术员张新锚提议先搭好房屋主架,然后屋顶码上机瓦,雨雪天便可进行室内施工,因此会急需大量木材,于是西安市特批木材厂专门生产加工,保障了施工的顺利进行。然而,在工期临近之时,进度还是落下了,为抢回工期,总务长任梦林就从战友的西北建筑公司借调了2000多人……
3000多名建设者,争分夺秒,于1956年7月,中心大楼、食堂、宿舍等10万平方米首批基建任务终于按期完成,9月10日西迁师生顺利开学,首次开学典礼在西安人民大厦举行,自此,中心大楼迎来了它首批师生,并一代一代绵延不绝。
在触摸和感知那一张张、一卷卷、一册册档案和史料中,自己心中的问号渐渐变成了感叹号。原来,中心大楼,是交大西迁新校园规划建设的主建筑群,建筑面积最大,30762平方米,据建筑图纸统计,其中教室135间(最大阶教可容纳208人)、办公252间、实验室83间,功能强大。至今,这座有温度的建筑已走过一个多甲子的风雨历程,数十万国家栋梁、近40位院士人从中走出,它,已然与西迁记忆永远联结,成为“西迁精神”不朽的文化地标。
在捡拾中心大楼斑驳的故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它背后折射出“西迁精神”的厚重。它的建设是交大西迁爱国奋斗、创业逐梦的缩影,是一曲“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就去哪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是家”的大爱之歌,因为心中有大爱,肩上有担当,脚下有力量,没有什么艰难困苦不可战胜,从而绘就最美的“交大速度”,学校因此没有因迁校而晚开一天学、迟上一门课、少做一个实验,向党和国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时代答卷,让“无风三尺土,有雨满街泥”的旷野校园,化身如今环境怡人的大花园。
“大树西迁”已成过往,但前辈们所铸就的“西迁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已升华为中华民族精神脊梁中光芒万丈的一段,更是交大人建功立业的精神之源。今天,渭水河畔,一座开放式智慧学镇“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拔地而起,48个单体,159万平方米的工程体量,仅用两年完工,交大人“二次向西”中再次以自觉的责任和担当抒写了“交大速度”。它将助力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同时也将成为驱动陕西全面追赶超越的新引擎。
相信,以后自己再穿过中心大楼时,必将心绪万千,犹如走过历史的长卷,卷中画面,历历眼前,萦绕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