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的一个雨后初晴下午,刚刚来上班,就有人来查询档案。
来者皮肤白皙、文质彬彬,年纪五旬有余,一副知识分子模样。他十分客气地出示了证件,自我介绍说于一九七三年在我县一个小镇插队两年,希望能查询自己当年的上山下乡档案。
这样的来访者并不少,我询问了几个关键线索,通过电脑系统查询,很顺利地找出了登记有这位老者资料的老档案。老者看到档案中自己的名字,很是激动,但是拿在手中仔细一看,却掩不住一脸的失望。从他的叙述中,我得知了原委。原来,老者正准备办理退休手续,但是由于当年上山下乡两年的档案不齐全,所以遇到了难题。此次他专程赶到小城,就是希望能在这边的档案馆里查询到自己当年是哪一个月下乡的,却没想到,档案是查到了,当年登记这份档案的人,却仅仅在“年月”一栏里写了年份,没有登记插队的月份。所以,这份档案对老者而言并没有用处。
我不忍心看老者满面的失望之情,一边安慰他,一边从系统里调取资料,试图从其他档案里寻找有用信息。可惜天不遂人愿,虽然尽力了,还是没有得到老者想要找的档案。看来,老者这一趟,是要空手而归了。
虽然满心遗憾,老者仍旧十分客气地向我致谢离去。看着他失落的背影,我的心里也有些惆怅,翻阅老者查询的这份档案,十余页的花名册,记载着四十多年前几十个人的一段青春记忆。当年登记这份花名册的人字迹潦草,时有涂改,而在“年月”这一栏,登记者都是草草地写了年份,没有记载月份。看来,以后若是这份名册里的人遇到老者同样的问题前来查询档案,只怕也大多会是失望而归。
我心里忍不住地觉得惋惜:那是一个多么特殊的年代呵!多少人火热的青春,最后只剩下泛黄的档案记录在册。如果,当年记载这份档案的人稍微用心一点、负责任一点,在“年月”一栏上添加插队月份,那将会是多少人的福泽?可是,没有如果,时间不会倒流,历史也不会重来。当年记载档案的人,只怕永远也意识不到,当时他登记的这份档案,虽然掂在手里重量是那样之轻,过了四十多年,分量却是那样地重。而作为档案人,我亦要谨记这样的教训,认真对待每一份文献,负责好自己的工作,记录好每一份档案,给后来需要这些资料的人留下更多更详尽的资料。