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媒体报道,美国国家档案和记录管理局宣布,白宫方面已经同意,特朗普总统的所有推文,甚至已经被删除的推文都将被归档。所谓“推文”是指在美国社交媒体“推特”上发的信息,类似中国的“微博”,“推文”是中文翻译的简称。这事很新鲜吗?
曾在中国很火的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里有很多内容源自民间故事《君臣斗》。在这些故事中,刘墉经常与皇帝斗心眼,引导皇帝说出某些话,然后抓住自己需要的那句,一声“谢主隆恩”,便让皇帝无法收回自己的话。因为皇帝是“金口玉言”,所以不能不承认自己说过的话。虽然,这只是民间故事,但其中的细节有着事实依据。
中国古代从很早开始就有皇帝的《起居注》,负责记录皇帝言行的官员属于“史官”,即所谓“左史记事,右史记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官员的官职名称也有变化,如:起居郎、起居令、起居舍人等。由于时代的变迁,中国历史上很多皇帝的《起居注》没能流传至今。比较齐全的是清朝皇帝的《起居注》,此外,唐朝、明朝的《起居注》也有部分存世。这些都成为今天中国国家历史档案的一部分。
为何要记录皇帝的每一个言行?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古之人君,左史记事,右史记言,所以防过失,而示后王。”这里说得很明白,主要是防止皇帝的过失。因为皇帝有极高的权威,一言九鼎。所谓“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用在皇帝身上并不为过。皇帝言出,除了诏书、圣旨等正式官方文件外,其他言论也很容易被人遵照执行,参照仿效。因此,记录皇帝的言行,一方面约束皇帝谨言慎行,另一方面也是一旦发生过错,可以用来追责。所以,中国历史上经常有皇帝下“罪己诏”。如果没有关于皇帝言行的详细记录,皇帝若说“朕没说过此话”,就很容易推卸责任。
中国历来重视文化,文字记录工具在历史上比西方先进得多。西方主要国家例如英国、法国、德国,虽然早就有各自“方言”,但有自己文字的历史比中国短得多,再加上很晚才掌握造纸技术,因此,西方历史上基本没有这种用记录国王一言一行的方式来制约权力的做法。以至于法国国王曾经说:“朕即国家”,“我死后,管它洪水滔天”。
由于技术发展的原因,记录最高权威者言行的方式,以前主要是文字和纸张,后来出现了图像和声音。但是,即便在西方社会,用图像和声音记录最高领导人言行的做法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制度惯例。例如,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而下台,其中,白宫的一些录音带最终戳穿了尼克松声称自己不知情的谎言,对“水门事件”的结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然而,白宫的录音带之所以产生,并不是像中国古代那样用来制约和监督皇帝的,而是尼克松用来窃听、监视手下与其他人的。若按中国古代的制度规范,尼克松绝不可能耍赖撒谎说自己不知道,最后谎言被事实戳穿。若按中国古代做法,尼克松要么像设立御史、锦衣卫那样对属下进行监督,要么面对谏官,早早地下“罪己诏”。最高领导的公开撒谎,是对国家的严重犯罪。
如今,美国政府将特朗普的所有推文全部归档,可以算是美国的一个小小的进步。但背后也有美国在新技术条件下的一些困境。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曾经麻烦缠身,原因之一是她和助手用私人邮箱而非政府保密的电子邮箱传递信息和文件。这个细节说起来似乎只是保密问题,事实上,用政府保密电子邮箱也同时意味着一个国家高官对于国家政府没有私人秘密。而用私人电子邮箱,既涉及泄密,也涉及逃避制度性约束。而特朗普经常发推文,很多时候只是他一时兴起,将其纳入国家档案,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他的约束。然而,美国政府高官,包括总统都要求使用政府提供的保密手机,但特朗普发推文使用的却是个人手机。这个细节未来是否会成为新的麻烦,可以继续观察。
来源:中国档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